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一人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一般情況下,新聞調查的類型有兩種,揭露型和調研型。其中揭露型的新聞報道形式多用于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的新聞領域較為寬松,而這種新聞報道的形式經常用在揭露一些社會問題以及政治或經濟上的不光彩的丑聞,還會有一些集體性或者暗地里的犯罪活動[1]。記者可以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進行一些暗地里的手段和方法,但這種新聞調查的方式不太適用于我們國家,我國一般采用批評型的報道,這就要求進行相關采訪報道的記者要嚴格遵守我國的法律規章制度,不能進行過度報道和過度采訪,這也為記者的調查降低了進攻性,使得記者對新聞報道喪失了主動性。
對于調研型的新聞調查來說,其主要內容是對一些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或者由于事件發展一直滯留的問題進行調查訪問。這一類新聞調查的特點一般都是對事件進行真實跟蹤調查,并且根據事實深刻討論,從而認識到社會問題的本質,對人民群體有一個清晰、良知的真實新聞報道[2]。調研型的新聞報道對記者的要求是,需要他們對社會上發生的事件及問題進行實際深入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嚴謹地分析,最后能夠報道出真實有力度的事實依據,對事件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新聞報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記者在單獨跟蹤調查一些事件時,難免會觸碰到當事人的底線以及發現對他不利的因素,或者會涉及到他的利益問題,這時候就容易使當事人產生報復的心理,為記者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危險性。一般情況下,記者也會對調查的內容進行信息采集,對當事人的身份進行揭露等,使這項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隱秘性。隱秘性指記者對自己調查事件的具體內容保持隱秘的態度,不會往出透露過多,防止當事人在采訪時會因其他目的而說出謊言,導致調查的難度加大,并且使新聞失去了真實性。記者在調查采訪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阻力,一般是政府或者上級領導命令記者終止調查,或者是在報道時涉及到相關工商單位,其為了自身利益和影響利用權力對記者進行收買或恐嚇,也使得新聞調查不得不進行停止[3]。
進行采訪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明確進項調查的目標是什么,這個因素也直接決定相關的采訪內容。一般情況下,記者的調查目標劇本上是從群眾舉報或者看到發生的社會現象以及聽說的一些相關傳聞得到的。目前來看,我國新聞界進行調查報道還有一些條件因素,例如,記者進行獨立調查事件、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傷以及有些人由于涉及自身利益試圖掩蓋事實真相等[4]。
在記者進行事件的調查前,要對與事件相關的歷史背景或者人物信息等資料進行充分的查閱,以此來使調查的事件更加真實,并且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報道。要根據事件和目標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做出周密的調查提綱,要明確列出在調查過程中需要的各種材料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阻礙等,也要研究出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對策。
記者在調查和報道的過程中要保持中立平衡的原則和態度,不能在言語表述方面表達出偏向哪一方當事人的意態,不能有站立哪一方觀點的話語出現。并且即使在發現有一方言論上有說謊的成分,也不能在報道中表述出來,要使其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進行真實的報道,讓人民公眾去對其以及其謊言進行評價。
單刀直入法,就是記者對得到的線索進行了初步的判斷和分析后,直接去尋找當事人或去事發地進行實際調查。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要在調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在掌握確鑿的證據和真實的情況后進行實地調查。步步深入法就是要對記者發現的線索一點一點進行探索尋找,逐步發現還原事件的真相。在大多數的實際工作中,這兩種情況都是時有發生的,而記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合理地運用這兩種方法。
通常情況下,迂回運作法應用在當事人或者相關事件的知情人不配合調查或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這種時候都是時間本身較為敏感或者話題較為隱秘,他們害怕說出真相會為自己惹上麻煩影響自身的利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記者要選擇迂回運作法來進行調查[5]。在此基礎上,運用心理靠近法去解除被采訪者的戒備心理,避開關于敏感的話題,使被采訪者放下戒心,不再猶豫,記者在此時與他們拉近距離,從而獲取被采訪者的信任,降低采訪的難度。這兩種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也是很重要的。
記者在進行報道稿的撰寫時要根據實際事實進行報道,不能由自己的想法進行引申,要對事實進行如實報道,也不能對事件進行主觀評判,更加不能存在批判的意思[6]。
調查性的新聞報道很注重整個調查的過程,因此,要在報道中將實際采訪中的內容與對話都寫進稿子中,減少記者的主觀表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記者在新聞調查并報道的過程中,每一個關鍵的論述點都要與知情人進行求證,必須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即使他們在過程中提出的言論不一致,也要記錄下來,保證事件的真實性[7]。
對新聞報道進行攥寫時,要全面具體地對事實進行表述,并且在整片報道中絕對不能出現侵犯他人名譽或者隱私的話語,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新聞報道稿寫完后請專業的律師進行查看,并且對相關涉及到這類問題的地方進行修改。
在進行新聞報道稿的攥寫時,要保證寫作材料與觀點相一致,不能出現沒有有力材料證據支撐的陳述觀點,保證每一項論述觀點都要有相應的真實有力的材料進行支撐,也要將列出的一系列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并且表述出相應的觀點,這樣才能使這篇新聞報道稿具有說服力和 意義[8]。
綜上所述,在當前網絡信息化的時代來看,人們對各類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實際意義有了更高的要求。一篇重要新聞的調查報道甚至會引起整個社會的爭議,并且在這篇報道的發布之后會引來更多的網友去挖掘其背后的真實性,這種情況就更加要求了記者對新聞報道攥寫的嚴格性和真實性,要保證報道出的內容還原了整個事件的真實情況,并且交代出了背后的歷史背景。記者要了解現代人們的心理需求,掌握新聞調查報道的采寫技巧,提高新聞報道整體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