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俠 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電視節目是匯集多重因素的表現形式,它將藝術、教育、科學、事件、人物等要素融入一起,形成一種動態表達的形式。一般來說,電視節目對選取的內容進行篩選,往往是選擇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系統的描述。相比于其他的形式,集中性與傳播性是電視節目的最大特點,另外就是要求更嚴格,特別是對題材選擇和報道。
對信息的篩選和包裝工作是否完善是電視節目能否得到觀眾喜愛與認同的關鍵,這一工作涉及整個制作環節。在電視節目制作時,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后期處理,也只有通過后期剪輯、制作才能形成完整的、滿意的作品,才能夠在受眾中傳播,才能得到受眾喜愛與認同,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電視節目,都要經過后期處理,后期處理的好壞對節目的整體播出效果起決定性作用。而且,后期剪輯工作內容繁瑣,涉及視頻剪切、素材與特效的處理、聲音與字幕的處理、包裝完善等工作。
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最終呈現的作品質量好與壞,決定權掌握在電視剪輯技術手中,它是電視節目制作的最終環節,也是對電視節目的二次加工,對電視節目的作用不可替代。電視剪輯時,工作人員會將節目的節點、鏡頭、次序進行統一編排,通過使用多種技巧、技術使節目情節和視頻畫面相貼合,以此使所創作的作品有較強的感染力,使得節目更具藝術性。
在電視剪輯過程中,編輯的構思和對于節目的整理會直接影響電視節目的感染力和電視節目的水平,然而電視剪輯技術是否有水準,很大一部分又從編輯對電視節目的構思中體現。由于每一期的電視節目都不盡相同,主要是節目類型的區別、敘述方式的差異、表達內容的不同和包含的主題不一樣,這就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電視剪輯技術,才能將節目主題完美闡釋、才能體現節目思想、才能給受眾震撼的感受。
制作人員在進行剪輯時,對于受眾能否接受節目要充分思考,在節目內容、形式上都需要切合觀眾,只有學會站在觀眾的立場上才能夠獲得觀眾的共鳴,才能使觀眾和節目的距離越來越近,使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得到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電視節目所呈現出來的類型多彩多樣,對后期制作也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制作者綜合運用各項技術,不斷對信息進行加工和重組處理,要使節目信息清晰完整,力求給觀眾一個很好的體驗,滿足觀眾意愿。
一是在編輯時要清楚節目布局,以此確定節目主題風格。由于每一期節目都是由許多獨立的小版塊組成,為了增強節目所表現的主題,突出節目特色,增強效果,就要綜合特寫鏡頭、推鏡頭等剪輯手法,以此區別不同節目所呈現的風格、表現不同的特點。
二是要注意有關鏡頭方面的技巧。電視節目在進行剪輯時,要運用蒙太奇的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鏡頭組接,它要求制作者在剪輯時運用一定規則,對所有的拍攝鏡頭進行排列、組織和編輯。在電視節目中,蒙太奇手法主要是運用組合素材對不同鏡頭、不同場景、以及不同的段落分切進行選擇,使得有順序的、完整的表現節目內容,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集中和引導觀眾的思想和注意力,積極參與電視節目的情景內容中。
為了打造全新的節目氣氛、更好的表現人物心理活動,適當的、靈活的運用蒙太奇的手法能夠使電視節目更好體現效果。另外,在進行組接鏡頭時,自然與生動是基本要求,要自然過渡轉折,使得更加符合現實,更貼近實際。在蒙太奇運用中要遵守以下原則:
1.遵循觀眾思維邏輯確定主題思想。這是蒙太奇技術使用的前提,遵循觀眾的思維,實現內容和技術的融合。一個好的后期剪輯師,都是以觀眾為中心,然后運用自己的技術對節目進行剪輯。
2.組接鏡頭不可“跳軸”。對于觀眾來說,所看到的視角就是鏡頭所呈現出來的視角,倘若出現“跳軸”,就會使得觀眾所看到的物體形成位置上的區別,給觀眾帶來一種混亂的感覺。
3.結合不同場景合理安排時間。場景有遠景、近景、全景、中景之分,主要的區別也就是根據鏡頭所呈現的不同場景來進行區分。一般在電視節目中,遠景時間較長,而特寫鏡頭則是最短。在不同的場景距離之下,所呈現的內容、所包含的信息都有差異。
三是要把握剪輯節拍。電視節奏主要由鏡頭運動、長短鏡頭、錄制時的變化所決定,在剪輯過程中,好的節奏需要體現主人公的心理情緒波動,節奏是否控制得當直接決定電視節目的質量。
1.在前期準備拍攝階段,攝影師要積極溝通編導,掌握編導的寫作意圖和風格,以便于更好掌握攝影機的速度,確定最基本的節奏。
2.后期剪輯過程中,剪輯人員也要針對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刪減,對于精彩的內容進行保留,對于腳本以外的內容進行剔除。
3.后期剪輯人員要掌握攝像師的節奏,據此進行剪輯。同時也要結合情節內容進行微調,呈現不同的剪輯節奏,避免觀眾因欣賞同一種節奏而產生審美疲勞。在后期剪輯時,不同的節奏會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沖擊,讓節目內容更加具有觀賞性,促進電視行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