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珊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國家的建設共組進入了新時期,在當前形勢下,高校學生的資助育人工作也需要融入到新時代的建設中來,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發展的趨勢就是讓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回歸到育人這一價值導向上來。高校資助工作要狠抓資助育人這一核心理念,做好高校資助工作,促進高校資助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
當前不少貧困大學生因為經濟的問題,心理壓力比較大,容易產生焦慮、自卑等現象,同時還因為怕在現實生活中受傷而自我封閉。同時有些學生覺得是自己出身不好或者是社會不公平待遇造成自己的現狀,有些甚至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了埋怨之情。
雖然在高校的學生中貧困生占據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不能因為比例小就視而不見,不管從哪個方面的因素考慮,都需要高校資助工作者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做好,做細、做到實處。
當前由于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一部分人將對金錢的追逐成為唯一的奮斗目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更加重視物質利益,從家庭條件來看,由于我國的經濟存在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那么各個地區的家庭經濟發展就存在著不平衡的地方,那么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是各不相同的,某些學生家庭一點發生變故就會出現經濟方面的困難,影響到學生的在校期間的生活和學習。當然在校園生活的過程中,不同家庭的大學生的生活消費也存在著一些攀比行為,在無形中對于貧困生的生活和心理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校資助工作者要通過積極的引導和思想教育幫助讓貧困生對于這些現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管在校園內還是社會環境中,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正常的,需要積極面對,擺正心態來面對。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解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已經進入了小康,高校資助工作者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引導貧困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貧困的產生是有原因的,其實就是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正是由于這個不平衡性才導致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貧富的不均衡和先后產生。對于貧困學生而言沒有必要因此而感到自卑,要正確面對客觀事實。目前的貧困或多或少的給貧困學生的生活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不能因此而喪失斗志,迷失方向,更需要因為貧困要學會積極面對,自強不息,面對不當行為要堅守自身,要堅信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一定能夠改變現狀。當前的貧困生絕對貧困的占比比較低,相對貧困的要對一些。當然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的激發往往會波及到這個群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貧困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校資助工作者需要增強對貧困生的心理疏導,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接納。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短板。畢竟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貧困生不要用自己的弱項和別人的強項來進行比較,要找到自己的強項,不要過多的在意別人的價值觀,要用積極的心態來生活和學習。高校資助工作者要營造適宜的校園氛圍,從心理層面給予貧困生更多的關懷,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從心理上擺脫貧困的陰影,學會自我接納、自我排解、自我調節,克服重重困難,做個強者。
高校資助工作者在對于各種獎、助學金的評定及發放過程中,始終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同時比例要向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傾斜。從辦理助學貸款方面,相關的部門需盡量簡化辦理的流程,從高校層面來看,需要增強和各個銀行的聯系,利用學校和銀行的合作關系給貧困生爭取更大額度的助學貸款。充分發揮綠色通道的積極作用,為家庭意外、患大病的學生提供適當適時的幫助。同時對于貧困生中的貧困生進行學費方面的適當減免。各級政府、職能部門、高校需要不斷完善資助制度,并將資助政策落到實處,長期的堅持下去。強化團隊精神,完善制度。高等學校必須認真實施政府補貼政策和措施,建立符合規定補貼的工作場所,加強資助專案組的組建,開展籌款活動。按照比例選擇具有高水平的政策,強烈的責任感,公平和誠信的教師來完成。學校必須高度重視補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努力了解和熟悉補助措施的條件、方式和程序。同時,高校需要建立緊急籌款機制,為因事故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學生提供早期援助,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這種機制在完善的大學資助體系中至關重要。
各高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夠讓貧困生做的工作就不再聘請臨時的工作人員,給貧困生提供助學崗位,將解困、育人作為基本的功能,一方面解決了貧困生經濟困難,同時也給貧困生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拓展家教、手工設計、語言培訓等方面提供一些校內可以助學的平臺,同時高校的各級領導組成幫扶隊伍對貧困生進行不定期、不拘于形式的幫扶活動,幫助貧困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和學習,最終走向成功之路。同時積極爭取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將高校資助育人的道路拓寬。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的典型事跡進行報道,吸引更多的單位、社會團體、個人參與到高校資助育人的工作中來,逐漸建立更多層次、更多渠道的資助體系,對各種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推動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