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文 曲靖日報社新聞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這給新聞生產線上的“把關人”——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新聞媒體的基本功能是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編輯的能力和素質,決定了新聞產品的質量和報紙的品位,在全媒體環境下,任何一個事件從發生到結束,無時無刻不處在傳播的鏈條中,在物聯網、人工智能、云技術等新技術的推動下,萬物皆媒,任何一個事件隨時都可以變成一個公眾信息,改單向播發為多項互動,受眾能夠獲得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受眾在交互式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對信息主動接收,不再是被動接受,具有自主掌握與控制信息的能力。在這個全媒體過程中,身處核心環節的編輯需要具有復合型的媒體能力和素養,傳統的報紙編輯角色定位與功能已不適應全媒體環境,編輯要完成由單一型編輯向復合型編輯的轉變,重新角色定位、創新理念、強化能力培養,掌握現代化技術和工具,拓展知識結構,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如何解決“本領恐慌”?總書記去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是解決全媒體時代“本領恐慌”的法寶,為我們編輯提升本領能力指明了方法路徑。
“腳力”對于編輯就是要靜下心來,勤觸鍵盤,聚焦網上,從網上關注輿情、了解民意。曾經由傳統媒體掌控的輿論格局被打破,互聯網已經成為最大的輿論場,8 億多的網民在互聯網平臺上傳爆料內容,發布信息、解讀熱點新聞,網民之間互動發聲越來越成為常態。社會是復雜的有機體,各種不同的利益集團,各種不同的人群組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其思想、情緒、要求也不一樣。因此,網絡輿論千差萬別,不可能是單一的,而是一個紛繁復雜的輿論場。面對輿情和信息成爆發式增長,編輯每天都在讓人們目不暇接的海量信息和輿情中遨游,要學會各種不同的泳姿,學會利用各種網絡社交平臺,辦公軟件,手機、電腦、相機等設備,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最多的信息資源,關注輿情的變化。
“眼力”則是在“腳力”收集到的海量信息中進行篩選,辨識泥沙俱下的網絡虛擬世界里的真假偽劣,把紛繁復雜的網絡社會看個清楚、明白、真切,去偽純真。在此基礎上,提高政治站位,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編輯就是要有政治敏感性,提高政治鑒別力,在眾聲喧嘩、亂云飛渡中堅定政治坐標和價值取向,懂得掌握互聯網傳播規律,以“思想含金量”瀝清“浮言摻沙量”,明辨是非,判斷真偽,把符合職責使命的信息挑選出來,采擷那些率先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用正面典型回應社會關切,將諸多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問題,選取與之對應的真實鮮活的人和事來予以解答,即通過報道新聞事實來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化解輿情,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唯其如此,才能練就一雙慧眼和火眼,在今天這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全媒體時代,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腦力”就是對“眼力”篩選出來的信息、新聞事件和人物進行整理整合,對有用的信息、新聞事件和人物進行選擇、挖掘,尋找新聞線索,結合觀察網民的關注點、興趣點,輿論點,判斷輿情發展態勢。隨著全媒體的迅速發展,網民可以通過全媒體隨時隨地發布新聞信息、評論新聞、轉發新聞,進而可以引導新聞輿論的走向,導致輿論場“眾聲喧嘩”。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要對各種信息進行核實、搜集、整合策劃,形成個性化、特色化的新聞產品,創建出精品欄目、特色欄目,以擴大報道的社會影響力。以真實性、專業性、權威性的新聞信息還原事件真相、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向正能量的方向發展,履行新聞把關人、輿論壓艙石的職責。
“筆力”是“腳力”“眼力”“腦力”的落腳點,新聞編輯的基本功,沒有“筆力”一切為零。新聞編輯的“筆力”是靜下心來,面對文字,一字一句閱讀、推敲,斟酌,咬文嚼字是提升文章質量的前提,是新聞編輯的價值所在。全媒體時代,編輯的筆力,就不僅只是潤色,妙筆生花,還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發布渠道、不同傳播介質的特點,學會網絡語言,制作音頻、視頻,練就“十八般武藝”,適時加入圖表、音頻、視頻、數據等,與網民互動。全媒體環境下的互動是新聞編輯與網民之間發生的點對點、點對面、面對面等多向交叉式的社交媒體式的互動,這些社交媒體傳播平臺,提供了跨越傳統的地域和職業的組織資源,日益成為匯聚新聞信息、探討公共事務、推動社會輿論的“超級輿論集散地”。新聞編輯要以新聞專業素養、鮮明的觀點,真實的事實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引導輿論,以正視聽,化解輿情。特別是社會熱點、輿論監督的互動,要做到把握分寸,適度而止,輿論監督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有利于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編輯要有幫忙不添亂的意識,達到占領主陣地,唱響主旋律的目的。
“四力”,是全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看家本領,不斷增強“四力”,是全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的必然要求。只有擁有“四力”的編輯,才能真正履行好新聞“把關人”的職責,真正擔負起宣傳黨的政策主張、記錄時代風云、推動社會進步、守望公平正義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