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
【摘要】目的 通過對慢性皮膚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研究其發病機理和臨床護理方法,為治愈此病提供護理學的上依據。方法 采取隨機抽樣調查法收集我院近三年來慢性皮膚病患者36例進行研究。結果 通過醫護人員臨床精心護理,尤其注重的是患者的心理干預,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和人文關懷,能夠進一步減輕患者病情。結論 慢性皮膚病患者信心對于戰勝疾病至關重要,因此,醫護人員人格外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做到耐心、細致、熱情、和藹,這樣一來就能夠使患者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康復,戰勝疾病。
【關鍵詞】慢性皮膚病護理;慢性皮膚病;慢性病;皮膚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慢性皮膚病患者在不同的群體之間都有發生,是一種多發病,由于其病程長。癥狀反復易發作,而且有時在不同程度上會時有發生,因此,往往會給患此種病情患者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不方便。因此,積極有效的臨床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對于臨床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三年來收治的臨床慢性皮膚病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3歲,病程7~8年。
2 臨床發病特點分析
通過我們的臨床分析研究和對慢性皮膚病患者的臨床觀察,根據慢性皮膚病患者的發病機理和患者的心理狀態,臨床上表現出患者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進行統計。
1、情緒低落患者而導致的抑郁型慢性皮膚病。患者在臨床上往往會表現出自身的性情孤僻,對于病情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拒絕朋友之間的正常交往,往往變得沉默寡言。有時會覺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癥”,因而有時會出現拒絕治療,情緒不穩定,絕望悲觀,厭世情緒。
2、情緒煩躁患者而導致的焦躁型慢性皮膚病。這類慢性皮膚疾病患者在臨床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往往是情緒偏激,而且容易沖動發怒,看到別人在私下里說一些可能與他們無關緊要的話也會認為這些人是對他們進行的冷嘲熱諷。因而在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這樣一來有時會表現出對其他人的敵意,認為所有人都對他們有看法,甚至是嘲笑他們。
3、敏感幼稚患者而導致的疑病型慢性皮膚病。這種病情的患者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就會導致消極態度,進而影響到治療。對于醫護人員的化驗結果或者言語十分敏感,總是錯誤地認為自己的病情很難治愈,因此有時會變得幼稚。
3 心理護理
針對慢性皮膚病患者的心理發病特點,對此類病情患者的心理護理,穩定他們的情緒,減少他們緊張焦慮和不安的心情,使患者能夠樹立起治療的信心。
1、慢性皮膚病患者心理特點及護理。慢性皮膚病患者一旦入院,面對的是陌生的環境和生活習慣,他們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熱情照顧并要提供種種方便。因此,他們的病情與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至關重要,據此,護士可以在他們入院后語言親切,接待熱情,做好勸解和安撫工作,根據患者的主訴和具體情況,引導他們積極配合,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以后的治療奠定堅實的基礎。
2、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針對情緒低落而導致的抑郁型患者醫護人員要主動與其進行交流溝通,根據不同的情況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幫助患者掌握必要的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恐懼感。鼓勵患者多與外界進行溝通,注意保持患者的正常人際交往,并給予慢性皮膚病患者以必要的關心、人文的關懷和細致的關愛,使患者能夠建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積極配合患者進行治療。針對情緒煩躁型的患者,醫護人員要給予他們必要的理解和諒解,對于他們有時候語言上的無知也要表現出理解,進行調解矛盾。組織他們參加喜愛的娛樂活動,保持他們愉快的情緒。而針對敏感幼稚型患者的患者要熱情、周到、耐心和細致。啟發患者把壓抑的情緒傾吐出來,擺脫患者心理上的疑慮。
3、出院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慢性皮膚病患者在出院的時候往往會伴隨著喜和憂,喜的是能夠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可以重新與親人朋友在一起享受正常人的生活,而憂的則是擔心病情重新發作。
4 結 論
慢性皮膚病患者由于自身長期病痛會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有時可能會導致這種病情的患者情緒悲觀低落,意志十分消極,對于事物也會顯示出煩躁的情況,可能不太大的事情會產生絕望甚至敏感情況出現。因此,醫護人員在臨床上要格外注意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要熱情親切,使他們感到安全感,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醫護人員的耐心護理,精心細致的安撫,勸解他們樹立正常的戰勝疾病的信心,實踐證明,通過醫護人員的臨床護理,促進患者康復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