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麗
(浙江新鴻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嘉興314000)
在監測工作階段,需要進行采樣孔的選擇與挖設。需要根據周圍的監測環境與項目的需求,保證管道處于負壓狀態。在這種基本條件下,監測工作可以在確定的監測定位點,準確無誤地開展監測工作。
進行監測工作前,首先要對監測對象進行了解與分析,根據監測的內容、性質以及危害的級別,選擇適合監測工作的防護工作,盡可能地降低監測設備耗損以及監測工作人員安全問題產生。
開展監測工作需要重視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與職業素養。從工作人員的檢測技術來看,要保證操作的規范性與準確性。企業管理工作人員應重視安全意識與保護觀念的培育工作,保證操作人員依據規范開展監測工作。
廢氣監測工作需要將監測數據的準備工作落實到位。監測工作人員需要進行現場勘察工作,通過對監測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勘察,深入了解現場情況,對污染源的性質特點、污染源的排放設施的位置與排放口的分配進行分析,進而將各項報告結果進行分析匯總。通過充分的技術準備工作,對監測儀器進行校準與調試,保證監測設備的正常與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采樣點的設置必須科學合理,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按照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執行。在廢氣監測階段,需要布設采樣點,并根據國家環境污染廢氣監測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排放點的測算。采樣位置應避開對監測人員的操作有危險的場所,并優先選擇垂直管段,避開煙道、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在檢測的基本需求下,找出最佳采樣位置。樣品采集階段,應對采集過程進行控制,把握檢測截面,進而保證監測流量的穩定和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其次,在檢測過程中,采樣點的調整工作需要根據現場的基本條件進行,進行排放點的布置與周圍監測環境的情況處理,這種環境條件相對比較復雜,因此,為了保證監測質量的有效性,應采用合理的方法對采樣點進行調整,從而有效克服其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采樣點設置完成后,要經過合理的布置與分配進行樣品的采集。考慮監測質量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需要將樣品采集的各個環節做好。根據污染源的排放方式,選用適當的樣品采集方式。監測部門通常采用的監測方式主要是連續采樣與間隔采樣2種。采樣操作儀器需要提前設置日期、時間、氣壓,確認其圓形煙道的輸入環數、直徑等參數,并在煙塵采集樣管上標注。通過自動或跟蹤取樣的形式,輸入濾筒的編號以及采樣時間。在采樣工作開始前與結束階段,需要將采樣嘴背對著氣流,防止出現正吹或倒抽。經過全面的廢氣檢測工作,保障其中相關參數的準確性與合理性,盡量避免參數存在的偏差問題,保證樣品的采集時間與目標需求保持一致[1]。
環境污染廢氣的監測工作,需要根據生產項目需求選擇方法,保障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例如,針對火電廠顆粒物監測,我國的火電企業通常會采用多種處理技術控制煙氣中的污染物,但此時排氣筒檢測位置中的含濕量相對較大。經過對照我國相關顆粒測定與氣態污染的政策與文件內容,濾筒需要在稱量前后進行約1h的靜置,并保持溫度在105℃,稱量后的結果較高,如果沒能完全烘干,會導致顆粒物排放量超標。現階段我國部分儀器研發公司在開發新型采樣器,可以對監測過程中溫度過高的問題進行處理,但新技術的應運而生導致我國相關制度規范建立沒有跟上技術革新的節奏,進而造成監測工作的實際也有很大程度的偏離。因此,重視新型技術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確認,是現階段的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2]。
濾筒的質量是污染廢氣檢測階段必要的器具,通過對樣品進行衡量,可以找到適合的檢測技術指標運用。因此,在這個階段中,濾筒的質量非常關鍵。在前期采購以及選擇階段,需要對濾筒的質量進行把關,經驗收后,要能夠保證監測工作符合現場監測的基本需求。其中,管壁的質量非常重要,需要保證其質量合格的前提下,不出現穿孔或粗糙現象。
針對不同的生產項目,需要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進行環境質量廢氣監測。整個過程中,廢氣的產生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排放量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另外,工況的具體要求不同,排放的廢氣組成也不盡相同。在這個階段,檢測結果的質量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是監測單位與人員重點關注的環節。現階段的監測工作,應明確不同時段的廢氣排放量,采用合理的監測方法保證監測參數的準確性。進行監測工作時,可以采用分段的測量方法可以控制不同時間段之內的測量值變化,然后進行合理分析,進而搜集需要的參量[3]。
環境質量問題是關系民生的關鍵問題。現階段我國復雜的環境監測條件和實際監測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并且監測工作會受到來自多方面影響因素的限制,對專業監測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以及經驗能力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需要根據確定性的監測方案,進而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參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