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安龍
(吉林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21)
新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整合,實現“資源融合、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特點。新聞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以發展為前提的新聞媒介傳播方式,由此,新時期的新聞信息傳播,自然要以“發展”作為信息整合的條件。新聞融媒體,很好地借助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進行了信息資源的系統性溝通,由此,新聞融媒體時代又將原有單個的信息溝通結構,轉換為“連續性”的發展趨勢,這是新時期信息傳播的主要方法。以采編工作為例剖析融媒體實踐方法,采編工作不僅要進行新聞資料的收集、整合,還要結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將收集到的信息“串聯”起來,這就是新聞融媒體時代采編工作模式實踐的有效策略。
在當下新媒體時代,媒體的內容生產力,直接影響到了傳媒行業的發展。傳統媒體具有強大的內容生產力,這一點,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新媒體的崛起,對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并且其具有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更加方便的信息接收方式。尼爾森評級數據的研究報告中,對數百萬博客和社會媒體進行了分析,其中傳統媒體公司的連接達到了80%,站點內容中,原創內容僅為14%,60%以上的新聞信息來自于對傳統媒體內容的整理。
同時,從信息整理角度來看,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對傳統媒體信息的整理得到的。除此之外,在對美國新媒體調查過程中,新媒體的生產能力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并且其發展難以獨立,需要對傳統媒體進行依賴。從這一角度來看,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傳統媒體的支持。同時,新媒體在進行信息傳輸過程中,受到較大的限制,播放的內容,大部分來自于傳統媒體。
再者,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雖然在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傳統媒體在進行信息評論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這一點也是新媒體無法與之相比的。人們在對新媒體消息瀏覽過程中,更多地體現出了一種“快餐性”文化。由此可見,新媒體在對相關信息傳輸過程中,與傳統媒體相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這樣一來,新媒體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能否對傳統媒體發展優勢較好地進行把握,對于促進新媒體的長足發展和進步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傳統媒體的廣播式單向傳播缺乏新媒體的雙向交流互動傳播能力,缺乏交互性。同時,傳統媒體的覆蓋能力日漸下降,現在的互聯網自媒體時代,使得世界每個角落成千上萬的人經歷的事情,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快速傳播。
對內容的出版和篩選的主導權是傳統媒體存在的基礎,精英意識導致內容制作及來源必須專業化,要求宣傳自上而下,新媒體則是大眾對大眾、用戶對用戶的社交媒體內容制作方式,這一點上傳統媒體的內容個性化能力欠缺。
其他還有很多,但傳統媒體也不是末日來臨,由于服務政府的職能必須保留,內容監管、信息安全、新聞制作等等必須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所以有媒體融合的說法產生,這也是國家要求大的傳媒集團出現的原因。
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擴大信息覆蓋范圍,對信息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地域問題進行解決,關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分析中看出:
新媒體在進行信息傳輸過程中,能夠根據大眾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從這一點來看,傳統媒體的大眾化發展特征,是無法與新媒體發展進行比較的。新媒體通過對受眾的把握,可以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從而讓大眾更多地關注到新媒體這一新興行業,使之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擁戴。
新媒體受眾層面較廣,加上新媒體信息發布速度較快、及時性較高,使受眾在進行信息選擇時,具有更多的選擇性。例如用戶在獲取信息過程中,能夠一邊看著信息,一邊參與投票,從而對自己所關心的事情做出相應回復。新媒體信息能夠被評論,有利于加強信息發布者與信息觀看者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以“主導受眾”模式為主,而新媒體則體現出了“受眾主導”的發展模式,這對于促進新媒體發展來說,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對信息傳輸過程中,新媒體的信息表現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例如其可以利用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對消息進行宣傳,從而對傳統媒體靜態傳播模式進行改變,使信息傳播具有動態性和形象性的發展特點。新媒體在信息表現過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息搜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目標。
在研究新媒體優勢時,我們還發現,新媒體在進行信息傳輸過程中,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加工,并對消息進行傳播。人們在獲取信息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移動終端設備,可以隨時隨地對信息進行瀏覽。這樣一來,大眾獲取信息的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獲取信息的便利性也得到了增強。
要想更好地實現新媒體融合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注重對當下發展形勢進行把握。如今,全社會都在鼓勵加強創新意識,用創新思維來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在信息化時代,創新意識尤為重要,若一味固執己見,堅持舊的思想觀念,勢必在時代浪潮中被淘汰,因此傳統媒體也應當在新聞編輯中積極融入創新理念。其中最需要創新的就是新聞報道的編排形式,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就必須根據創新理念在傳統新聞編排形式中通過豐富案例的方法進行改革。
比如在新聞報道當遭遇惡性事件襲擊時需要盡快想方設法脫身并記住嫌疑人體貌特征,然后去就近警局報警求助,如果只單純進行這一信息的宣傳,可能未必引起民眾的重視,此時,可以由新聞工作者親自參與進行場景模擬,讓民眾通過直觀的畫面展示,明白新聞傳遞的具體信息,這樣也能激發民眾看新聞的興趣,從而實現安全意識的宣傳工作。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利用穿插并行的藝術手法體現出新聞編輯的魅力,培養新聞人的創新思維。
通過上述觀點,我們可從以下幾點對該問題進行分析:
第一,需要對媒體傳播規律進行較好地把握,能夠對傳統發展觀念進行轉變,能夠意識到互聯網發展規律,從互聯網融合角度,探討媒體融合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第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過程中,不單單要從技術角度對該問題進行考慮,還要注重對觀念、理念進行有效把握和分析,充分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并能夠從規律角度出發,對媒體融合問題較好地進行分析和對待。
第三,媒體融合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市場機制問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市場機制的有效把握,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不能夠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必須對媒體融合與市場機制之間的關系較好地進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