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軼萍 杭州文廣集團杭州電視臺生活頻道
最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新技術帶動下的新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在逐漸增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仍然不能忽視農業對國家發展的影響,我國作為一個農業打過,在幾千年的發展中,農業對國家發展始終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三農”問題的提出,新農村理念的提出,都是國家發展農業和解決農業問題的關鍵策略。電視對農節目,是電視媒體與農業發展關聯的重要環節,更是農業對接外界環境的重要窗口,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發展的環境下,電視對農節目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那么,當前電視對農節目發展的現狀是怎樣的呢?
電視對農節目的數量是電視對農節目發展的直接體現。最近幾年,我國的廣播媒體發展迅速,電視節目更是不斷增多,特別是新技術的支持下,電視臺數量增多,觀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有電視臺數量約4000 余家,其中上星衛視約100 多家,電視欄目近千個,可以說,電視節目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但是,在這些較大數量的電視節目中,電視對農節目的數量卻非常少,除了專門的農業電視臺之外,其他電視臺的對農節目非常少,甚至沒有,這就直接影響了農民獲取相關電視節目的權利。總之,電視對農節目數量不足,是目前電視對農節目發展現狀的一個基本體現。
針對電視對農節目數量少的問題,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就是適當增加電視對農節目的數量。而電視對農節目數量的增加,不是隨意的,一方面要考慮農民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電視臺本身的農民受眾數量。要真正從滿足農民需求的角度增加電視對農節目數量,才能有效解決電視對農節目數量不足的問題。
電視對農節目的種類也是反應電視對農節目數量的一個重要參考。從目前我國電視對農節目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電視對農節目的種類比較單一,尚不能滿足農民對電視節目多樣性的需求。目前的電視對農節目,以科技類和民生類為主,比如一些專業的農民、農業頻道,會有農業科技類節目,或者一些相對綜合性的頻道,會有一些與農民生活比較密切的民生類節目,如河北衛視的“幫大哥”。這些對農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農民的電視節目需求,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生活日漸豐富,相應的,農民對電視節目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相對單一的對農電視節目種類,已經很難完全滿足農民需求。
豐富電視對農節目種類,對提高農民生活品質,解決三農問題有直接影響。可以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適當擴大對農節目的種類,豐富節目內容。比如,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農民對娛樂性節目的需求就比較大,所以在電視對農節目逐漸豐富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以農民興趣點為基礎的娛樂性電視節目,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此外,與農民教育相關的見識節目也應當是電視對農節目應有種類,包括農業知識教育,也包括其他知識教育,比如安全教育、法律教育等。加強對農民的教育,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對農業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電視對農節目的品質同樣非常重要。目前我國一些電視對農節目更多的都停留在“應付”的階段,并沒有真正從農民需求出發,以服務“三農”為節目目標,這就直接導致了電視對農節目品質偏低的問題。比如,在一些農民科技類的節目中,節目本身應當以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為節目宗旨,但是節目制作人缺乏實踐考察經驗,在節目制作過程中,缺少求真務實精神,以至于很多內容夸大,甚至虛假,這不僅不會為農民帶來有利信息,甚至可能誤導農民,為農村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對農節目,完全粗制濫造,胡亂編排等等。
提高電視對農節目的品質,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好節目關,從制作到播出,要有嚴格的審核。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互聯網飛速發展,但是對于大多數農村地區,電視對農民的影響仍然非常大。電視對農節目是農民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新時期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認識電視對農節目的現狀,并科學的解決電視對農節目存在的問題,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