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棟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200941)
巖土工程本身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深基坑施工問題。雖然我國的巖土工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提高對巖土工程施工的重視程度。在深基坑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提高注意力,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從而不斷推動深基坑支護施工在我國的發展。
由于我國巖土工程的發展晚于其他國家,雖然近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然與發達國家在人才、技術、經驗、能力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巖土工程的勘察方法是主要問題之一。目前,我國巖土工程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對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相關人員僅展開表面工作,忽視了對地質情況多樣性的確定,會導致之后的施工極其容易出現問題,影響建筑工程的順利展開[1]。
基坑支護結構設計相關數據計算取值仍參照理論性較強的極限平衡理論,實際基坑支護結構受力計算取值與理論數值存在一定差異。極限平衡理論中,計算參數是在完全安全狀態下計算得出的,但實際深基坑支護結構往往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與理論假設情況有較大的差異。極限平衡理論是一種在完全無干擾的假設下計算的相關參數值,主要強調的是一種靜態設計;而實際基坑支護施工作業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穩定因素和突發情況,是在一種動態不穩定的環境中實施的,因此,這種理論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價值不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將周圍不定因素考慮其中,將參考設計參數與實踐中結構受力情況相結合,做出更合理更符合實際的設計[2]。
深基坑支護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具體操作程序包括挖土、擋土、圍護等環節,其中任意環節有誤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甚至會導致安全事故。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組織施工,對每個施工環節都要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并加強控制力度。對特殊地質基層施工時,要精心設計方案,細心實施計劃,具體包括以下方面:(1)設計方案應與工程實際情況相符;(2)應解決地下水的問題;(3)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應逐層開挖,不能直接深挖,以保證施工過程中土體的穩定性[3]。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有很多特點:(1)基坑開挖深度大、開挖工作量大,基坑周邊條件較為復雜;(2)基坑內地質條件復雜,工程開挖區域淤泥層較厚,淤泥穩定性差,施工難度大;(3)施工難度大,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過程可能遇到孤石、流沙、承壓水等問題,施工難度較大。
施工前期應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作業之前,應做好人員、設備、物資、技術的統籌協調,檢查施工現場的各個要素,做好技術方案,重視技術交底,細化技術實施流程,科學勘測支護施工的現場。具體而言:勘測深基坑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綜合考慮基坑工程地質條件。做好施工區域管線、管道以及其他地下設施的避讓,確保施工安全。對照支護方案,觀察圖紙與現場是否有所差異,如果存在差異,及時與設計方進行溝通,確保支護質量達標。確保物資材料充足、設備試驗完好、人員培訓上崗。
在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排樁支護技術較為常見,指用鉆孔灌注樁等作為基坑側壁圍護,頂部錨筋錨入壓頂梁,結合水平支撐體系,實現保證基坑穩定的目的。該技術在深基坑支護過程中有較大的靈活性,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基坑巖土的穩定性,并且此基礎還能通過調整樁體密度增加維護結構的強度,從而提高基坑支護效果。
深基坑支護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施工人員應先進行支撐系統外部土方的開挖和搬運工作,然后進行基坑內部施工。根據基坑支護結構的特點,需要將土方開挖分成6個階段進行。每層土方開挖的原則為先進行棧橋位置的土方開挖和外運,接著根據每層土方的開挖工程量和工期配備一定數量的挖機和自卸車?;又ёo系統施工是第一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的施工過程中,應將止水帷幕施工放在首要位置,完成后,開展圍護灌注樁施工,在該工作過程中,需要對立柱樁進行安裝施工,其中包括鋼格構式等多種樣式,具體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然后是第二階段的施工工作,包括土方開挖、內支撐施工和養護工作。由于其復雜性較強,在該階段施工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展開密切配合,主要是將支撐施工和土方開挖密切結合,共同施工,并且還需要遵守相關施工原則,分段開挖的每段長度都不應超過20m,基坑開挖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堅持分層開挖和禁止超挖,還需要堅持從上到下的順序,開挖后應及時支護[4]。
相關人員需要對施工進行總體的安排和管理,首先,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相關標準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然后,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對施工過程進行質量、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最后,有序地針對材料、設備、人員以及施工工序等進行管理。
本文以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為主要研究內容,首先對基礎工程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其中包括巖土基礎工程的地貌勘察、勘察方法以及基坑施工3方面的內容;其次,針對巖土基礎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展開詳細描述,從基本含義、內容、要求以及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然后將目光聚焦于深基坑支護的主要施工技術特點、目標以及流程;最后,將重點轉移到巖土基礎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的施工管理上,希望能對深基坑支護工程進行更好的管理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