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建
(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 青島266100)
巖土錨固施工工程需要實地進行地質勘察,特別是對地質災害進行治理的工程必須對當地的具體地理環境進行準確具體的了解和認識,才能保證獲取地理環境資料與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進而保證錨固項目設計方案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在地質勘查過程中應該確定好巖土工程目標,一般將規模比較大的巖土體作為主要處理目標。根據距離設置地質探孔,保證對地表狀態調查的準確性。在對錨固結構體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巖土體的地質環境與勘察效果之間的統一性,盡可能降低巖體地質環境與勘察結果之間的誤差。要注意地質環境的變化情況,要準確地掌握地質環境的變化情況,才能保證巖土錨固施工信息的準確性。一般情況下,地質環境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覆蓋層的物理結構與厚度發生變化;巖石出現風化變化,尤其是在沉積巖區域,可能在幾米的范圍內就會出現比較強烈的變化;巖體結構出現變化;巖層產狀出現變化,一般情況下,在地質結構區域內巖層產狀的變化比較明顯;不良的地質環境是錨固施工過程中危害最大的環節,會對錨固施工造成比較大的困難。因為地質災害會導致錨固施工工程變化。一旦出現地質環境變化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的工程情況,對錨固施工進行調整。如果出現比較大的地理環境變化,必須停止施工,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變更,確保錨固工程施工合理性和實用性[1]。
在進行巖土工程錨固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水文地質環境確定錨固施工方案。因此,需要重視錨固施工過程中的地質勘查工作,在地質勘查過程中,主要對地下水水位、水體環境以及滲水量進行準確的掌握。因為地下水的變化情況會影響巖土體的穩定性,并且可能會導致地質災害發生。在錨固工程施工過程中,也可能導致錨固結構穩定性出現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進度。如果地下水位的滲水量比較多,會對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安全性造成極大影響。在錨固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人工開挖的方式,這樣可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如果施工區域地下水位的滲水量比較大,還要進行排水施工設置,保證地下水能夠及時排出,確保錨孔結構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某地區的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原有設計方案是進行錨桿擋土墻設置,錨桿的距離為3m,而組成錨桿的螺紋鋼筋直徑為23mm,鋼筋的數量為3 根。在施工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由上到下的施工方式,而該擋土墻的高度為14m~23m,坡頂的厚度為4m 棄土松散堆積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松散堆積層可能導致錨桿水平成孔難度比較大,并且錨桿要放入到錨孔內,需要借助專業的設備進行,施工難度也相對較大。在施工場地的周圍是主干道,錨桿和邊坡開挖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逐層交錯進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進度。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錨桿擋土墻施工質量以及結構的穩定性,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變更,將錨桿擋土墻改成用預應力錨索擋土墻。變更后的設計方案是:沿著擋土墻周圍設置防滑樁,防滑樁的斷面為2m×1m,距離是5m,采取人工開挖的施工方式完成。在防滑樁的上端要進行1~3 束的600kN 的應力錨索設置。防滑樁和錨索施工完成后,總體下挖的巖土開挖高度要與設計標高相一致。在對墻面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才能夠確保預應力錨索擋土墻的穩定性。變更后的設計方案能夠確保工程順利展開,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錨固工程結構的穩固[2]。
在某次巖土錨固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山體進行開挖。對預應力錨索結構進行設計,主要的作用就是構建出環境擋土墻,墻高設計為8m~11m,墻體外觀的巖土進行開挖施工后,開挖巖層會出現斷層情況,并且伴有地下水滲漏問題。開挖施工1 周后,發現斷層兩端10m 處的墻面出現裂縫問題。經過研究發現,斷層和地下水的作用使擋土墻承受的推力增大。因為在地質勘查過程中并沒有發現這一問題,因此,需要對巖土錨固施工的設計方案進行變更。在此次設計方案變更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斷層對擋土墻的影響,要加強錨固結構的穩定性。在對錨固結構進行加固的過程中,主要是在開裂區域的墻體內增加橫梁,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擋土墻自身的強度和整體性。在橫梁上,要按照2m 的距離均勻鋪設預應力錨索,通過張拉,平衡斷層所產生的附加推力。同時,要增設排水孔,使地下水進行快速排出,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地下水的附加推力,防止擋土墻出現裂縫問題[3]。
在某次工程施工過程中,想要借助棄渣填谷完成平臺施工。在平臺施工過程中順著谷底滑落出現裂縫情況,會影響填谷平臺的安全性。平臺施工過程中,邊坡的高度為10m,原設計在邊坡坡面上按照2m 的距離設定以預應力錨索結構為主的點錨,但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平臺的主要構成是棄渣與棄土,有比較多的縫隙。并且縫隙與石渣的大小差異比較大。如果繼續采用點錨施工方法,可能會對平臺結構的安全性造成一定影響。將預應力施加在錨索中,可能會導致填方體出現比較強的壓縮性,使錨索出現應力松懈問題,從而導致預應力錨索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因此,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變更,主要是將點錨更換為框格梁錨。具體的操作是對預應力構件進行改變,將原有的錨墩變成框格梁錨。將預應力錨索的抑制構件由獨立的錨墩變更為框格梁,并嵌入坡面;錨索相應地由梅花形布置變更為矩形布置,并位于框格梁的節點上。對施工方案進行變更申請后,能夠有效地解決錨索應力的松懈問題,同時,提高錨索群體作用效果,保證錨固施工結構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使錨固施工技術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錨固施工的實用性和合理性,保證巖土工程施工質量。特別是在出現工程變更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工程變更的具體情況,對錨固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和調整。在對巖土錨固施工進行變更時,必須由專業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對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充分結合工程項目的變更要求開展巖土錨固施工,保證錨固施工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工程項目變更過程中,還必須確保各個施工方的配合性,保證錨固結構的穩定性。對錨固結構的應用進行具體全面的分析,進一步確保工程變更后錨固施工方案設計的實用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