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婷 趙曉娜 王心怡 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我國電視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對于電視節目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臺記者作為新聞傳播的親歷者和加工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其認真梳理和分析遇到的問題,尋求恰當的解決措施,從而能夠提高他們的采訪技巧,并順利取得采訪的預期效果。
電視臺獲取到一定的新聞線索以后,往往會委派一些經驗比較少的記者去做前線現場報道,而將資深記者留在演播室做綜合報道,而這些年輕的電視臺記者缺乏足夠的現場報道經驗,他們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儲備資源來應對各種現場突發狀況。與此同時,很多年輕記者往往是憑著滿腔熱血從事現場采訪,他們對受訪者的個人資料、心理狀況缺乏充分的了解,導致在采訪過程中往往會遺漏掉很多重要的采訪信息,而各種生硬的采訪問題也容易引起受訪者的反感,從而阻礙了電視臺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電視臺記者采訪過程中,受限于其播音專業知識、現場掌控能力和心理學專業知識的欠缺,導致其在采訪過程中所采用的采訪方式存在著各種不足:一是提問過于空洞,讓很多受訪者比較反感,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缺乏足夠的觀看興趣。二是記者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差,很多提問不能切合當時的現場環境,導致很多受訪者聽了一頭霧水,也不利于記者掌控采訪現場。三是記者的采訪態度不端正,容易將自己凌駕于受訪者之上,從而拉大了受訪者與記者之間的距離,也阻礙了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記者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質是決定采訪節目質量的關鍵所在,而在實際電視臺記者采訪過程中,很多記者表現出的職業素養參差不齊,甚至有些電視臺記者存在著弄虛作假、收受被采訪者錢物的違法行為,他們違背了電視臺記者的職業操守,導致了現場采訪的真相失實,對記者形象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在做電視臺采訪之前,電視臺記者需要針對采訪對象、采訪現場和采訪環節進行訪前準備,能夠事先演練采訪內容,并認真準備好受訪者的資料信息。首先,電視臺記者需要提前羅列好現場采訪的大概提綱,細致耐心地了解采訪對象的實際情況,需要將現場采訪的信息要點及周邊信息都添加補充到采訪提綱中,避免在現場采訪過程中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出現卡克現象,保證采訪現場的提問流暢性。其次,電視臺記者在采訪前需要事前練稿,針對采訪大綱,結合采訪現場和采訪環節來模擬采訪現場,搭配攝像組、編導組來進行現場演練,力爭將采訪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考慮進去,能夠保證采訪的順利進行。最后,電視臺記者需要準備好受訪者的資料信息,能夠積極搜集第二手資料,并善于分析掌握其心理狀況,這對采訪的成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電視臺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對于其專業知識、提問技巧、現場應變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電視臺記者創新電視采訪的方式,有效掌控現場采訪的節奏。首先,在采訪過程中,電視臺記者需要在第一時間熟悉采訪環境,能夠結合前期的采訪提綱布置采訪氛圍,準確掌握攝像機位置和各機位的拍攝角度,掌握采訪對象的到場時間,能夠對現場各種突發狀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保證各種采訪活動的順利實施。其次,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借助專業知識和心理學內容,能夠基于受訪者的實際采訪狀態來調整采訪內容,保證能夠通過溫柔、耐心的話語來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距離,能夠借助形象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強化采訪話題,隨時根據受訪者的表情變化來調整提問內容,以“迂回”的方式來掌控現場采訪的節奏。
作為電視臺最具代表性的工作崗位,電視臺記者的采訪活動承擔著輿論引導的社會職責,對于其專業素質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是一個電視臺記者能夠完成采訪工作的基礎保障。因此,在對電視臺記者的培訓過程中,一定要將采訪過程中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質納入到培訓教程中,使其能夠達到采訪需要的相關要求。在采訪節目的審核過程中,需要電視臺領導量化電視臺記者的素質標準,引導記者在實際采訪中保證良好的道德品質,為電視臺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干擾,它們很多集中在群眾的不配合和相關人員的阻撓上,對于電視臺記者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其端正工作態度,在采訪前積極聯系相關管理部門,向周圍群眾講解采訪活動的意義,積極爭取相關人員的配合,確保電視臺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牢記現場采訪的要求,熟練運用各種采訪方式來應對不同的受訪者,這些都對記者的專業素養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電視臺記者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在日常采訪工作中正視各種常見問題,最大程度地客觀反映現實狀況,從而真正給觀眾呈現高質量、最真實和最完整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