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開封日報報業集團
新型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由于其自身結構以及組成體系上的不足,在其傳播力度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多方面表現出下滑的趨勢。然而,在計算機信息化發展背景下產生的網絡媒體、社交化媒體以及自媒體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新媒體。他們所傳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大眾,較強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其被廣泛應用于各大企業市場中。其中,新媒體以視覺傳達為主要核心傳播方式進行信息化的傳遞。由于該方式比傳統媒體傳播方式更為生動、立體,能為大眾帶來深刻的影響,對于增強新時代媒體的傳播力以及公信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視覺傳達的傳播方式,讓它與傳統媒體傳播形式矩陣進行完美的融合,以此進一步優化國內媒體結構,為人們生活提供更為便捷的信息傳遞與交流。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廣泛性概念最早產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日本,在舉行世界化設計大會時逐漸開始被廣泛應用。將這個專業名詞進行拆分,視覺上的表達符號,側重點在于對人們視覺上的影響,傳達信息者將所要表達的理念或者詳細信息通過特定的符號來進行形式上的表達,以及感官上的轉換。視覺傳達的設計內容以及范圍就更為廣泛了,它可以借助視覺上的媒介進行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呈現給大眾一種設計理念以及其獨特方式。在具體的視覺傳達方式領域中,存在有刊物印刷、展臺展示、書籍、媒體影像以及視覺化環境設計等多方面較為寬泛的領域。在視覺領域的傳統基礎上,其主要呈現的方式為平面上的印刷設計,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文字以及色彩作為基礎元素進行組合和設計,當文化內涵以該基礎元素為承載體時,便可將所傳達的信息以獨特的藝術感染力以及生動性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從而有效的與讀者進行思想上的感染、共鳴,提高媒體的傳播力和公信力。
第一,傳播力是指圍繞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信息的系統重組、編碼、解碼的能力。簡單來說,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為進一步提高傳播的效率和效果,對于信息傳播者,要求自身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信息媒介在信息收集、整理、有效報道從而對社會生產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力的整個過程,便是進行信息傳播力的表現形式。第二,所謂媒體產生的公信力一般指的是,新聞媒體在長時間進行實時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積累的,對于社會大眾思想以及行為上具有一定引導作用的能力或程度。該力量的建立,是需要新聞媒體以及媒體機構進行較長周期性的信息報道,才能獲得的一種認可和信任度。
傳統媒體在其自身的新聞信息報道內容的有效性以及真實性上所做出的成績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進行信息報道的過程中仍舊采取較為落后甚至是呆板、枯燥的報道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受眾面,從而不能有效的引起社會的輿論化。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約有85%的社會大眾更加傾向于視覺化的傳播途徑,認為這樣在進行信息接收時,更加生動形象。因此,在完全掌握和了解大眾信息接收后的心理后,國內媒體體系要進一步向視覺化媒體傳播方式靠近,并逐步進行大力的推廣。在進行社會化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在原有基礎上將信息進行影像化、藝術化、動態化的設計,以實現提高傳播力的最終目標。對于媒體體系來說,提高傳播力的同時也在社會大眾中形成一定的自身公信力和影響力。
在采用視覺化傳達進行信息的廣泛傳播,其內部的組成要素上要進行一定組合優化。文字、圖像、音頻以及顏色等多個元素組成了視覺傳達方式系統。因此,在所有的元素基礎上進行系統的信息化處理,及要求能夠為讀者呈現出綜合運用的良好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信息傳遞的視覺沖擊力以及影響力。
1.文字編輯排版方面
首先,文字編輯是對信息的初步整理,將繁瑣的信息結構進行拆分和重新組合,以最為直觀、精簡的文字來進行核心要點的表達。因此,對于基礎文字的編輯以及排版處理是完美運用視覺傳達方法的重要出發點。在進行文字化處理的過程中,要依照整體效果進行文字的編輯、修飾和形式排版,其中也應當注意不要過度進行編輯,而讓信息失去原有的傳遞思想。
2.圖片的設計與編輯
圖片作為較為直接的信息表現方式,在媒體運用視覺傳達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其運用程度以及范圍及其廣泛。在傳統的媒體傳播途徑基礎上,要加強對圖片呈現形式的改善和優化,從圖片的色彩、辨識度、大小、聚焦點位等多方面著手。預防出現,由于圖片的質量惡劣化問題而造成社會大眾對于新聞真實性的懷疑。一旦產生上述現象,媒體便會在其傳播力和公信力上喪失一定的積累資源。由此可見,媒體在進行圖片處理時,要進行精心的編排和設計,選取具有一定真實性、清晰度、藝術美感的圖片與文字相互映襯,以達到圖文并茂的閱讀效果,才能從整體出發達到和諧的效果。舉例來說,北京現代奧運會在進行吉祥福娃的視覺藝術設計時,無論是從圖片的色彩還是文字設計以及圖片搭配都堪稱經典的設計作品。現代化主流媒體在進行信息傳播的設計中能夠進行有效的參考和借鑒,其在社會大眾的信息傳播滲透能力會有所提升。
3.色彩的藝術設計
在進行視覺化傳達時,無論是文字、圖片、視頻還是發行載體的印刷都離不開顏色的選用和處理。倘若選取不適合的色彩進行搭配,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信息傳播的整體效果。首先,媒體要根據實際的文字信息主要內容以及發行受眾的群體,選取針對性的色彩進行后期的處理。可以在選取的時候,將某一種顏色作為主調基色,然后在根據圖片的背景色進行色彩上的搭配,從而在視覺上吸引讀者的目光,激發其閱讀興趣,提高信息的傳播力度。
4.傳遞的藝術理念
藝術美學由于自身對于美的表現形式,能夠讓大眾由心里產生對于美的聯想。對于視覺傳達來說,在其結構組成的視覺符號上要具備一定的生命力和傳統力,才能在基礎的符號特征上,帶給讀者藝術的美感和領悟。當讀者在感官視覺上與藝術產生了一定的共鳴,就會在處理語言或文字上進行自我消化,消除存在的地域性障礙,從而用具體的表象事物喚醒人們內心對于信息的認知聯想。因此,為進一步推動視覺傳達的發展,媒體在進行信息化傳播的過程中,要適當的進行系統的藝術化設計,才能讓大眾在接受信息的同時,留有一定的自我信息化處理和想象的空間。
綜上所述,就現代化新型媒體體系而言,為進一步提升自身信息傳播力和公信力要大膽、巧妙的運用視覺化傳達方式。從文字信息的編輯處理、圖片的表達形式以及綜合色彩的選取等多方面進行相應的優化和改革,讓傳播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以視覺化傳達元素為載體,以獨特的文字藝術表現方式來提高媒體在社會大眾的認知力和主流引導力,最終實現全面提升國內媒體的信息傳播力、公信力以及認知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