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承昊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廣播電視宣傳中心
在社會發展的快速步伐下,各行各業都在激烈的競爭中,這是行業實力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在新媒體時代,媒體為了更好的迎合大眾,為了更好的立于不敗之地,也在逐漸提升內部人員的工作能力,其中對于新聞工作者寄予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工作者需要在新媒體時代大背景下,積極提升自身專業性,加強自身的實力,讓自己更具競爭力。同時還要提升自身的品德與智慧,讓自己成為新媒體時代的新型人才。
在傳統媒體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較為單一,如報紙、廣播、電視,而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除了這些方式外,還可以通過論壇、微博等途徑來獲取想要了解的信息,不僅做到了實時了解新聞事件,還能在第一時間對新聞做出思考。人們對于信息的大量需求,導致新聞工作者無法快速審閱新聞事件并報道,時間的滯后性,錯失了大眾最熱切關注的時間階段,錯失了新聞播報的最佳時機。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于新聞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但也由于新聞信息的逐漸增多,造成了新聞形式較為單一,枯燥而沒有新鮮感。沒有好的創新,形式還停留在之前的狀態,新聞形式并沒有根據人們需求的提升而進步。新聞形式的單一化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于人們的審美需求。在這樣的狀況下,新聞編輯在編排方面必須做到創新,摒棄單一化形式,做到與時俱進,根據大眾心理需求不斷尋求突破,否則,長此以往,新聞也就會慢慢失去人們的熱情與支持。
新媒體時代,媒體都在搶市場,搶市場也就是搶大眾關注度,為了博眼球,多家媒體可能會針對一個事件重復炒熱度,這也就造成了新聞重復率太高的現象發生。在當前的媒體中,許多新聞板塊相似度都很高,沒有鮮明的特色,許多新聞的報道也是新聞編輯在別家報道之上的再次編輯,如此這般,新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相似。再加上新聞欄目的整體制作水平也不高,長此以往,在借鑒、抄襲中的新聞將會越來越沒有吸引力,當然,也與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不足有關,導致新聞行業整體水平持續走低。
在新聞信息越來越多、新聞平臺越來越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變得越來越快捷,在這些看似豐富卻單一的新聞背后,新聞編輯需要立即改變傳統工作方法,積極創新新聞形式,滿足大眾的需求。將新聞做到豐富且內涵,保證新聞的質量,做好新聞編輯的各項工作細節,保證新聞內容貼近人們生活,用不同角度去剖析事件,做到真正滿足人們心理需求。在新聞內容的編輯上,還要適時的采納或刪減,注重新聞的質量而不是篇幅長短,將新聞做到有質量、有內涵,還可以嘗試不同的排版方式,將新聞內容很好的展示出來。通過真實的新聞報道,向人們傳達真實的事件,通過更多的創意展示,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注新聞。
新聞編輯除了注重新聞的真實性,還要注重新聞播報中的美感,讓新聞充滿美學價值。人們都會被美好的人與事物所打動,所以,在新聞中散播美的元素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新聞的編寫中顯現美感,不僅讓大眾愿意了解新聞,還能突出新聞的藝術性,增強了新聞的美學價值,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提升美感有益而無害,這也是創新的一個表現,通過美學在新聞的滲透,也間接提升了大眾對于新聞的口碑。
新媒體時代需要新聞編輯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對新聞較強的敏銳度,只有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才能在眾多新聞中脫穎而出讓大眾看到,而對新聞有較高的敏銳度,可以很好的抓住事件中的重點與亮點。新聞編輯應在日常工作中時刻保持創新意識,牢牢抓住事件的重點,用較為新穎的形式、較為鮮明的語言編輯出來,這不僅是輿論的導向和大眾所關注的,也是新聞價值的體現。要時刻保持編輯的敏銳度,看到不同事件的不同亮點并把它突顯出來,才能更好的吸引大眾目光,才能更好的占領市場。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對新聞的敏銳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的價值,所以,新聞編輯的自身提升也是新媒體時代所需要的。
為了將新聞發揮出真正功效并擴大影響力,新聞編輯可以多嘗試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新興的科技總是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為了將新聞第一時間做到傳送與發表,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用新技術彌補新媒體的不足,讓新聞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報道出來,確保新聞質量的提高,也確保新媒體的優勢得以較為有效的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編輯應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去努力適應新環境、新要求,并積極探索工作新方法,將新聞質量進一步提高,為大眾帶去更多豐富新聞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