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超
(濟寧現代規劃建設有限公司,山東濟寧272000)
當前,在城市養老建筑中存在不少問題,如適老化設計不足、盲目效仿國外、養老設施質量兩極化嚴重、投資回收周期長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養老建筑自身功能的有效發揮。新時期,城市養老模式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具體體現在2個方面。
傳統養老觀念下,居家養老依然是多數城市老年人選擇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更加符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現階段,我國依然屬于發展中國家,受社會體制、經濟實力等因素的制約,至少在短期內,無法提供類似發達國家的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加之我國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很多老年人并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付養老機構的長期養老費用,在這種情況下,居家養老成為城市人群養老的首要選擇。利用現有的城市住宅資源,可以對快速增加的養老需求進行解決,符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同時也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意愿。調查顯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更加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夠為其提供精神支持,促進養老質量的提高[1]。
面對越發惡化的城市環境以及日趨緊張的養老資源,不少城市老年人群開始將養老的目光放在淳樸的鄉村地區,希望能夠在鄉村享受到更高品質的養老生活,在這樣的需求下,鄉村養老模式成為城市養老的一種補充。相較于城市地區,鄉村地區有更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可以幫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生理健康狀態,減少其退休后產生心理疾病的概率,而且鄉土文化底蘊豐厚,能夠使老年人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幫助其拓展人生閱歷。鄉村地區消費水平較低,養老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同樣較低,可以在保證高品質養老服務的前提下,降低養老成本,也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和豐富多彩的農家活動,使老年人在養老的過程中,享受鄉村生活的樂趣[2]。
養老建筑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必須滿足建筑功能的需求。建筑選址必須科學合理,充分考慮自然環境、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條件,對居住、娛樂、醫療等功能設施進行合理設置,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和影響。同時,建筑形式必須根據區域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確定,做好功能空間布局工作,在細節方面,應考慮老年人的日常使用特點。(2)應呈現鄉村地區特點。鄉村地區建筑受文化底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不同的地域性特點,在面向城市人群開展養老建筑設計時,應充分尊重鄉村的地域性特色,將建筑風格與景觀設計融入其中,盡可能地避免過于現代化的情況,可以在建筑設計中引入鄉村地區獨特的建筑風格及構造方式,配合鄉土化材料,如竹子等,在保證建筑內部功能完善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鄉村的建筑特點。(3)應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
養老建筑的選址應遵循以下原則:(1)關注自然環境。鄉村地區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這也是其建設養老建筑的優勢所在,不僅可以使老年人更愿意參與戶外活動,還可以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在養老建筑設計中,可以對自然景觀進行合理利用,減少成本投入。(2)關注交通條件。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將養老建筑與周邊的各種配套設施以及風景名勝等聯系在一起,而這也是城市人群選擇養老設施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對交通條件進行選擇時,應選擇交通便利的鄉村,以減少道路交通建設費用,避開交通主干線,以減少噪聲以及環境污染的影響,并且對周邊的交通路線進行合理規劃,在確保道路通暢的前提下,將其主要形式設置為步行道或者非機動車道;(3)關注配套設施。鄉村養老建筑周邊必須具備完善的水、電、氣、暖以及網絡等基礎設施,通過對周邊城鎮配套設施的合理使用,減少不必要的工程建設,也可以從鄉鎮總體規劃著眼,建設能夠提供給周邊多個村鎮共同使用的公共建筑,提升其利用率。
鄉村養老建筑需要依照不同的建造方式,采取不同的規劃布局,例如,如果是新建養老建筑,在布局規劃階段,需要充分考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如果是由民宿或農舍改造的養老建筑,則布局規劃必須遵循村落本身的特點,避免破壞整體鄉村風貌的情況。具體來講,在鄉村養老建筑規劃布局環節,需要關注幾個核心內容:(1)氣候條件,如果鄉村所處區域氣候炎熱,需要處理好光照以及遮陽避暑需求的關系,通過錯排布局保證光照與通風條件良好,部分區域也可以對養老建筑部分空間結構進行架空處理;如果鄉村所處區域氣候寒冷,在養老金建筑規劃設計時,應重視防寒保暖,合理設置建筑間距,配合防風墻等措施,保障老年人冬季室外活動的舒適性;(2)地形地貌,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條件,可以將鄉村養老建筑布局分為幾種不同的情況,如分散式、集中式、散點式等,以散點式布局為例,其本身能夠將休閑、服務、娛樂等功能幾種在一棟或幾棟輔助功能建筑中,居住建筑則分散布置在四周,通過清晰的功能分區避免各個功能空間的相互影響,建筑之間的林蔭道、連廊等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相比較而言,散點式建筑布局更加能夠體現出現代化鄉村養老建筑的風格,適用于新建高品質鄉村養老建筑。
以遵義國際養生養老健康中心的設計為例,其本身位于遵義市湯泉鎮,當地自然條件優越,景觀豐富,空氣清新,北側為上關湖,能夠調節區域氣候,也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劃船、釣魚等娛樂場所,周邊交通便利,人文旅游產業發達。建筑采用了散點式布局形式,依照不同功能,將中心分為社區養老去、度假養老區和公益養老區3種不同建筑類型,周邊設置有圖書館、醫院、康復中心等設置,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充實的精神生活。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我國日漸嚴峻的老齡化國情以及越發短缺的城市養老資源環境,相關部門應深入研究面向城市人群的鄉村養老建筑,在緩解城市養老設施供求矛盾的同時,可以推動鄉村養老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了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在面向城市人群進行鄉村養老建筑建設時,應做好規劃設計工作,關注建筑選址和建筑布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動鄉村養老建筑設計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