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正陽 東莞廣播電視臺
隨著網絡時代來臨,網絡越來越廣泛應用普及,網絡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已經由3G 時代發展到4G,即將迎來5G 時代。為了配合網絡發展,使大眾可以不局限于時間、地點,進行網絡信息接受,網絡移動終端也隨之發展起來,這也使整個社會信息傳遞發生巨大改變。以大眾生活中電視新聞節目為例,電視新聞借助網絡傳遞更加迅速,借助網絡,每個人都可以將身邊的信息進行發布,信息具有真實性、時效性,很多轉瞬即逝的消息被記錄下來,就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新聞信息。
電視新聞是將社會上的消息,利用網絡與電子設備,在社會上進行傳播。在新聞發布上,很多新聞伴有圖像、聲音,可以將整個新聞事件更準確傳遞。也就是我們新聞節目中經常看見的,有專業攝像人員,對記者進行拍攝,記者在攝像頭面前,對事件進行實時轉播與闡述,將事件呈現在大眾眼前。將事件與電視互相結合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電視新聞。
在社會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電視新聞發展日漸完善。傳統新聞模式單一,信息傳遞較為枯燥,不能滿足大眾需求。電視新聞在發展中,不斷滿足大眾日益多樣的媒體信息需求。但是,目前很多新聞節目制作過程中,依舊受到傳統因素制約,發展不能與時代需求相符合。這種現象,阻礙現代社會中傳統新聞行業發展,不利于新聞訊息傳遞。新聞行業意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不斷進行改善。新聞電視節目制作過程較為復雜,制作的時間較長,不能在第一時間上對事件進行傳遞,在傳播中不占先機,處于落后狀態。很多大眾利用網絡,對時間已經有了充分了解,對新聞再次播放時,沒有足夠的了解興致。電視新聞在播放中,在新聞內容的選材與編排上,缺乏新意。很多新聞制作上,都是將國際新聞與國內新聞相結合,在對各國的時政要點進行解讀。這種傳統方式,早已深入大眾內心,缺少足夠的新意,大眾對此種新聞模式,不能產生想要主動探求的精神,使新聞主流媒體地位下降,為了轉變這些問題,對新聞行業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新聞行業在節目制作中,要善于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結合,利用先進手段,逐漸改善自身傳統模式,使新聞節目在網絡時代幫助下進行改革,重新激發起大眾對新聞節目的喜愛,使新聞節目不斷走向新發展趨勢,實現持續發展。
傳統的新聞模式在發展中,依舊固守傳統模式。使大眾產生視覺疲勞。所以,新聞節目在制作上,在網絡新聞基礎上,要進行深度新聞內涵挖掘。同時,為了降低制作對時效性帶來的阻礙,可以在新聞制作過程中,進行新聞同步直播。傳統的新聞直播,與大眾生活具有一定距離。這就要在未來新聞節目制作中,尋找貼近群眾生活的消息,進行深入報道。為新時代新聞行業發展賦予更加深入的內涵,使大眾可以更好的接受新聞傳遞消息,使整個新聞行業可以穩定發展。
新聞的制作不同于普通影視作品制作,影視作品有大量時間進行揣摩,但是新聞節目更加注重時效性與內容上的新鮮度。所以,新聞的選材,就決定了大眾對其的關注度。也就是說新聞的選材要具有新新時代意義,可以更加貼近群眾生活,將新聞建立在群眾生活上,利用大眾感興趣的事件,進行新聞傳播。同時,在大眾感興趣的新聞事件上,進行政治上的引導,使大眾可以受到政治熏陶。同時,新聞的選材要新穎,對新聞主旨進行提煉,對大眾情感進行轉達。在新聞節目制作中,做到張弛有度,既具有現代網絡時效性,又具有多方面的傳播途徑。同時,在政治傳播上做到精簡、提煉,不過于繁雜,與大眾生活相結合,提升新聞收視率,并在網絡平臺建立討論區,對新聞傳播反響加以關注,使大眾可以與新聞消息進行互動,利用網絡發表自身觀點,增強傳統新聞線下互動性,促進整個新聞行業發展,使新聞行業發展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特色。
網絡時代的發展與應用,不斷推進其他行業發展,也勢必會對傳統媒體模式產生沖擊。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員,在發展中要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同步。不斷的更新自身知識與技能,本著新聞服務理念,對新聞節目制作做出調整,使新聞可以更好的適應現代網絡時代發展,在網絡是時代發展中,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