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偉
(北京中鐵房山橋梁有限公司,北京102400)
清華園隧道設計為單洞隧道,采用泥水平衡盾構法施工,起始里程為DK14+450~DK18+200,總長度約為3750m。本隧道工程單線需用箱涵2323套(1套箱涵包括1塊中箱涵,2塊邊箱涵)。盾構用箱涵采用3塊拼裝式設計,預制中箱涵分A、B、C 3種類型,其中,A型中箱涵適用于標準段;B型中箱涵適用于疏散樓梯段(箱涵頂板開孔段);C型中箱涵適用于側壁開孔段。箱涵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箱涵采用工廠化集中預制方案,箱涵生產采用固定模臺式生產。
原材料采購前必須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進行合格供方評價,供應商必須在合格供方名錄中。所有原材料及配件經項目部按TB/T 3275—2011《鐵路混凝土》和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復驗合格并出具檢驗合格報告單后才可以使用。使用的預埋鋼板、預埋鋼筋接駁器、φ32mm注漿管、φ80mm排水管以及成孔器,由生產車間按圖紙要求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原材料進場檢驗項目,除鋼材應符合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水泥、礦物摻和料、粗骨料、細骨料和減水劑均應按照TB/T 3275—2011《鐵路混凝土》的規定執行。
使用已檢驗合格并標識“合格”的鋼筋。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現象,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主筋均應采用機械調直。斷料前,清除鋼筋表面的銹斑、灰塵、油脂及其他有害物質。鋼筋彎曲應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加工。根據作業表對鋼筋進行試彎,受力主筋和箍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相關規定,彎制后的鋼筋按照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進行檢驗。每工班同一類型、同一加工設備,按鋼筋編號各抽檢10%,且不少于3件。
鋼筋接頭用閃光對焊,閃光對焊要求按照JGJ 18—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執行,要求接頭熔接良好,完全焊透,且不得有鋼筋烤傷及裂紋等現象。鋼筋閃光對焊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2°,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于1mm。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個接頭,其中3個做拉伸試驗,3個做彎曲試驗[1]。
鋼筋骨架采用高精度鋼胎卡具拼裝焊接。保證鋼筋骨架兩端面平齊,使鋼筋骨架入模后其保護層均勻。施焊人員根據骨架型號,在指定的位置按數量、規格挑選鋼筋,擺放在拼裝模上。
預制箱涵的模板主要包括底模、內模、外模以及各種連接件、緊固件等。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能保證箱涵各部分形狀、尺寸及預埋件的準確位置。模具進場后,應對模具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并進行試拼裝。模具拼裝前,必須認真清理模具,清除模具上的混凝土殘積物,模具內表面全部均布薄層脫模劑,如局部有淌流的脫模劑積聚,應用海綿清理干凈。模具的拼裝順序基本上是先拼裝底模,其次內模和側模。鋼模拼裝后要認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對模具各形式尺寸進行測量。未經檢驗的模具,嚴禁進行下一步的工序。
預制箱涵采用C40纖維混凝土,聚丙烯網狀纖維,摻量0.9kg/m3;混凝土中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06%,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坍落度損失值不大于200mm/h,坍落度總損失值不大于40mm。混凝土理論配合比經試配試驗確定。根據當天的砂、石含水率計算并出具當天的施工配合比,拌和人員不準隨意更改配合比。
冬季施工時,箱涵采用無壓蒸養方式。箱涵經光面并在混凝土靜養120min后,進行蒸養。升溫梯度不得超過15℃/h,最高溫度為50℃;恒溫時間為8h,降溫梯度不能得超過10℃/h,在整個蒸養過程中,由專人負責檢查并作好記錄。
脫模時的箱涵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得大于20℃。混凝土試件強度值達到工藝要求脫模強度(設計強度的40%)以上,方可進行拆模。箱涵脫模后經專用吊具吊入存放場進行存放養護。在存放場進行不少于7d的灑水養護。
箱涵質量要求包括:(1)箱涵精度(允許公差)要求單位為mm。(2)外型尺寸及外觀檢查。測量檢驗:用于箱涵外形尺寸公差檢驗。主要測量工具有盒尺、板尺、角尺;目視檢驗:用于外觀質量缺陷檢驗,檢測率100%。(3)外觀質量檢驗要求:每塊箱涵進行外觀質量檢驗,箱涵表面光潔平整、無蜂窩、露筋、無裂紋、缺角,無氣、水泡,無水泥漿等雜物。預埋件、吊裝孔、注漿孔完整,安裝位置正確無破損。
盾構隧道軌下結構采用3塊獨立箱涵拼裝形式(2塊邊向涵和1塊中箱涵)。預制中箱涵分A型、B型、C型3種類型。其中,A型中箱涵適用于標準段;B型中箱涵適用于疏散樓梯段;C型中箱涵適用于側壁開孔段(開孔作為通風使用)。
箱涵的拼裝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方面:(1)中箱涵頂面與原型隧道結構水平軸線距離、中箱涵豎直軸線與原型隧道結構豎直軸線距離±10mm(必須保證箱涵之間的順利連接)。(2)箱涵縱向長度為1.98m,布置時縱向間隔0.02m。(3)在施工中,由于線路擬合,管片環、中箱涵的實際設置里程可能與理論值存在距離差,施工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4)平、豎曲線段,中箱涵拼裝時,可通過在中箱涵縱向連接處設置橡膠墊的方式調整間隙,以現實中箱涵對曲線半徑的擬合。橡膠墊厚度依據拼裝處的曲線半徑通過計算確定。(5)當管片環縫出現錯臺造成中箱涵連接困難時,應通過在底部凸臺設置2mm厚HDPE墊片進行調整。
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軌下結構施工要統籌安排,減少對盾構掘進與管片拼裝的影響,保證工期要求;(2)在箱涵與管片之間以螺栓形式完全連接后,方可進行注漿,遵從“先底部、再中部、后上部”的注漿順序,嚴格控制注漿壓力,防止箱涵上浮;(3)箱涵底需采用灌漿料填充密實,填充完成后,應采用地質雷達探查有無空洞,發現空洞時進行補充壓漿;(4)中箱涵拼裝完成后,其里程與設計里程對比需要調整時,及時通知設計、監理單位,以便對相關設備安裝位置進行驗證;(5)隧道內各種預埋件及管線過軌較多,內部結構施工前應仔細核對先關專業設計圖,防止錯埋漏埋;(6)洞內運輸車輛嚴禁超載,且限速20km/h,并且在完成軌下構件螺栓連接后方可行車,在底部未灌漿之前,重載車輛應行駛在中箱涵上,不得行車在邊箱涵上。
隧道內部結構箱涵拼裝形式是重要的施工技術,在大直徑盾構施工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箱涵的預制與拼裝施工,應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并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有效保證工程質量,確保施工安全,節約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