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霞 河北大學出版社
目前,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種類繁多,體量巨大。雖有不少精品力作出現,不斷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國民素質,但就其總體現狀分析,仍存在一些問題需。因此,必須找到科學的辦法,不斷提高圖書出版質量。
現階段,國內圖書市場品種已趨于齊全,數量也十分可觀,但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同質化嚴至,原創精品少,圖書的可讀性不夠強。有不少同類的圖書,其內容都大同小異,甚至產生了相互抄襲和篡改的問題,題材重復率居高不下。部分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選題質量不佳,而且有重復出版的現象。從而,圖書的平均印數下滑,重印率與再版率也隨之下降。這勢必導致出版社的生產成本上升,難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在圖書市場不斷發展進步的環境下,各出版社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若是缺少了規范化的引導,圖書市場的秩序將變得愈來愈混亂。當前,許多出版社品種太過分散,企業規模不夠大,無法與外界展開有效的交流合作。此外,圖書市場還存在著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這主要是由于未能建立起科學的進入與退出機制,競爭體系也不完善。圖書市場太過依賴教輔書的出版與銷售,沒有形成暢銷書與專業圖書的良好運作模式,領域開發程度不足。加之受到電子圖書的沖擊和影響,競爭壓力巨大。
每個出版社可能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校對問題,有的出版社專門設有校對科或在編輯部中安插專職的校對人員,還有的出版社則是運用了編校合一的方式,或把校對工作外包出去,由社會上的其他人員來完成。但出版社在對相應人員進行管理時,存在著不夠嚴格以及隨意性強的問題,導致編校質量不理想。出版社大多人員都把重心放在選題和做項目方面,專職校對人員欠缺,外校人員又有著較大的流動性,擔不起圖書編輯校對的重大責任。
對出版社來說,圖書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甚至與出版社的生存與發展直接掛鉤。所以,出版單位必須培養正確、合理的發展理念,對圖書出版質量進行嚴格管理??蛇\用全面質量管理觀念,在提升圖書質量的同時強化自身的競爭能力,以確保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單位需要著重提倡質量管理的科學理念,采用制度約束、業務培訓、員工激勵和宣傳教育等多種方法,讓內部全體職工都能樹立起端正的態度與良好的質量管理意識,繼而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水平。在此基礎上,打造出理想的企業文化氛圍,把圖書質量管理的相關工作落實到位,逐步革新質量管理模式,以出版更為優質的圖書為己任。
要提高圖書出版的最終質量,一個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出版單位需要將此作為主要手段,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體系,針對圖書出版質量展開管理與控制,使圖書質管工作更加制度化與規范化,借此優化圖書總體質量。作為出版單位,可以從市場發展的角度出發,把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充分體現出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最為適合的發展方案。同時將不同部門的具體職責明確到位,根據制度來管控圖書出版質量。
編輯工作是出版社的關鍵業務工作環節,其實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圖書的出版質量。所以,出版單位必須要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持續改革并創新圖書編輯的工作形式,加強編輯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工作熱情。出版單位要了解并結合自身的具體狀況,在科學管理制度的引導之下,構建完善的編輯工作運行機制,讓編輯人員定期參加學習和培訓,提升其工作水平與質量。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節約出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讓出版社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強化。
解決圖書出版質量問題,心須嚴格堅持“三審三校一讀”的原則,尊重圖書的出版規律。首先,編輯人員必須要明確“三審三校一讀”的職責以及質量要求標準,只有這樣才可將相應的考評制度嚴格施行。其次,還需要對“三審三校一讀”的制約措施進行貫徹落實,認真考察編審工作的質量。在復審的時候,也應對初審的質量進行評估,劃分出對應的等級,待終審的時候再評價復審的等級,以此方式把責任落實到人頭上。可根據審稿質量的差異,將其分別記作優質、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并將此作為年終考核的關鍵指標,對有關編輯人員按等級進行獎勵與懲罰。當出現對書稿內容把握不確切的問題時,也可以聘請外審人員來展開深入分析,讓專家對圖書的內容質量進行把關。
綜上可知,圖書出版質量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相關人員一定要培養正確的質量管理理念,構建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創新管理工作形式,始終秉持“三審三校一讀”原則,從而不斷解決圖書出版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圖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