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嵐 岳陽市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新媒體是一種形態,主要是通過現代化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它所包含的領域十分廣泛,比如說網絡媒體、網絡電視、數字報刊和移動端媒體等。它將媒體的形式進一步創新,最終可以達到功能集成化和管理扁平化等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我國傳統媒體的發展。本篇文章將對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的現狀以及未來趨勢進行思考討論,旨在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
現代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來傳播信息的,傳統媒體是利用無線電波或者是導線來進行信息的傳遞的。接下來就對新媒體和廣播電視的概述進行思考介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新媒體內涵的具體定義目前還沒有一致的觀點,一般來說,新媒體是除去廣播、電視、雜志和報紙這四大傳統媒體之外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它也被稱作為第五媒體。新媒體有手機短信、數字雜志、觸摸媒體等,它與傳統媒體的區別最大體現在它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傳播的。
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代表,它是利用無線電波或者是導線來將聲音、圖像以及視頻進行傳輸。如果只傳輸聲音的,是聲音廣播;如果是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則是被稱為電視廣播。我國的無線電廣播是從1923年開始的,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播出意味著中國人民廣播的誕生。我國的第一座電視臺是1958年5月1日進行試播的背景電視臺,在九月的時候正式播出。在1978年,它改名為中央電視臺。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媒體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功能也更加完善。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現階段的新媒體擁有極大的生命力,它正朝著多樣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新媒體具有三個典型的特征,第一是數字技術的應用,這一點是新媒體發展的基礎和核心;第二點是非線性傳播,它顛覆了傳統媒體信息傳輸的邊界;第三是互聯互通,新媒體讓受眾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并且進行自由傳播,這充分滿足了受眾互動性的需要[1]。新媒體的發展對廣播電視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一方面將廣播電視生存發展的空間變小了,另一方面可以激勵廣播電視的發展。
上面的文章中對新媒體和廣播電視的概述進行思考介紹,主要有新媒體的內涵、廣播電視的內涵以及新媒體對于廣播電視發展的影響這幾個方面,這幫助我們對廣播電視新媒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來對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的現存問題進行思考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廣播電視對于人才的培養有基本的模式,這為廣播電視行業提供了較多的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廣播電視新媒體對于人才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以及無法適應現代的社會發展潮流。這使得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缺乏專業性的新媒體人才,人才的缺乏阻礙了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廣播電視行業人才的知識體系過于落后,并不重視網絡通訊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廣播電視想要獲得更好地發展是需要對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其中對于項目管理和戰略規劃知識和能力體系這些方面格外重視,這可以更好地保障專業性人才的養成。
從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可以發現跟風現象的存在,某個電視臺推出一個優秀的項目,其他媒體都會爭相模仿推出一個類似的項目,比如說國內近幾年各位火熱的選秀節目,從《偶像練習生》到現在的《以團之名》和《創造營》,這種模仿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是對市場的需求有明確的把握,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可以對于廣播電視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市場中存在大量的相同類型的節目一方面是破壞了新媒體節目的多樣性,另一方面會使得資源被大量浪費。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廣播電視媒體因為缺少資金或者是自身能力的不足,會選擇引進一些口碑好的節目,這種方式并不合理,一是它會影響媒體自身的形象以及經濟收益;二是形成了不良的風氣,這對于整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比如說像前面提到的《偶像練習生》,該節目一炮打響之后,自身在后期出了新的《青春有你》的選秀節目,其他媒體也推出《以團之名》和《創造營》。這些節目在本質上都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在來自不同公司的100 位練習生之間展開競爭,最后獲得優秀成績的9—10 人組成小組出道,節目模式的大同小異,但是在短期內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這對于媒體自身品牌的形成是有一定影響的。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這使得新媒體行業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媒體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在無形之中會完成對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受眾的分流。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對于現代科學技術沒有充分的利用,它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這與傳統的廣播電視的管理體制有著直接的聯系。廣播電視媒體的運行體制是比較完善的,同時國家對于廣播電視的監管會比對新媒體的監管更加嚴格,雖然近幾年監管力度下降,但是因為固定思維使其創新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會形成其他媒體都在不斷發展完善自身,而廣播電視媒體在原地踏步,這使得廣播電視行業發展受到很多的阻礙。
電視新媒體為了可以和網絡視頻進行競爭加入了數字電視這一新的模式,我國近幾年數字電視的用戶數字在不斷增長,市場規模擴大。與傳統的電視相比,數字電視有更高的清晰度、用戶選擇更多,同時還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數字電視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它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數字電視提供給用戶多樣化的選擇,但是這些內容存在質量不佳和不符合用戶需求等問題使得實際上的供需關系呈現出供小于求的情況。總的來說,電視新媒體在發展上還存在著技術支持不足和盈利模式不佳的問題。
網絡視頻是網絡廣播電視媒體中的突出代表,它是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視頻播放服務,最初是在視頻網站提供點播和電視直播等服務,網站上的視頻資源是由供應商提供的,一部分是用戶上傳的。目前的視頻網站是更加綜合性的,網站的運營商會制作自己的節目,同時原創的視頻博主也慢慢形成,用戶可以通過評論或者彈幕的方式來進行交流互動。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第一是視頻的侵權問題,很多視頻都是未經允許投放在網站上的;第二是網絡視頻的原創內容質量不佳,同質化現象出現,其中存在很多低俗的內容;第三是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式老化,以往都是利用廣告收入,現在是通過付費會員的方式,但是并不能夠將成本很好的回收,所以實際的盈利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
上面對于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的現存問題進行思考分析,主要有缺少專業性人才、不合理的資源配置、多元化媒體的沖擊、電視新媒體的發展現狀以及網絡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現狀這幾個方面,接下來將根據這些信息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對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趨勢進行思考討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新媒體雖然新媒體發展勢頭極為迅猛,但這不代表傳統媒體是沒有價值的,將二者融合起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幫助傳統媒體走出新媒體帶來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幫助新媒體消除發展中的絆腳石[2]。廣播電視新媒體充分利用數字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它的生命力,就像車載廣播在我們生活中占據著一定的比重,廣播電視新媒體有著較多的發展空間。像數字電視就是新舊媒體融合創新的產物之一。隨著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創新產物,它們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新媒體是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媒介形態,我們可以稱它為數字化媒體。網絡電視、數字媒體和各種移動端媒體是目前新媒體的主要流行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它們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給予受眾更好的體驗感[3]。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對內容進行升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新的媒體形態。未來新媒體會形成什么樣的形態,目前我們是無法推測的,但是可想而知數字電視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4]。未來的廣播電視新媒體會通過形態的變化為受眾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感受。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本質上都是傳播信息的媒介,它可以為媒體平臺創造經濟效益,一般只有可以獲得經濟效益的媒體才會有平臺去運營[5]。媒體要想更好地發揮出信息的價值必然是需要營銷的,新媒體在創立之初就需要獲得很多用戶的認可,這可以進一步擴大廣告效益。新媒體的營銷價值如何提升是比較難的,需要突破定勢思維來探索出新的模式,將新媒體的互動性充分體現出來。
總的來說,新媒體在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部分,這對于廣播電視而言是挑戰和機遇。我國廣播電視行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利用好平臺,對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行創新,在人才培養、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思考討論,這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電視廣播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