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晨 陳怡 王振國 王志輝 王宛麟 河南師范大學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不可估量,對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作為接受新媒體技術較多也較頻繁的大學生而言,新媒體技術對他們的影響有利有弊。而提升和培養好大學生的媒體素質和素養,對整個大學生使用媒體技術有著較好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幫助大學生運用正確的語言和行為使用媒體技術,運作媒體技術,加強自己在媒體環境的約束能力,提升自己在媒體環境的掌控能力。
媒體技術的運用和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發揮長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漏洞產生。有時候也會營造一些虛擬的環境,如果辨識能力較差,可能就很容易真真假假分不清,做出錯誤的事情和判斷,擾亂正常的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尤其是大學生,剛剛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在大學相對自然的環境中容易釋放自我,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容易迷失自我,誤入歧途。而且當代大學生的媒體素質和素養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我國現代大眾的整體媒體素質和素養,對整個國民素質和素養的提升和發展也有深刻的影響。因此,簡而言之,提升大學生的媒體素質和素養,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作用,形勢嚴峻,刻不容緩。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傳播,對大學生媒體素養的提升和要求越來越關注。目前,大學生剛剛告別緊張繁忙,學業較重的高中生活。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相對來說,時間充足,氛圍輕松,學業也沒有那么的繁重。大學生可以獨立自主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接觸新媒體技術的機會也越來越頻繁。但是,大學生的普遍年齡在18 歲—22 歲左右,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較重,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較濃,還沒有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這個階段使用媒體技術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嚴格的規范。而影響大學生媒體素養的關進因素有以下幾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活躍在網絡環境的人數只增不減,而且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對于使用互聯網和媒體技術的人群中,大學生在其中的占比較大。如今“低頭組”越來越多,大學生課余時間也比較充足,閑余的時間有的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起來,或者學習或者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也有學生自制力較差,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不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過于依賴和沉迷于網絡中,有的玩游戲,有的追劇,但凡有時間就抱著手機玩不停。現在大學生中還不乏一些學生上課玩、下課玩、吃飯玩、走著玩、躺在床上不睡覺的時候還在玩。這樣的情形想象就很可悲,大好的年華浪費在虛擬網絡中和媒體游戲中。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難以自拔,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升有害無益。
隨著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速度越來越快,媒體傳播的內容也五花八門。大學生雖然年齡也不是太小,但是鑒別能力還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對網絡上魚龍混珠的內容難以評判。而且大學生的年齡也是情竇初開,對愛情懵懵懂懂,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對著屏幕,輸入文字,無法明辨什么是真愛,很容易陷入進去,浪費感情,浪費光陰。還有的就是網絡上存在不少不法分子,迷惑學生,坑騙學生錢財。學生有時候對媒體內容辨別能力較差,難以判斷真偽,校園被詐騙的事情也不少見,造成不好的影響。
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好壞對國家是否強盛有很大的直接關系,也是國家富強發展的主力軍。雖然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現在人們的生活和發展有著不可否認的作用,但是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視。作為國家、學校對大學生媒體素質和素養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大學生本身,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和規范好自己的行為,共同幫助和促進自身媒體素養和素質的全面提升。
國家在規章制度和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條文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管理。對于互聯網的管理,國家政府應該對互聯網相關的條例和條文進行定期的完善,遇到不合理的局面應該及時的扭轉,更好的維護和規范互聯網的環境和進行。對于大學生而言,接觸互聯網、新媒體的機會又比較多。在很大情況下,更需要國家政府的出手管理,畢竟國家政府的管理和規范的力量更大一些。而且作為宣傳方面,國家政府的宣傳力度也更大一些。國家政府可以多一些相關的知識宣傳,比如像是如何做到網絡的文明使用,或者是如何幫助提升和促進媒介素養、素質提升的知識競賽比拼等活動,讓大家邊學習邊了解,為整個社會營造較為濃厚的媒介和媒體氛圍。
除此之外,作為國家政府除了基本的引導和宣傳外,還應該做好監督和調控的作用。現在媒體技術的發展,也不可避免有很多不法分子投機取巧。在網絡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不法分子趁機利用媒介傳播一些低俗的信息,一些欺詐的信息,一些假冒就業的信息。對于大學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對這些信息的辨別能力和意識還不高,很容易上當受騙或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當然,除了大學生可能會受到影響,其他公民也會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干擾。因此,對于國家和政府必須要加大和加強國家的干預和引導,正確的引導和約束媒體的傳播和發展,對大學生媒體素質和素養的提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大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還是處在學校中,所以學校營造的媒體環境和氛圍,對大學生的影響還是比較關鍵的。作為學校,更應該積極引導和傳播良好的媒體環境。學校可以多組織和舉辦相應的社團活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幫助大家從手機娛樂中轉化出來,從“低頭族”“葛優躺”中解救出來。還可以舉辦相應的媒體創新設計大賽,讓大家使用新媒體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之處,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新媒體技術學到更多的知識。大家積極創新,共求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營造較為濃厚的學習氛圍,畢竟大學生在學習和創新過程中的潛力和空間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利用媒體技術將比賽結果進行宣傳和傳播,也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和互相比拼,共同創造和優化媒體環境和氛圍。
針對大學生媒體素養、素質的提升和發展,除了國家積極引導、約束和規范;學校努力創造優化媒體的環境,還需要大學生本身要提高自己辨別網絡信息好壞的能力,自覺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學習成長有個長遠的規劃和目標,杜絕一直沉迷于網絡信息不可自拔,把大好的青春年華都浪費在游樂中。多學習,多看書,有選擇的去關注媒體信息,玩游戲或者追劇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但是要把握住度,可以給自己定時間,到時間了轉移注意力,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更有利于自己的全面發展,媒體素質、素養的全面提升。
總而言之,媒體技術的傳播和發展,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會存在一些不好的問題和影響隨之而來。而且,對于大學生而言,在大學這個階段在使用媒體技術的時候,更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嚴格的規范。針對目前,大學生存在對媒體技術產生過于依賴,難以自拔;對媒體內容鑒別能力較差,難以評判等現象,急需國家、學校和大學生本身自覺約束個人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素養。國家要正確引導媒體的發展,對互聯網相關的條例和條文進行定期的完善,積極舉辦活動宣傳引導,有效監督和調控;學校要創造優化媒體的環境,對維護媒體環境,可以多組織和舉辦相應的社團活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利用媒體技術將比賽結果進行宣傳和傳播;大學生本身要提高自己辨別網絡信息好壞的能力,自覺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共同創造和優化媒體環境和氛圍。創建優良的媒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