黃媛

靜安和閘北,一個誕生了近800 年,一個不足400年;一個得名于寺廟,一個得名自水閘。出生時間不同,出生環境不同,甚至連陸路地域都不接壤,隔著蘇州河相望。從全國解放到改革開放后,兩個區都在曲折中發展,靜安區走得穩,閘北區追得猛,無論經濟、文化,還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靜安和閘北的商業、房產、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對比,得出結論:一個“洋氣”、一個“霸氣”,“洋氣”的靜安和“霸氣”的閘北,那么遠又這么近,終于在最好的時光里牽起了手。
“靜安”是特別優雅的漢字組合,意境也高。《禮記》之《大學》篇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其中道出了中國人對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何嘗不是世人寄予一座城市的美好愿景?封“靜安”為上海最美的行政區名,絕不會有爭議。
“靜安”這個名字先于行政區而誕生,最初屬于一座古剎。南宋嘉定九年,位于吳淞江畔的靜安寺因水患搬遷至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1686 號)。漸漸地,環繞古剎出現大規模廟市,這片區域被世人以寺院名“靜安”稱之,后來的行政區自然而然地叫了這個詩意的名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靜安區是上海各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直到2015 年11 月4 日,上海市政府宣布靜安、閘北撤二建一,合并后的區名沿用“靜安”這個名字,靜安區的版圖從7.62 平方公里擴展到了37 平方公里,面積在上海各區排名中躍升兩位,超過了黃浦區和虹口區。
與靜安區融為一體的原閘北區,名字來源于蘇州河(原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后來被稱作老閘。雍正十三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被稱為新閘。到了嘉慶年間,吳淞江上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兩座閘以北被稱作閘北,以此為原點發展定型為后來的行政區,同樣自然而然地用了“閘北”這個約定俗成的名字。
靜安和閘北,一個誕生了近800 年,一個不足400 年;一個得名于寺廟,一個得名自水閘。“出生時間”不同、“出生環境”不同,甚至連陸路地域都不接壤,隔著蘇州河相望。兩個區域的發展步伐不可能一致,風格不一,形象不一,氣質不一,功能定位、產業結構迥異,大眾文化心理、生活習慣也各有各的做派。
然而畢竟同屬滬上大家庭,其內在的基因和精神卻是一脈相承,靜安有老上海的優雅底蘊,閘北有很多老上海的歷史記憶。如果說靜安曾經是冒險家的樂園,如哈同、嘉道理兩位著名的猶太大亨,都是典型的從貧民窟出來的百萬富翁,他們在靜安區發家,在靜安區置辦豪宅;那么閘北便是艱苦創業者的天堂,19 世紀末,胸懷大志的中國創業者們,紛紛駐足閘北,最終讓這里成為“華界工廠發源之大本營”,形成有較大規模的工廠256 家,占全市的45%,覆蓋繅絲、化工、制藥、印刷、糧油加工、機器制造、玻璃、搪瓷等二十多個行業。全國第一家民間商會——上海總商會總部就設在閘北。
靜安和閘北曾經都是革命斗爭的活躍區域,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靜安;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在閘北;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章太炎、湯國黎在靜安成婚,并居住于此組織革命;閘北商團、上海巡警總局的巡警打響上海光復第一槍,因而有“辛亥光復,閘北首義”之說;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靜安,上海總工會的最初辦公地在閘北……
如果沒有日軍的兩次殘酷轟炸,讓閘北這個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瞬間遍地殘垣廢墟,上升通道遭遇毀滅性的打擊,那么閘北也不會淪為貧民窟的集中地。然而,歷史是不存在“如果”的。
從全國解放到改革開放后,兩個區都在曲折中發展,靜安區走得穩,閘北區追得猛,無論經濟、文化還是人口,兩個區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劃出一個鮮明的界限。生活在上海的人,誰會去注意哪條街屬靜安,哪條路是閘北的?兩個區的牽手本質上并無違和,不啻為一次在最好時光里的牽手。
有人把靜安和閘北的商業、房產、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對比,得出結論:一個“高大洋氣”,一個“霸氣側漏”,洋氣的靜安和霸氣的閘北,那么遠又這么近。因為合并,靜安籌劃多年的“蘇州河濱河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閘北重金打造的“蘇河灣”,如今也實現合體。
正如專家預言,“撤二建一” 將產生“1+1>2”的功效。兩區都以第三產業為發展重點,撤銷前的靜安區地處上海中心區域,高端商務集聚,環境優雅,經濟體量很大,但面積卻是上海最小的,是典型的“螺螄殼里做道場”,因缺乏足夠空間發展受到掣肘。位于蘇州河北岸的閘北區,是傳統的工業區和交通樞紐,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規模、影響都不小,為近年申城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隔蘇州河相望的兩區合并,第一次打破長期以來以蘇州河為界的分布格局,打破了行政區劃壁壘,更好地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勢互補,得以在更大空間內發揮服務經濟的外溢效應和輻射作用,更有效地統籌了醫療、教育資源,為改善民生創造條件,有助于創新資源整合配置,打造上海內城的創新城區。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