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瀟 澳門科技大學
社會經濟發展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新聞傳播就屬于其中的一大重要因素。二者存在辯證關系,新聞傳播對社會發展的積極與消極作用是共同存在的。那么,新聞傳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都有哪些呢?下文就相關內容,進行了思考。
隨著傳媒事業的高速發展,傳媒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直接聯系,從而也就愈加凸顯了新聞傳播的內容的關鍵作用。大眾在進行信息獲取時,更多的是利用新聞傳播這一方式,且大眾獲取的經濟新聞能夠與自身經濟增長狀況產生聯系。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密切了與媒體之間的聯系性,新聞媒體作為企業獲取與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第一,新聞傳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家的個人發展,社會輿論與新聞媒體能夠激勵企業家的個人成長。如企業家馬勝利,他就是在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下被人們知曉的,之后伴隨新聞媒體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滲透,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也運用這種渠道出現在了大眾視野,并推動了自身企業的成長。第二,經濟新聞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企業經濟的增長,為企業發展提供參考。經濟新聞的傳播可以促進經濟效益的實現。企業決策對企業經營情況產生直接作用,所以經濟新聞也直接作用于企業經濟的成長,企業首先可以對經濟新聞等內容進行把握與分析,以更好控制企業決策的偏差。如央視頻道的《第一財經》,是非常好的經濟類欄目,其在新聞傳播發展過程中具備重要價值。與此同時,新聞傳播媒介還會影響到一個企業的形象,同時也會在無形之中對企業經濟發展情況產生作用。如央視經濟新聞中報道了某企業的正面新聞,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形象,從而推動該企業產品的發展,直接提升了該企業產品信譽度。
監督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新聞傳播的一大重要功能。伴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失靈、經濟效益引誘媒體商業化發展等情況是非常容易出現,這時新聞傳播的監督作用的關鍵性也就由此得到凸顯。就《財經》雜志等優秀媒體進行舉例,其在很大程度上對大企業以及跨國公司等企業的發展,發揮著制約與監督的作用。把媒體的力量充分利用起來,對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傳播,以監督企業發展走向規范化。新聞傳播企業發展等方面信息,能夠讓事件的表象、本質展現在人們面前,從而也對相關部門對企業的整改過程進行了監督??偠灾?,新聞傳播對于我國經濟的監督作用,具備重要價值,其能夠推動消費者形成良好消費觀念,還能夠促進相關部門整改工作的更好進行,逐步完善我國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動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
目前而言,我國各個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與東南部地區、城市與農村地區所出現的貧富距離,是非常明顯的。而這種貧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與新聞業發展水平產生聯系。我國東南部經濟發達,且新聞業也得到了良好發展,對地區新聞傳媒的作用進行了體現,加強了該地區與其他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最終推動了該地區經濟效益的增長。我國農村地區新聞傳媒的發展與城市地區相比較,還存在很大距離,也就出現了農村地區經濟更為落后的情況,最終出現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第一,我國中西部與東南部進行比較,新聞媒體事業方面的發展差距是非常大的。在相關調查中我們可以得知,我國中西部地區書刊雜志與電視電臺等行業的發展,都是比東南部地區落后的,就讓中西部地區很難有效把握經濟政策,阻礙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的有序發展。目前,我國著重對西部地區新聞傳媒事業進行了發展,傳媒政策也逐步向中西部落后地區傾斜,如稅收等方面的控制,為中西部地區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并運用新聞媒介,讓更多人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情況進行把握,以此吸引更多投資,推動其經濟的良好發展。第二,我國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相比較,其新聞傳媒事業發展是遠遠落后的,所以農村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情況也相對落后。而經過《農村致富報道》《致富經》等報道,也提升了社會對“三農”問題的關注程度,最終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社會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新聞傳播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其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新聞傳播業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家與企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且發揮著經濟監督的職能。但是新聞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新聞傳播活動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會對個人、企業及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制約,如虛假信息等,所以新聞傳媒工作者必須具備社會責任感,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從而才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