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作函 文
實體經濟關系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和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增長動能的關鍵期,作為實體經濟重要載體的裝備制造業,只有堅守主業,才能為振興我國實體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19年11 月3 日,第3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行,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受邀出席并作主題演講。演講中,譚旭光將自己20多年的治企經驗,歸結為“3個必須做到”“3個堅決不做”和“3個爭創一流”。即: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改革,堅定不移“走出去”,堅定不移實現高質量發展;非主營業務不做、低附加值業務不做、重復性規模擴張不做;產品與技術、人力資源、文化軟實力爭創一流。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主題為“聚焦主業實業發展爭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平行論壇中,譚旭光又再次闡述了自己對企業如何做好主業實業的看法和思考。

論壇現場

譚旭光坦言,他的夢想是超越全球最好的對手,使濰柴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企業,做成百年品牌
數據顯示,近20年來,濰柴年均利潤復合增長率高達47%。2018年濰柴營業收入的近40%來自于海外業務,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跡深刻改變了國際競爭格局。在譚旭光看來,心無旁騖攻主業是濰柴持續高速、健康發展的根基所在。
“我血液里流淌的都是柴油,我不做其他的。”譚旭光說,20多年來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濰柴始終圍繞發動機的主軸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人讓他做房地產、做酒店,但都被他拒絕了。
“企業家要掌控好這個企業,首先要有好的產品戰略,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是圍繞著發動機的變化,心無旁鶩攻主業。”譚旭光坦言,“即使搞一些副業也是相得益彰地支持主業。”譚旭光以收購意大利法拉帝游艇為例,講述了濰柴如何用副業支持主業。他強調,濰柴收購法拉帝不是為了做游艇,更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彎道超車,了解客戶需要怎么設計發動機,目的是使濰柴步入高端發動機的技術領域。目前濰柴全系列高端發動機已經全部布局完,從輕型發動機、中型發動機到重型發動機,再到船舶、客車、工程機械、發電等領域的全動力全覆蓋,實現了從單一產品平臺向全系列、全領域產品平臺的跨越。
除了非主營業務不做,譚旭光還提到兩個“堅決不做”,即低附加值的不做、重復的規模擴張不做。
而對于如何做好主業?譚旭光總結了3 點,也是濰柴20多年來一直在專注做的事情。首先,要持續創新。譚旭光表示,第一,要抓住創新的牛鼻子,創新不光是科技創新,還有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這是一個體系;其次,對內要“擰毛巾”,壓成本、降費用,一筆一筆的計算,最終實現濰柴人均產值持續提升;第三,要有遠大的戰略。譚旭光認為,國有企業要邁向高端,要注重研發投入,腳踏實地研究工藝,同時還要具備清晰的戰略思維,要認識到未來10 年、20年的產品是什么樣子。
從1998年 接 手 濰 柴,到2009年組建山東重工集團,再到如今整合重組中國重汽,譚旭光的改革力度在業內一直廣受關注和熱議。在此次論壇上,譚旭光將“改革手段”歸根結底3 件事: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員工收入能高能低,但是能不能做、敢不敢做、想不想做,是個重要問題。譚旭光坦陳,改革沒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抓管理、抓團隊,但具體工作還需要團隊去做。所以,人才非常重要。“雖然我的眼睛小,但一看到人才我眼睛就大了。”譚旭光在論壇現場開玩笑地表示。
對于業界關注的山東重工對中國重汽的整合重組,譚旭光表示,在先整合后重組的過程中,可以提前暴露問題。其中有新舊觀念的碰撞,也有協同效果,也有各種利益的糾葛。不過,總體重組非常平穩,一年中解決了一些問題,改革的系統方案都穩步推進,效果顯著。譚旭光同時強調,改革永遠在路上。第一輪改革重點解決了生態問題,統一了大家的思想;第二輪的重點將是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按照目標導向發展。
譚旭光曾經說過,“夢想是我最大的動力!濰柴的發展,就是在不斷地追夢、圓夢。”在此次論壇上,譚旭光坦言,他的夢想是超越全球最好的對手,使濰柴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企業,做成百年品牌。
我們期待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上,譚旭光能帶領濰柴挖掘和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能夠走得更遠、成就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