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3)
Vlog的全稱是vedio-blog(視頻博客),是一種新的網絡日志形式,指創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進行記錄、拍攝能表達人格化和展示創作者日常生活的視頻,集字幕、圖像、視頻特效于一體,更大程度增加視頻趣味性,精心剪輯的短視頻節目。相比于普通的短視頻,Vlog擁有更強的生活氣息,改變了以往“流水賬”式的記錄方式,提高了受眾觀看欲望。由于Vlog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受到了大批量博主和網友的喜愛,在國內掀起了“視頻博客的風潮”,由于互聯網的雙向傳播特點以及視頻制作軟件的普及,許多觀眾也開始拍攝屬于自己的視頻博客,現在是人人都是Vlogger的時代。
人類一直是記錄的愛好者,記錄的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記錄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遠古時期,記錄是洞穴墻上的壁畫,有了文字之后,人類開始用書信、日記的方式用文字表達。到了現代基于互聯網的網站,記錄從私密繼而變成了分享,用文字記錄并分享的博客,到現在用視覺聽覺記錄分享的視頻博客。視頻博客模式的出現打破了人類傳統的記錄方式,視覺和聽覺結合是一種非常直接且方便的表達方式,對于傳播者和受眾來說,視頻博客將傳播兩端變得透明,新奇的傳播方式迅速受到大眾的喜愛。
Vlog的拍攝主要是以記錄拍攝者的日常為主,因此在拍攝視角的選擇上,拍攝博主一般是以第一視角的方式直面鏡頭,這樣在觀眾觀看視頻時會產生與博主面對面交流的錯覺,這樣的拍攝方式大大拉近了拍攝者和觀眾(粉絲)之間的距離,產生強烈的交流感。同時,Vlog視頻多在微博、b站等平臺播出,播出后,粉絲以彈幕或者評論的方式進行留言,博主進行回應,這樣的即時型也縮短了粉絲與博主之間的距離感。
許多博主和粉絲之間通過Vlog產生互動從線上發展到了線下,粉絲見面會、品牌活動等線下的溝通,粉絲和博主之間從虛擬走向現實,進一步的接觸中加深對彼此的印象,強烈的歸屬感意識使得Vlog博主與用戶之間的黏度增大,距離更緊密,這也成為Vlog深受年輕群體喜歡的原因之一。
目前,Vlog在國內主要的受眾還是大學生群體和青年白領,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快節奏生活的高壓環境下碎片化視頻已經成為年輕受眾群體的觀看趨勢。與短視頻不同的是,短視頻的視頻時長一般在5分鐘以內,內容短小直白,滿足受眾的時間需求卻沒有太多內容。而Vlog的時長在10~40分鐘左右,根據對嗶哩嗶哩網站的Vlog進行統計,發現Vlog的時長一般在15分鐘以內。時間隨著內容的增多而延長,相較于短視頻的短平快,Vlog在速度和內容上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平衡點,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需求對視頻時長進行選擇,且Vlog的視頻內容較為生活化,受眾可以隨時暫停、隨時開始,在保證內容的基礎上時間彈性大,滿足了受眾的時間需求。
盡管Vlog的視頻內容種類繁多,但大多離不開記錄生活這一主題,生活化的內容滿足了現在年輕群體“窺私”的觀看欲望。80、90后為主的年輕群體以獨生子女居多,獨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的下班之余多是獨處,當下很多飯館一個火鍋,一人食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孤獨之余,“窺私”悄然成為了年輕人一人獨處時的潛在欲望,Vlog非常強的交互性恰好彌補了這一交流缺失,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媒體。
Vlog作為舶來品在國內迅速打開市場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非常高效的即時和互動性。上文分析出Vlog的受眾絕大多數都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90后,甚至00后群體。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存在,在成長過程中的孤獨感需要大量的即時社交軟件來彌補,Vlog的即時性正中下懷。Vlog的播出平臺在嗶哩嗶哩和微博為主,現在抖音也成為了時間較短的Vlog的聚集地。Vlog首先在嗶哩嗶哩網站迅速傳播,離不開該網站的彈幕機制,在觀眾觀看視頻內容時,通過彈幕對節目進行留言,內容發布者通過彈幕進行相應的回應,這樣的溝通是十分高效且即時的,滿足了現在的年輕群體對于交流的需求,即時性成為了Vlog必不可少的特點。
Vlog視頻將受眾和博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Vlog相對還是個人化行為的今天,Vlog的博主通常同時是該視頻策劃者、拍攝者、剪輯師和發布者,因此視頻博主在Vlog的傳播路徑中處于一個核心地位。博主的外形特征以及視頻的個性化表達都成為了Vlog必不可少的內容。Vlog視頻的傳播途徑廣泛,視頻在嗶哩嗶哩網站、新浪微博、小紅書、抖音這些視頻網站或者客戶端同時發布,其發布的內容除了Vlog視頻之外還有日常美食、美妝分享等圖文類的記錄和推廣。多平臺同時傳播最大限度地向受眾進行內容的輸出,輻射的范圍廣泛,在不同的平臺博主與粉絲進行有效交流與互動,多平臺的傳播大大強化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黏性,對于以博主為中心的Vlog傳播起到了一定推動的作用。
比起其他類型的長視頻,Vlog無論是構思還是拍攝剪輯的操作都相對容易一些,手機上有各式各樣的Vlog剪輯APP,濾鏡、文字樣式等剪輯輔助工具十分方便,因此對于觀眾來說,Vlog制作的可操作性非常之高。隨著Vlog的普及和流行度越來越高,觀眾在觀看博主Vlog的同時,不再滿足做內容的接收者和消費者,對交流需求強烈的年輕消費群體開始嘗試成為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年輕的消費群體在傳播路徑中身份的轉變,從接收者轉變成生產者,不斷為Vlog視頻進行擴容,實現了雙向傳播。這對Vlog視頻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且是Vlog視頻發展的必然趨勢,年輕群體通過與大眾交流獲得認同,通過分享記錄獲得城市生活中的休閑放松。
Vlog作為在國內剛剛興起的視頻模式,風頭大作的同時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極少部分例如大胃王“密子君”的Vlog視頻是團隊作品,除此之外,大部分Vlog視頻的制作還是個人化的行為,盡管在傳播過程中還是有商業推廣的成分,但是大部分的Vlog博主并不是專業媒體出身,對于視頻制作還處在不斷摸索和學習的階段。因此在嗶哩嗶哩、新浪微博等平臺上的Vlog視頻,相同主題的視頻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例如以美妝為主題的視頻,有一位博主出了美黑妝效,在接下來的短時間內,各大博主便紛紛推出美黑類型的妝效,毫無新意。Vlog視頻迅速被觀眾接受,內容的個性化制作是很大的原因,過于單一的內容使得觀眾對Vlog視頻的熱度迅速遇冷,這也是內容制造者比較擔心的問題。
隨著Vlog在國內大熱,許多商業品牌方將Vlog作為品牌宣傳的一大陣營,粉絲數量越多的博主在商業承接上的機會也就越多,隨之而來的Vlog作為視頻日志的本意便不再純粹,對于觀眾來說廣告化、商業導向愈發嚴重。對于博主在說,商業品牌的宣傳是維持其生產,甚至視頻質量的必然選擇,但是在視頻植入中應盡量做到軟植入,或者找到觀眾可以接受的植入方式和風格,強行植入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Vlog作為新興起舶來品,觀眾對于其還處于嘗鮮的階段,其獨特的拍攝方式,強烈的交互性以及簡單的操作方式使得其迅速在年輕受眾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視頻博客在國內尚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視頻內容和傳播方面的相關問題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在內容的制作上應該不斷創新和嘗試,才能在粉絲經濟的語境下保持持久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