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鋆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提出“無障礙”的概念及相關理論研究。進入21世紀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關于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內容不斷修訂,要求不斷提升。2001年8月,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正式實施,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出了GB 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范》。相關規范的不斷更新發展,既符合人文設計理念的推廣,又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無障礙環境設計建設落后及專業性不足的現狀,全面推動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縱觀無障礙設計概念及相關理念規范的發展,整體的歷史并不是非常長。國際上,關于“無障礙”這個概念最早源于20世紀30年代,當時主要關注此概念的是一些歐洲國家。而世界上第一個相關規范出現在美國。1976年,國際標準機構ISO將殘疾人的問題納入ISO的一般規格的標準系列,同時為地方行政機關提供基本操縱指南。20世紀后期,世界各國陸續出臺有關殘疾人保障的法律,并制定相關的無障礙技術規范與技術標準,美國、歐洲、亞洲的日本、新加坡等都是在這一領域領先的國家及地區。發達國家和地區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推動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
筆者結合自身所處城市的現狀,簡單介紹部分無障礙設計發展的新需求新應用。天津作為直轄市,北方的工業經濟中心,近年來城市建設速度很快。市區內海河兩岸、天拖地塊、新八大里地塊等包含著多樣業態的大型居住區的興建,在市區的一定區域內,滿足了民眾改善居住條件的良好愿望;水西公園等城市公園的完工開放,極大豐富了市民的周末生活;市區內,很多區域都在拆舊建新。地鐵建設也在大幅增速,2019年,地鐵5號線、6號線全線通車;同時,4號線,1號線延長線施工也在進行;7號線、8號線的相關站點旁的房屋征收工作也已開始。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目前,在城市無障礙設計理念方面,越來越多的設計者更加關注殘疾人、老年群體的特殊需求,在滿足其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創新設計,不僅在公用產品設計方面考慮更多的基本需求元素,在產品設計方面也在積極探索,融入了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元素,充分考慮了特殊群體的特定需求產品,從而促使無障礙產品設計渠道路徑更寬,服務范圍更廣,例如,在無障礙廁所中安裝感應式衛生紙機器,緊急按鈕設置為上下2個以防人員跌倒時無法呼救,加裝防止殘疾人如廁時不安感增加的門簾等。在市政道路出行方面,從提高坡面的光滑性與平整性角度出發,為了更好地滿足乘坐輪椅的肢體障礙者出行,在坡面設計方面增加了紋樣,在人行道所有緣石上設置坡道,并與人行道直接相連。在盲道設計方面,在路磚表面設計了不同的圖案,從而為盲人出行提供了更加有針對性的方向指引,增強盲道感知能力。
在社會生活中,無障礙相關規范的貫徹執行,促進了社會科技化、人文化的發展,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同理,在生產活動中,把無障礙設計相關規范執行應用,可以帶來良好的社會效應。
在這些良性發展的背后,要看到城市無障礙規范執行和實施中的一些不足,具體包括:(1)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盲道時,往往沒有實地考察全部地形,沒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2)部分無障礙設施建設中,存在偷工減料,降低施工質量等情況,通常體現在盲道,輪椅坡道等設施中;(3)違規占用無障礙設施,增加殘障人士出行活動的風險隱患。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建議城市規劃部門和當地殘聯合作,在公共交通、媒體上播放公益廣告,宣傳無障礙設施的內容以及如何保護無障礙設施,讓廣大市民了解無障礙設施對于殘障人士的重要意義,提高市民們自覺維護無障礙設施的意識。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和執法。針對占用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罰,保障殘障人士的合法權益。
為了進一步推動無障礙設計理念不斷創新,更好地促進無障礙設計理念有效規范執行,解決相關的隱患或困境,目前,在無障礙設計方面也在積極進行創新探索,主要內容有:(1)從更深層次角度推進無障礙化建設。例如,在醫院、公園等場所通過更多圖形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圖片等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更加舒適便利的服務指導,打造綜合服務設施配套服務。(2)在無障礙產品使用界面設計方面,體現“多通道”感知元素,設計的產品不再專門體現特殊群體而轉為無特定指向,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殘障人士的心理舒適度,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公共資源最大化利用水平。在滿足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產品需求的基礎上,更好地尋求適用于大眾人群的公共人性化配套設施服務。(3)在室內外環境中,注重無障礙細節設置。例如,軌道交通工具內、軌道交通車站提供無障礙服務;公交車在車門設置坡道、在車廂內設置殘障人專用座椅;在重要行政辦公樓里增設手語問詢臺等。(4)在住宅設施方面,從使用功能等方面進行多維度設計,以期為更多的障礙人士提供更舒適溫馨的家庭服務。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更希望得到來自家庭的關心和關懷,在家庭住宅設施配置以及理念設計方面也更加關注特殊群體的需求,讓他們充分享受家庭歡樂、社會關懷,提高生活信心和生活質量。(5)增強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城市無障礙設計進行監管,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制定合理獎勵政策,如投資建設含一定比例無障礙設計設施的建筑物的公司機構,相應減免其一定稅收,同時該公司機構可獲得低利息銀行貸款融資等。
通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的城市無障礙設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設施的規范建設、整體規劃、管理維護方面尚有很多的困境沒有突破。因此,借鑒先進技術,探尋國情特色,更新相關技術,普及觀念意識等方面,還需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