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華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科技的發展使得網絡技術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標志性技術,該技術的應用使得人們工作與生活的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這個網絡信息興盛的時代下,高校的教育教學方向皆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轉變,這其中也包括高校圖書館?,F下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的帶動性影響,高校圖書館也在為了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創建優質知識信息供給,使高校師生能夠通過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數字化的信息供給,獲取更多的專業性助力,而不斷的進行著數字化轉型的改革與完善。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平臺多角色平臺的搭建,可以通過角色權限設置來實現圖書館平臺系統的安全穩定化運行。在多角色平臺功能中,系統管理員通過對操作人員的權限設置來對其操作領域進行限制,將資源來源渠道及資源閱讀領域控制在一個相對健康穩定的運行空間之內,例如資源的上傳及下載方面,高校教師角色的操作者,可以通過該平臺將自身的教學課程內容進行資料上傳,同時利用平臺進行教學經驗交流,進而使自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學生角色的操作者,可以通過平臺根據自主需求進行閱讀資源選擇,同時還可以在平臺中選擇公共學習課程進行學習,并利用平臺交流功能與教師進行課程知識點交流,實現知識討論無障礙溝通[2]。
由于數字化平臺是建立于網絡共享平臺之上的,這也就使得數字化平臺具有共享化及公開化的特點,這一特點的存在使得學生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可以不受時間及空間的約束,只要在有網絡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利用電腦登錄圖書館的數字終端來進行圖書館資源的搜索及使用,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平臺的交流功能,進行相互間的互動與交流,進而促進學生間的知識交流與理解。
智能化功能是將網絡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在該功能的應用中系統可通過學生平時搜索及閱讀資料的類別、方向進行數據整理及智能分析,并通過分析結果在學生再次登錄使用平臺時進行相關資訊的數據推送,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多的接收到其所喜好的知識方面相關內容的最新資訊,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
由于當代社會發展中對復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高校在進行人才培育時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作為教育教學重點,這也就使得學生為了成為復合型人才需要通過海量的閱讀來獲取知識的儲備。
隨著互聯網的普遍式應用,使得資料的查閱與閱讀變得更加的簡捷與便利,人們可以通過關鍵詞來進行資源的搜索,這使得資源的查找與閱讀變得更加方便,同時部分的網絡資料還插入了相關視頻資料的講解[3],使得資料的理解變得更加淺顯易懂,故而學生在選擇獲取閱讀知識的渠道時,普遍會選擇網絡渠道來進行知識的閱讀。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圖書館自身所具備的資源信息的優質性,將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學習成果。現階段我國絕大部分的高校均已配備了電子資源設備,但由于資源信息內容過于陳舊,不能有效的反映出當代發展中的專項資源的升級變化內容,以至于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資料查找時不會選擇圖書館系統,進而導致圖書館的使用率日益下降。
現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中的圖書資源可劃分為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兩大類,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滿足信息網絡時代下人們對于圖書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隨取性的需求,圖書館應針對紙質資料進行專項性的數字化整合,以便于高校教師及學生能夠高效的使用紙質資源中的資源信息內容。高校圖書館中的紙質資源是在高校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積累下的財富,可是這些財富或因圖書館管理工作欠缺的原因而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出現無人關注的現象,以至于這類立館之本的資料被遺棄在不知名的角落,無法為有需求者提供助力,而當下為了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在轉型過程中應針對這類寶貴的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使得歷史的財富能夠有效的為后人造福。但由于高校圖書館中的紙質資源量較大,在短期之內無法全部進行數字化資源轉化,故而高校應針對一些資源體系整理較為成熟的紙質資源或使用頻率較高的紙質化資源優先進行數字化轉型,并針對轉型的資源進行系統化的整合,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創建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數字化圖書館。此外,為了使整合后的數字化資源能夠被長期的保存下來,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資源使用助力,還需要對數字化資源進行專項性的維護,圖書館工作人員應針對資源儲存標準、儲存方式、資料還原與備份、資源信息環境等相關問題制定專項性可實施的維護策略,并依照策略有效實施,以此來保障資源的長期有效的安全性供給。
建立在信息資源數字化的基礎上,圖書館數字化知識服務理念也隨之應運而生。在無線網絡與通訊設備多樣化的今天,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需要保證在具有無線網絡供應的環境下,便可利用通訊設備的網頁、客戶端或者APP進行圖書館終端的登陸,便可通過關鍵字的檢索來實現信息資源的查詢、閱讀與儲存,而不需像以往那樣必須在圖書館營業時間內,在圖書館內部進行資源的查詢與使用。為有效實現這一服務設想,為讀者提供便捷、溫馨的使用感受,圖書館服務平臺必須要兼容各種網絡與硬件設備的生態圈,以此來保障服務的持續性輸出[1]。
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相較于普通圖書館轉型的明顯性對比優勢便是高校中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高校中的教師與學生由于其職業自身的特質,導致其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檢索時對于其所提供資源的專業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而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資源供給在網絡上使很難能夠被查找到的,而這時高校圖書館就可以有效利用教師及學生的需求對相關領域的專業信息進行整合與推廣,以此來為在校的教師與學生提供使用上的便利。例如將高校教師的專業教學視頻資源、教學課件等資源錄入上傳到圖書館數字化資源中,或通過與其他院校圖書館進行知識共享等手段來提升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
為保障數字化圖書館的長期穩健的發展,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場館升級發展需求而進行定期的專項性培訓,使圖書館工作人員通過培訓課程熟練掌控先進的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并在培訓課程結束后保障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夠熟練的操作數字化信息系統的應用,同時還可對其進行專項性的系統維護,以此來確保整體系統在日常中的穩健運行。同時在圖書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為保障資料提供者和圖書館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專項性的普法培訓,使其通過法律知識的培訓,產生對知識產權的維護意識,并在日常工作中著重注意該環節,避免資料盜取及侵權事件的發生,以此來保障圖書館的合法權益。
為促進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發展,需通過數字化資源整合與管理、知識服務數字化、有效發揮高校人才優勢以及提高館員整體水平及知識產權意識,這四方面來助力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發展,愿以此文能為有需求者提供微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