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 新疆廣播電視臺
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使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獲取各類新聞信息以及對國家、對政府等各項事務準確判斷的重要途徑。面對新媒體背景下越發嚴峻的競爭形勢,作為新聞采訪工作者有義務、有職責做好新聞信息采訪和傳播工作,而且是高質量、高效的完成新聞信息傳播,讓公眾更加準確、全面的了解新聞事件。
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學會使用不同功能的攝錄設備,便于采訪工作中對相關信息和圖像信息等進行記錄,然后播放給觀眾,確保新聞信息的有效性與直觀性[1]。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有一定的拍攝技術和拍攝技巧,才能有效的將采訪現場的事物和人物等相關信息進行完整的記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攝錄設備很難避免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拍攝工作,而且拍攝工作也不能僅靠文字記錄,影響新聞采訪的內容完整性。
在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其主要職能是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達國家相關政策以及事實焦點的,這樣就可以通過新聞信息讓廣大群眾了解當前國家發展形勢,也有助于廣大群眾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識。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工作者這一職能也充分表明采訪的新聞內容必須有真實性、權威性以及實時性。但是從當前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實際現狀來看,功利化已經成為常態,而且在工作過程中新聞采訪者過于注重新聞信息的新鮮感,往往忽略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缺少對廣大群眾的正確引導,最終會影響到廣大群眾對國家、對政府等各項事務的看法與準確判斷[2]。同時,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內容比較官方和專業,很難讓大眾了解新聞信息的內容,達不到通俗易懂的要求,會對觀眾看新聞的興趣產生影響。
近年來很多先進的技術投入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同時,也使新人采訪工作更加多元化。比如,在采訪工作中可以利用圖像、聲音以及視頻等形式將新人信息傳播給觀眾,這樣就可以保證新聞素材選擇的多樣性,突破了傳統的紙張傳播信息的局限性和滯后性。而且在采訪工作中,很多相關知情人不愿出面,可以通過馬賽克等圖像處理技術及解決知情人的抗拒心理,確保新聞采訪的順利進行。但是針對圖像處理技術方面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很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比如馬賽克添加存在疏漏,侵犯知情人隱私,甚至會引發知情人的追責。可見,在新聞采訪形式多元化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加強重視,避免細節工作影響新聞傳播有效性與權威性。
面對新媒體競爭形勢,新聞采訪人員也需要提高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能力,促進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健康和多元化發展。比如馬賽克技術、音頻變聲技術等,這些都應該作為采訪工作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技術,保證新聞信息的可靠性和知情人的隱私,也會增強廣大群眾對新聞信息傳播的信任度[3]。此外,隨著新聞行業的發展必然會有更多先進技術引入到采訪工作中,這就要求采訪人員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攝錄設備的不穩定性決定了新聞采訪工作中容易出現不可預見的問題,比如故障問題。為了確保新聞采訪工作的進展與時效性,減少攝錄設備故障對采訪的影響,首先,新聞采訪人員需要充分做好采訪之前的準備工作,明確采訪的流程、采訪內容的選題以及采訪技巧等,確保采訪過程的順利以及新聞信息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其次,檢查攝錄設備是否存在問題也是準備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充足的準備以后才能減少攝錄設備在工作中出現故障影響采訪工作進行的問題發生。最后,新聞采訪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應急能力,靈活應對采訪工作中出現的攝錄設備故障或其他問題帶來的影響,可以采取手機拍攝和文字結合的方式,這樣就可以保證新聞信息的完整性,彌補手機像素不高等不足。
新媒體的發展無疑是加劇了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的競爭形勢,也要求廣播電視新聞能夠為廣大群體提供更加優質、新鮮、實用和權威的新聞信息,這也是當前廣大群眾對于新聞信息傳播的最基本要求。首先,在采訪工作中,采訪人員應該學會靈活運用溝通技巧,確保問題提問的全面性與“一針見血”,只有抓住新聞事件的重點,才能吸引觀眾觀看。其次,采訪氛圍也很重要,很多時候在采訪知情人時,知情人會因為情緒問題導致采訪工作不能順利進行。這時采訪人員就需要努力緩和采訪氛圍,轉變采訪思路與方式。而且采訪過程不能只依靠采訪人員不斷的提問,也需要知情人的主動性,才能使整個事件完整的表達出來,讓觀眾掌握事件的真實過程。最后,作為新媒體背景下的采訪工作者,采訪人員應該利用好互聯網技術深度挖掘新聞事件。在準確把握整個事件事實以后再傳播給公眾,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和客觀,也會讓公眾對電視新聞信息產生信任感。
新媒體背景下,對于新聞采訪人員的專業能力、文字功底和職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新聞采訪人員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溝通表達技巧、職業素養以及應變能力,切實保證采訪工作質量,促進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