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春丹 延邊廣播電視臺
融合媒體是不斷發展創新以來的新的媒體形式,而對融合媒體的有效運用,可以讓我們從全局高度更好的探討其對媒體發展的影響。新媒體的不斷轉型,互聯網、微博、app 客戶端等新式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格局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所以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健全發展,需要融合媒體的快速轉型發展,才能實現媒體融合與新聞編輯不斷互補,從而達到更好的發展。
20世紀以來,以電視、收音機作為主要媒介的媒體隆重出場,“電視文化”“電視新聞”等新詞也不斷出現,新聞記者編輯也順應了發展趨勢,將電視語音播報作為主要傳播形式。近幾年來,隨著網絡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新聞編輯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生存,若不轉型改革,必然會落后于其他。新聞又是連接政府與媒體,政府與民眾,媒體與民眾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媒體融合大格局下,新聞編輯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新聞編輯的選定也有這重要的作用,多媒體信息采訪,撰寫,發布的融合,促使新聞編輯也應當不斷轉型,才能適應競爭條件和發展需要,更好的做到資源整合,提高效率。
新技術催生新媒體的發展,現階段的媒體融合以新聞入口和發展平臺作為主要發展對象,新聞的生產和傳播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據年度互聯網調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已經有71 億人使用手機,而手機信號的覆蓋程度達到了全球范圍的95%,隨著手機的不斷更新,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 的全球數家大型公司開始了媒體融合的轉型升級。全球新媒體技術的變遷,使得全球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為了改變傳統媒體的發展弊端,我們正積極創新新的融合形式,來達到社交媒體與網絡新聞的融合發展。近幾年來像AI 智能技術,AR 虛擬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印證了平臺媒體與國際新聞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政府報告中指出“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并將此作為戰略計劃,推動了互聯網,大數據,新聞媒體,等現代產業的不斷融合。媒體融合中人才的不斷流動對媒體融合的發展也有這不小的影響,而媒體競爭更主要的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的核心就是人才優勢,所以媒體融合轉型升級中更需要人才市場進行不斷支援,促成媒體轉型發展。
新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使新聞有了“快餐式”的閱讀方式,而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新聞的時效性沒有了傳統報紙新聞式的截稿日期等,它更注重新聞發布的快速性和高效性。而隨著手機的不斷普及,網絡新聞的發布者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編輯,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這使得媒體行業的記者編輯有了較大的事業壓力。而高效率高質量的新聞記者編輯正順應了這種時代潮流,可以在高壓下進行自身發展與革新更加適與生存。
媒體融合不斷發展,新聞媒體平臺也不斷革新,新聞發布的平臺越來越多樣化,豐富化,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報紙、電視,這給大眾更加方便的前提下,對從業于記者,編輯的要求越來越高,若記者編輯本身不積極創新則會被潮流淹沒。目前的“快餐式”新聞的興起,對編輯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有一個巨大的挑戰,新聞的標題及引言的成敗往往決定了這條新聞的價值。新聞報道更不再局限于政界新聞,民眾新聞,它更多的要滿足民眾的多元需求,新聞的領悟也不斷擴大到調研報道,科研成果分享等。不同于傳統報紙新聞的是,媒體融合下的新聞更注重于用圖片,視頻等來表達新聞內容,而不僅僅局限于文字表達,這使得新聞記者要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去完成新聞的采集與發布。
新時代下,基于新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媒體呈現出了一種新的變化被稱為媒體融合。這一新型方式最初是產生于傳統報紙媒體收到電視、電腦、手機客戶端的不斷沖擊下,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媒體新聞應該不斷轉型發展,充分利用自身優點,實現與新媒體的深層次的合作與融合。隨著媒體融合時代到來,新聞媒體從業者愈發重視發揮新媒體寫作的作用。通過分析媒體融合對記者編輯新聞實踐的影響,給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提高新聞作品實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