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邱銳鴻 李政威
摘 要:本文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為例,采用問卷調查的分析方法;對該校區的打包現狀和市場進行相關分析,就校園打包出現的學生打包等待時間長,就餐集中排隊人群多,短時間無法做到意愿最大化地點餐,商家集中處理打包與現吃訂單效率低的問題卻一直存在。并針對此類問題提出相應平臺解決方案。
關鍵詞:打包平臺;公眾號;打包速度提升
一、打包市場和技術現狀
據中研普華《2017-2022年中國校園外賣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大學生總消費超過5000億元,高校學生已成為消費主體。
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情況得到就南國商學院食堂的打包狀況而言,每家餐飲店平均每天打包是在大于50份小于300份之間,在學生中一周內每位學生至少打包3次,對于奶茶類消費者幾乎都為打包。然而,南國商學院禁止外賣流通,所以一周內訂外賣的學生數每天大概有幾十份。總之,學生對外賣需求較少,但對打包的市場需求較大。
外賣打包著實便利,讓人依賴。但是,就打包服務中的打包等待時間長,就餐集中排隊人數多,短時間無法做到意愿最大化地點餐,商家在主要的打包問題中,打包效率沒有得到解決,市場缺少信息的提前傳遞這一技術功能。
二、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問卷調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針對打包的校園需求的市場調查;二是針對消費者(大學生)的市場提升的方向;三是針對消費者對能提供高效率的平臺打包服務的點評,從打包的原因、情況、注重的方面和傾向這幾個主干問題展開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我們采用線上及線下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校園調查基本情況如下:本次的調查對象為校內在讀的大學生,其中60%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40%是大三和大四的學生,男女的比例約為3:7。
本文以南國商學院為依托,針對校園打包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問卷量為600份,回收率95%,有效數據80%。
三、結果分析
1.校園打包市場需求
打包的主要原因,根據我們的問卷數據顯示分析,74.16%的學生認為打包的原因是因為食堂就餐時間集中。太過擁擠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位置就餐;其中,認為不愿意一個人獨自就餐的占33.71%;認為食堂環境太悶沒有宿舍環境輕松的占74.16%;其他占28.09%。可知學生對打包的需求是較大的。對打包速度要求的市場需求也較多。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2.81%的學生希望能實現“到店即拿”的打包方式;5.62%的學生認為“現點晚拿”的打包方式較好;其中有41.57%的學生青睞于“現點現做”的打包方式。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希望能夠提高打包的速度。
根據統計數據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就餐時不同種類的食品是影響我們選擇打包的因素之一,其中,68.54%的學生主要打包米飯、炒菜等快餐為主;47.19%的學生打包現做的飯餐類;傾向于打包面食的學生占35.96%;打包粥類的學生占22.34%;其中打包甜品和奶茶的學生占44.94%的比例;其他的占11,24%。我們可看出大部分學生打包快餐,但是,對于面食、粥類、甜品和奶茶青睞的同學也不少,這部分餐類都具有現做耗時長的特點。所以,學生對于打包耗時產品仍然有很大的消費需求。
根據數據的分析,學生對于打包的情況并非特別滿意,仍然有許多難以滿足消費需求的地方,從打包速度上的改變也是有效的途徑之一。
總體的情況來看,只有不到3%的學生對于速度的提升需求較低,市場的需求仍然很大。
四、平臺介紹
1.主要模塊
本平臺設置有三大部分,四大板塊,板塊下面有其他分支。三大部分為公眾號主頁面、推文頁面、事例。四大板塊則為推廣板塊、菜單板塊、用戶板塊、廣告板塊。
三大部分公眾號頁面:平臺的首頁和入口。采取推文頁面事例作為菜單頁面,將餐品類型細化成多個推文,每篇推文內容則有餐廳詳細地址、特惠、品牌特色、具體套餐介紹等詳細信息版塊,它的作用是將餐品信息完整準確地展示出來,方便供用戶選擇餐品。用戶板塊,留言箱負責留言反饋;文字欄負責用戶訂餐;美食推文負責用戶互動。廣告板塊,此板塊設置于公眾號主頁面和頁面事例,展示各類篩選過的優質廣告。平臺的收入來源必須多樣化,不能只局限于消費者和餐廳,防止對用戶的過度依賴,這對平臺的以后的良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2.平臺實現的主要功能
第一,“即到即拿”,用戶通過本平臺完成網上訂餐的操作,平臺后臺反饋商家訂餐信息,商家進行餐品制作和打包,用餐時用戶直接到店即拿即走,且免排隊。第二,“推文內容化”,平臺推出優質推文,用戶通過閱讀推文,然后做最優用餐選擇,實現向用戶輸出餐品文化內容。第三,“快消費”,最終形成優質服務。第四,“深度交互”,各大版塊將用戶進行高頻互動,實現聯動性,充分打造用戶專屬空間。第五,“大數據”,通過用戶數據的整理,分析用戶消費市場的導向,對平臺內容的合理填充和更新,實現平臺功能的調整和拓展。
五、商家合作模式
1.現有平臺商家合作模式
根據平臺是否提供送餐服務我們將合作模式分為輕模式和重模式。二者都由平臺做餐飲的信息展示,但輕模式是商家自己配送而重模式是由平臺配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已有哆哆猴入駐,其模式為重模式。
2.打包平臺商家合作模式
根據國內餐飲平臺的飽和現狀,我們針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的校園打包現狀,從商家合作模式上做出創新改變,打造一個適合校內大學生用餐市場的打包平臺。
食堂作為校內大部分學生從課室到宿舍的必經之地,順手拿走打包的餐食是既方便快捷又經濟實惠的選擇。針對用餐時間,排隊時間長,耗時耗力的情況,用戶通過平臺提前訂餐,到用餐時間直接到店憑號取餐,我們的新型商家合作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問題。
3.打包平臺的盈利模式
前期(市場拓展期)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30日兩個月期間,是打包平臺的市場拓展期,為吸引商家入駐打包平臺,前期入駐平臺的商家免除平臺入駐費,僅收取打包盒的打包費用。據實地調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校內外餐飲店的打包費用在0.5元-1元不等。根據每家店的實際情況,每單收取0.5元-1元不等的信息服務費。后期(成熟期)從2018年5月1日起,后繼入駐的商家除了繳納信息服務費并且開始繳納其他費用。(1)平臺入駐費:每家每年收取年費500元。(2)廣告費:首頁推廣。
4.商家合作模式建議
打破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時間和空間壁壘。商家與消費者始終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和空間差,導致用餐的時間成本大大增加了。這跟現代人所追求“速食文化”是相沖突的,需要妥善解決。當然,這個沖突同樣也蘊含著廣大的市場潛力可以去挖掘,所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是一個關鍵。
打造商家和消費者深度交互場景。商家與消費者不應該單純只是消費與被消費的關系,兩者之間是存在許多共鳴點,如餐品的種類、口味、服務等,這都與他們用餐有莫大的關系。我們通過建造一個交互的渠道去聯動雙方,反映各自的信息,形成良好的溝通,從而提高整體的用餐環境。
運用大數據把握市場變化的趨勢,規避一部分風險。用數據分析消費現狀,歸納出消費者的用餐習慣和商家的不足,再制定出因時制宜的決策,很好地將風險降低,避免損失過大,最終逐漸形成一個良性的科學用餐環境。
采用第三方的方式調節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杠桿。只要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存在交互,就一定會有矛盾的產生,而兩者的直接接觸,很容易讓矛盾進一步激化,這時候需要有一個有說服力的第三方去判別對錯,保證公平性,避免更大的沖突產生,破壞用餐秩序。
六、結論
校園打包市場整體呈現出廣闊性和前瞻性。在現有學校用餐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學生們不得不面對用餐時間空間的限制等諸多問題,例如座位有限、人流密集、食學生更愿意打包回宿舍等。我們平臺的打包功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用餐方式向便捷化與自動化靠攏,線上提前打包或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學生采取的用餐方式大多都是“食堂用餐式”、“打包宿舍用餐式”和“外賣平臺用餐式”這三種形式。我們平臺“線上點餐”到店里“即到即拿”的模式解決了食堂用餐則位置有限,環境悶熱的問題;打包用餐則解決了人流擁擠,等待時間漫長的問題;外賣用餐則解決了送餐速度、食物質量和服務態度的問題。
消費者對餐品追求呈多樣化、高質化和個性化,不再單純只滿足溫飽問題。但是食堂用餐環境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了學生對餐品的選擇,很難滿足學生的對餐品的要求。我們平臺從商家和學生兩方面創造共同的信息交流平臺,并且將信息控制在用餐高峰期之前,保證足夠的時間給商家,即提高效率又保證了個人用餐需求。
參考文獻:
[1]林曉婷.外賣O2O在高校中的模式優化研究[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0):98-99[2018-10-26].
[2]甘甜.微信搭平臺 外賣送上門——“急客便利”項目服務大學生[J].江西教育,2018(Z2):57.
[3]吳為玲.大學生對外賣O2O的滿意度分析[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8,6(04):60-66.
[4]楊彤蕾,李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群體外賣訂餐現狀及問題研究——以西安某高校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25):33-35.
[5]吳霞,薛菁,梁子婧.高校外賣物流調研——以徐州工程學院城南校區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09):98-100.
[6]武文博.餐飲外賣第三方APP信息構建及用戶體驗調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7.
[7]蔣與峰.餐飲業外賣平臺商家端生態型合作模式及路徑研究[D].沈陽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