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娣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施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TS)的價值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的資料,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31例作為A組,另外接受FTS的31例作為B組,觀察比較其結果。結果 B組患者的抑郁自評量表(SDS)總分、焦慮自評量表(SAS)總分、視覺模擬疼痛(VAS)總分好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施予FTS后,能夠減弱其在開展手術以前產生的焦慮,并舒緩疼痛感,促使盡早獲得恢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效果;子宮內膜癌手術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子宮內膜癌是十分普遍的腫瘤,手術是對其施予治療的關鍵方式,然而,手術會對患者帶來過多的傷害,還極有可能產生各類并發癥。為此,醫護人員就應借助高效且科學的護理方法對患者施予護理,輔助增強其生活質量,促使其盡早獲得康復[1]。鑒于此,本研究為了分析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施予FTS的價值及效果,選出本院收治的62例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的資料,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31例作為A組,另外接受FTS的31例作為B組。A組患者的年齡<65歲且>34歲,平均年齡(49±12.11)歲。B組患者的年齡<65歲且>33歲,平均年齡(48±12.49)歲。對比兩組相關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深入對比、研究。
1.2 方式
A組患者施予常規的護理:告訴患者手術所需注重的事項,輔助其開展各類準備等。B組患者施予FTS:
(1)心理方面的護理:腫瘤患者大多會產生焦躁、懼怕等各類負性心理,醫護人員在患者住院后,要增多與患者實施交談,并對其身心方面的狀態施予評測,依據患者自身的個性匯編具備針對性的心理方面的護理,并對患者解釋手術相關進程、所需注重的事項等,使得患者知曉接納子宮與其相關附件切除手術的關鍵性。
(2)在開展手術以前的各類準備:在常規的護理中,手術嚴禁進食所需時間是12 h,FTS僅需4 h,以增多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程度。FTS倡導防范在開展手術以前對患者施予機械灌腸,降低由于對腸道帶來刺激而使得水電解質喪失均衡、遺失營養等,減短腸道康復所需時間。
(3)在手術結束后的各類護理:在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要告訴患者手術得以成功,消除其顧慮,激勵患者主動接納各類護理與治療,促使盡早獲得恢復。同時,告訴患者在4 h中應較少地喝水,在12 h中,應吃流質食品,在3 d后,回歸正常的進食,在1 d后,拔出導管,下床開展運動,激勵患者多進行翻身,防范產生下肢靜脈血栓。
(4)疼痛感方面的護理:醫護人員要把握患者產生疼痛感的相關情況,并借助按摩、分散注意力等相關方法輔助其減弱疼痛感,對疼痛感過重的患者來說,應適宜對其施予止痛藥品,并隨時把控各類不良反應。
1.3 指標觀察
估計對比A、B兩組患者的VAS總分、SDS總分、SAS總分。VAS總分:分數總共10分,0:沒有疼痛感,10:激烈疼痛感。SDS總分、SAS總分:總分愈高抑郁與焦慮愈重。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 19.9,對VAS總分、SDS總分、SAS總分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時,選(x±s)代表。對比、分析兩組相關數據,結果有差距,表明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2 結 果
B組SDS總分、SAS總分、VAS總分好于A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臨床中,大多借助FTS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施予治療,其為借助實施各類高效的對策,比如,疼痛感方面的護理、心理方面的護理等,在圍術期中,清除患者自身的負性心理,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而提升患者自身的恢復速率。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FTS護理的B組,在護理結束后VAS總分、SDS總分、SAS總分,好于常規護理的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施予FTS后,能夠減弱其在開展手術以前產生的焦慮,并舒緩疼痛感,促使盡早獲得恢復。
參考文獻
[1] 艾小娥.臨床護理路徑對子宮內膜癌化療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31):166-168.
[2] 舒 薇.子宮內膜癌根治術圍術期護理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26):112-11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