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剛
(石家莊鐵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石家莊050043)
有效控制地鐵車站的造價成本,要盡可能對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費用加以管理、組織和協調,造價管理要貫穿整個工程,實現對地鐵車站建設的動態全過程管理。
地鐵車站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為人民提供方便的出行服務,在車站的功能能夠得到保證的前提下,車站的規模越小,就能有效減少造價的成本。地鐵車站只要在能夠容納當地人流最高峰的人流量即可,不需要太大的規模,毫無規劃地擴充規模只會造成造價成本的浪費。可以通過縮小不必要的建筑區域,如設備機房以及附屬建筑物等[1]。
地鐵車站人流量最高的地方往往處于城市中心,其沿線建筑物和地下管線十分密集。并且由于地鐵使用時效很長,一旦建成就可以持續使用較長時間,位置選擇不當或布置不合理,都會造成無端的資金浪費,因此,在地鐵車站施工之前,就應該確認合理位置,滿足設計規劃,確保車站符合人民使用方便化、吸引客流最大化,從而有效實現合理布局,降低造價成本。另外,選擇車站站位時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包括出入口、風亭位置、施工場地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與周邊環境良好融合,是否影響地上原有交通等,盡量避免影響周邊原有建筑運行,避開可能出現的工程地質災害,減少車站施工前期投入,降低地鐵車站施工難度。
地鐵車站的結構形式與車站埋深息息相關,車站埋深選定時應綜合考慮相關因素,如城市規劃、交通組織、工程實施的難易性及工程造價等。車站根據底板埋深可以分為淺埋、中埋和深埋。若車站決定采用明挖施工,則埋深應該在滿足城市地下管線敷設的凈空要求下盡可能小;若車站決定采用暗挖施工,則通常使用中埋或深埋,車站所處的下層地質應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因此,施工前應先進行實地勘測,并根據選用的車站結構和造價成本綜合考慮。
地鐵高架車站有島式和側式2種結構,包括人行天橋、高架站房、出入口以及部分輔助設施為主要結構,與地下車站相比會占用部分地上空間,因此,高架車站在城郊地區的建設比市中心較多。高架車站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為車站高架站房,單是這一個部分就占了整體造價成本的65%,出入口及人行天橋約占占高架車站土建費用的10%,裝修以及其他費用約占25%。為控制地鐵車站的造價成本,可從建筑面積、樁型、材料、裝修等方面來控制。如選擇合理的樁型滿足基礎要求,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縮小建筑面積;又如優化雨棚的結構或使用輕質環保材料,以減輕雨棚鋼結構自重;再如減少裝修,以建筑簡潔大方為優先等。
地下車站也有島式和側式2種結構,地下車站由于其不占用地面空間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城市中心地鐵建設,但這種建設方式相對于高架車站的工程造價要高一些。地下車站的選址和設計要謹慎合理,并以長遠的整體規劃為宜。因為地下空間的建設一旦形成很難更改。地下車站通常設置2層或3層,可以通過明挖法、淺埋暗挖法和蓋挖法來實現。地下車站的建設較為特殊,地質、建筑規模、布局、水文環境以及施工工法等都會影響到地下地鐵車站的建設。圍護結構、車站主體結構、出入口及風道是地下地鐵車站的主要結構,其造價成本共占總土建費用的70%甚至以上,因此,要想降低地下地鐵車站的造價成本,可以從車站的結構(層數、地下深度、建筑面積及車站長度)、施工方法、圍護結構建設以及裝修等方面實現控制。如在施工前結合實際情況確認車站層數、地下深度、建筑面積的大小等;并通過合理設置車站出入口的位置,有效控制車站施工長度及工程量;選用最合適的圍護結構工法;裝修切忌追求奢華,只求經濟適用、簡潔大方。
任何一個項目的合理運行都離不開有效的管理。因此,施工方要制定合理的項目成本管理,其包括責任成本的管理、分包工程驗工計價的管理以及勞務用工的管理。施工隊伍在驗工計價時,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和合同計量人員一同參與進來,保證各方責任人員在場簽具工程量確認單,最后再有項目整體負責人——項目經理確認簽字,保證能夠確定責任,有理可據,有章可循。這種形式能夠有效控制工程人員對自己負責的項目部分負起責任,促進項目施工造價成本的管理,保證項目的質量。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使用高素質的施工團隊,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在選擇施工隊伍時,應對各個勞務隊的業績、信譽度等有所了解,保證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合格并具備一定的責任心。在進行項目施工前要簽署勞動合同,從而有效監督項目施工。施工團隊應定期與工程管理部門核算工程量,這樣才能減少偷工減料的事情出現,減少項目在勞動成本上的不必要支出,合理有效地控制造價成本,避免額外的業務糾紛。
施工材料是保證項目質量安全的重點,造價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材料成本,其在總成本中可占60%~70%。選擇施工材料應優先選擇有長期合作的材料商,保證材料物美價廉。若是沒有長期合作材料商,可以通過公開招標來選擇材料,對其材料的質量和價格貨比三家,擇優挑選。若在施工材料方面投入過大,對后期施工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造價成本管理時要對施工材料的成本管理加以重視,確保地鐵建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雖然要盡可能地節約成本,但也是要在保障材料高質量的情況下節約,不能為了經濟利益選用次等材料,地鐵建設關乎著許多人的生命安全,必須對其質量有所保證[2]。
地鐵建設屬于市政工程,市政工程對建設的質量、安全和進度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地鐵建設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并且實行最優的造價成本控制[3]。地鐵站建設時涉及多方利益,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業主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任何一方的失誤都很容易造成工期延誤,趕不上預先制定的進度,而工期延后會造成更多的人工、材料方面的成本增加,并對行人的安全增添了隱患。因此,需要全方位保障地鐵建設的施工質量、安全和進度并行。
工程項目的結算是項目造價成本控制的最后一步。為了保證資金得到合理的協調和控制,最好是能夠做到造價費用的日清、周結和月匯,保證各部門之間良好合作,對工程產生的費用進行合理的分類和匯總,使得地鐵建設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