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欣 李艷艷
【摘要】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護理效果,為護理工作開展提供啟示。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22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0例,觀察組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住院平均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臟瓣膜置換術中,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滿意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心臟瓣膜病是常見的心臟病之一,發病率較高,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1]。隨著研究深入和臨床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在心臟瓣膜病患者治療中,常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2]。同時,為確保手術效果,加強護理干預是必要的。我院在心臟瓣膜置換術中,對患者采用人性化干預措施,并取得較明顯的效果,現報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22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0例。其中,觀察組男60例,女50例,年齡49~65歲,病程8~17個月。對照組男56例,女54例,年齡51~66歲,病程9~19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采用循環系統監測,掌握患者心率、血壓變化等指標。注重術后抗凝治療的觀察,嚴格觀察用藥期間有無出血傾向以防止血栓形成。做好各管道護理,術后注意保持各管道通暢,尤其是要定時擠壓心包及縱隔引流管,同時避免意外拔管導致的風險[3]。夯實基礎護理,每天擦拭身體1~2次,清理口腔多于4次。并積極做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心理壓力[4]。
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干預,根據醫師要求為患者按時換藥,叮囑患者按時服藥,定期為患者換洗被褥,記錄患者治療過程的基本情況。然后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然后計算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制定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表格調查內容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四個方面,發放問卷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十分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合并為滿意,并計算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表示為率(%);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表示為均數±標準差。以P<0.05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3.64%。觀察組患者住院平均時間(13.3±2.5)d,明顯低于對照組(17.4±3.1)d。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91%,明顯低于對照組1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心臟瓣膜置換術流程復雜,風險較大,如果操作不當,將會給患者治療帶來更大的不利影響[5]。為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滿意度,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是必要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注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重視采用心理干預措施,這對減少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6]。
本研究中,通過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不僅推動心臟瓣膜置換術順利進行,還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3.64%。觀察組患者住院平均時間(13.3±2.5)d,明顯低于對照組(17.4±3.1)d。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91%,明顯低于對照組1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付爽,李菲在研究中,以40例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為例,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患者滿意度為95.00%[7],這與本文的并發癥發生率10.91%,患者滿意度94.5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總之,心臟瓣膜置換術中,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不僅能提高患者滿意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還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實際工作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于建敏.二尖瓣置換術圍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140-141.
[2] 劉 娟.風濕性心臟病瓣膜置換術術后康復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1):545-54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