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新疆日報社
傳統媒體往往存在體制老舊且發展遲緩的問題,同樣也是其他行業的通病,造成無法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當代社會,甚至更加嚴重的還會被社會所淘汰。而各種隨著而來的新媒體新興產業由于看清當前發展的趨勢,加大發展力度,在媒體行業有著不小的勢頭,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場經驗,造成其在開張工作的工作中常常后繼無力,無法形成有力的市場競爭。傳統媒體行業不愿冒險,在向新媒體學習時過于保守,無法發揮其自身的優勢,整個學習融合過程也十分不積極,造成新舊媒體融合缺乏動力。另外傳統的媒體單位還保留著傳統的用人機制,無法吸引到專業人才。
要想真正推動新舊媒體的融合,就一定要加強各個部門單位之間的平衡與配合。但因為新媒體當前處于前期發展階段,有著太多的未知性和風險性,所以雖然風頭正勁但仍缺乏持續的市場動力,相對來說融合意識較差,不能真正有些解決其內部所產生的各種矛盾,其競爭優勢并不明顯。另外傳統媒體工作人員融合意識較低,不能充分全面的考慮問題,過多的依賴市場而使其不能更好的發展自身行業,因此造成發展動力不足。比如很多新媒體企業為了快速站穩市場而大量投入資金,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所以必然過多的瓜分傳統媒體行業的利益,造成兩者之間產生較大的矛盾。
新媒體因為對于各種虛假成分的信息傳播成本較低,而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造成各種虛假信息欺騙大眾的現象發生。比如常見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通過各種夸大、不實、虛假的噱頭來吸引公眾,造成大眾輿論被誤導,消費群眾的信任度,影響了整個媒體行業的環境。由于自媒體的興起使得各方數據真實性監管不嚴,往往只是為了博人眼球,利用各種套路來吸引讀者,比如常見的“虛假新聞”“標題黨”“植入廣告”“新聞炒作”和“三俗信息”等,使得大眾輿論被嚴重誤導,危害到整個社會的信息可靠性。以上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會導致媒體公信力大幅度下降,是的媒體行業的嚴肅性、可信度以及權威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媒體行業的開展要以權威性、嚴謹性、真實性等為主要產品輸出特點,確保在原有媒體品牌定位條件上更加強調對事件真實性的有效考量。傳統媒體特備要強調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感,肩負起正確真實的社會輿論導向,從而創造一個真實、穩定、可靠的社會媒體環境。既要主動積極引導正確的價值觀,使得整個社會輿論朝著真實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又要堅決抵制網絡中的虛假、低俗、庸俗、惡俗等敗壞社會風氣的信息傳播,提高對內容真實性的有效考量和審查,進而才可以不斷提升媒體品牌社會公信力,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
首先要結合當下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推出復合大眾需求的產品以不斷適應社會市場的動態變化。目前比較常見的有短視頻、VR 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更是增加了群眾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進而為用戶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媒體信息。另外還要不斷提高信息內容的交互性和分享性。新興網絡信息技術使得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可視化,因此傳統媒體要加強對于新技術的學習,同時還要加大對于信息真實性、嚴謹性、權威性等重視。從而有效發揮出傳統媒體行業對于內容真實性與權威性的正確認知,為整個受眾群體提供優質的內容,同時還要將其有機融合到新型媒體中,真正保持優質內容輸出的可靠穩定性。這主要是因為媒體內容傳輸的可靠性、真實性與技術性是讀者真正需要的,所以在此方面必須加大針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現代化技術的有效應用以確保了解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而為用戶提供需要的媒體信息。
媒體行業要想真正實現新舊融合全面發展,就一定要具備專業的媒體團隊,打造一支能夠適應媒體行業迅速變化的優秀新媒體團隊。首先要提高對于新聞線索來源的擴增,過去傳統單一的新聞線索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向各大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網絡等都可以作為記者們獲取消息的關鍵方式。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真實準確性,這也是電視節目賴以生存的重要優勢。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于信息來源以及真實性的有效審核與篩選,從而確保整個信息消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另外在進行媒體新聞傳播的過程中還要確保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以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為讀者聽眾呈現內容,提高媒體的受眾群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