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詩文 胡玥 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監管中心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年發布的第43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 億,網絡視頻的用戶為6.12 億。網絡視聽節目成為了網絡娛樂生態的重要部分,也成為網民信息獲取與文化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
隨著微博、微信用戶快速積累,迅速發展,海量視聽節目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在網上傳播,在培育主流文化、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大量無資質的機構或個人制作傳播新聞節目和不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影視劇、紀錄片利用網絡社交平臺傳播,大量碎片化的自制視聽節目往往也充斥著色情暴力信息、虛假無用信息。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傳播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提出加強對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面向公眾傳播視聽節目的管理。因此,加強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傳播視聽節目的監管,形成依法、常態、專業的監管體系,是規范網絡視聽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中傳播的視聽節目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傳統廣播電視機構播放的節目(時政新聞類節目;文藝、娛樂、科技、財經、體育、教育等專業類節目;電影、電視劇),視頻編輯者將內容拆條、重新編輯并上傳;2.在網絡上獲得播出許可的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3.線上線下均未獲得播出許可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等節目,如:未按要求引進備案的境外影視劇節目;4.其他自制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其中,自制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占比最多,大量自媒體用戶自己拍攝視頻,為了博眼球制作傳播低俗視聽節目、發布虛假信息造謠滋事,此類視頻缺乏嚴格的審核機制,往往產生極大的影響。
微信公眾號以開放的模式向微信用戶推送文章,其傳播視聽節目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將音、視頻素材嵌入文章,推送給用戶,用戶在當前推文中點擊播放器直接查看;二是在文章中添加音、視頻鏈接,推送給用戶,用戶需要點擊鏈接跳轉查看;三是通過發送關鍵詞自動回復視聽節目的下載鏈接供用戶下載查看。
微博以粉絲效應傳播,通過分享轉發傳播,其傳播視聽節目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微博賬號直接上傳視頻文件,其他用戶可直接觀看并分享;二是通過圖片或文字的形式提供視聽節目下載鏈接供用戶下載查看。
據《2018 微信年度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每天有10.1 億用戶登錄微信;而新浪維保數據中心發布最新《2018 微博用戶發展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微博月活躍用戶4.62 億。微信、微博兩大社交平臺,用戶注冊門檻低,積累了龐大的客戶群體,人人都是發聲者、傳播者,海量的視聽數據使得監管部門無法及時、有效發現問題。
目前,傳統網絡視聽節目的監管主要通過關鍵詞篩選、視頻(圖片)樣本庫比對,發現疑似違規節目后由人工進行甄別查處。面對微信公眾號、微博上海量視聽節目,視頻(圖片)樣本庫比對所消耗的時間無法滿足監管的時效性。
盡快確立關于社交平臺傳播視聽節目監管的綱領性法律文件,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明確此類網絡視聽的監管具體內容,理清各有關監管部門的工作職責和邊界,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問題。
針對當前社交平臺傳播網絡視聽節目發展的趨勢,掌握新傳播技術、新制作手段,并了解其算法流程,聯合有關高科技公司,研發新型的搜索引擎,拓展以圖像比對、視頻識別等為核心的先進比對技術,結合語音語義的文字智能識別能力,突破單維比對技術手段,構建以文字、聲音、語義、圖形、短視頻為基礎的多維智能比對體系,提高監管的準確性、有效性,降低人工干預的工作強度,提高智能比對的效率。
增強用戶的自律意識,就是從源頭減少違規視聽節目的傳播。制定網絡視聽節目行業自律規章,以規范全媒體時代自媒體用戶的相關行業行為,真正起到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管職責。當然,社交平臺(騰訊、新浪)自身也需要做到自治、自律,依據現有《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內容,大力發揮《公約》的作用,積極傳播健康有益、利于社會發展的互聯網視聽節目,共同抵制不良互聯網視聽節目,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