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吉林省松原市圖書館
圖書館在精神文明傳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落實新媒體背景下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屬于圖書館服務項目的一種,此項工作既能改進圖書館工作模式,又能取得精神文化傳播的良好效果。本文這一論題具有探究性意義和現實性意義,希望該論題能為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提供參考。
網絡信息技術為多樣化新媒體閱讀載體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基于閱讀載體組織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能夠為讀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并提升讀者文化修養。鑒于閱讀載體具備轉發、分享等功能,意味著精神文化的傳播范圍會不斷擴大,這對優秀文化傳播、精神文明社會良性構建有積極影響[1]。
新媒體環境下,讀者碎片化閱讀需求能被及時滿足,且部分讀者已養成碎片化閱讀習慣,這既能節省閱讀時間,又能增進圖書館與讀者間的距離。言外之意,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突破時空限制,有利于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新媒體視域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從以下幾方面措施如下,取得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良好效果,以供同行借鑒。
現今,網絡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滲透,基于BBS、微博等網絡載體構建網宣平臺,以期實現圖書館主題活動上傳、圖書館最新資訊更新等目的。對于讀者來說,能夠通過內容訂閱、鏈接轉發、關鍵詞搜索等形式獲取咨詢,以此滿足信息需求。這既能提高網站利用率,又能擴大圖書館資源傳播范圍,取得圖書館階段性宣傳與推廣這一目的。例如,省級單位圖書館通過網站建立、公眾號宣傳等方式來傳遞信息內容,這符合網絡信息化閱讀需要,同時,能為圖書館推廣工作助力。
圖書館推廣的過程中,定要注重品牌塑造,這對圖書館影響力提升有促進作用。特色品牌打造期間,從識別標識設計工作入手,如形象識別、理念識別、視覺識別、行為識別。通過特色品牌彰顯圖書館文化內涵,進而引導文化行為,促使圖書館推廣工作邁向新臺階,取得優質推廣、大范圍宣傳的良好效果。例如,某圖書館在館徽、標識、官服等方面精心設計,這既是圖書館形象的體現,又能起到品牌宣傳作用。間接分析可知,圖書館特色品牌打造的過程,即人本服務理念滲透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擴大圖書館服務范圍,并積累閱讀推廣的豐富經驗,最終實現閱讀階段性推廣目標。
移動圖書館指的是基于無線網構建多媒體平臺,它將智能終端、信息咨詢融合為一體,支持信息搜索、資源整合等項目,且用戶提出的個性化需求能被及時滿足。例如,手機用戶下載指定APP,用戶通過操作APP 來了解館內場位信息、獲知圖書資料借閱狀態、開通預約或續借功能,以便滿足即時性、在線式閱讀需要。從中能夠看出,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智能化發展,且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這符合時代發展需要,能為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助力。目前,圖書館發展傾向于個性化,基于此,閱讀推廣模式應偏向個性化,即面向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具體來說,大數據技術根據讀者瀏覽足跡及閱讀喜好,為其推薦相應的圖書咨詢,這既能提高閱讀有效性,又能加深讀者的閱讀印象,進而激發讀者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潛能,以便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建設性意見。
新媒體環境下,二維碼技術最具代表性和實用性,為實現新媒體技術在閱讀推廣中有效應用目的,借助二維碼技術拓展圖書館資源,并發揮此項技術的閱讀引導作用,以便為用戶提供便捷化服務。為使用戶獲得二維碼體驗的良好效果,于二維碼周圍進行信息提示,信息內容包括二維碼使用方式、二維碼作用,借此提高用戶主體地位,并引導用戶能動性參與閱讀推廣活動,促使閱讀推廣有序進行。
目前,圖書館數字化發展趨勢勢不可擋,為迎合這一趨勢,從業者應積極加入圖書館與數字化媒介合作活動,即利用數字化技術完成圖書資料數字化整理目的。在此期間,圖書館管理者意識到圖書資源數字化開發的重要意義,并探索數字化技術應用技巧,以便為閱讀宣傳推廣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持。同時,加強各等級圖書館間的合作,在不侵犯版權的前提下,借助網絡平臺實現信息資源整合,并面向讀者為其提供交流會,以便滿足讀者信息資源獲取需要,并循序式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數字化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過程中,應全面保護信息安全性,避免出現信息資源無故篡改、信息內容丟失等現象。對此,增設防火墻、加大病毒查殺力度,以便為用戶營造安全的閱讀環境,進而豐富用戶數字化閱讀體驗[2]。
綜上所述,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穩步推進,新媒體環境下,通過建立網宣平臺、打造特色品牌、豐富移動圖書館服務項目、增設二維碼體驗功能等路徑來實現閱讀大范圍推廣目的。這既能調動讀者的閱讀欲望,又能提升讀者閱讀素養,最終從整體上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實現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