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炳富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確立,企業內部控制越來越重要,合規風險管控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有力保障,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同時,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成為其應對市場風險、迎接未知挑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工作。本文在闡述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內涵的基礎上,對當前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風險的內容進行總結,分析了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現狀,并提出有關對策,從而能夠為提升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能力提供借鑒,促進國有企業平穩運營。
[關鍵詞]合規風險;風險管控;國有企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18
[中圖分類號]F83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4-00-02
0 ? ? 引 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制度也不斷與時俱進,21世紀以來,我國企業逐步建立了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顯著特點的現代企業制度,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應對外來風險的法寶。同時,作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支撐,合規風險管控能夠保障企業生產平穩運行、合理控制面臨的潛在合規風險,特別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目前,國有企業的改革處于關鍵時期,同時也處于風險與機遇并存的發展背景下,因此,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工作成為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現狀,并提出了有關對策,旨在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順利開展合規風險管控工作。
1 ? ? 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內涵
合規即合乎規矩,從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角度出發,主要包含3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遵守法律法規,即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時企業要自覺接受法律的監管;第二,遵守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即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要符合公司制度,特別是為降低合規風險而制定的相關制度,以及市場環境下形成的商業行為準則;第三,遵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即企業活動應在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的范圍內展開并接受社會監督。作為國家調節宏觀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企業,國有企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因此相關部門要重視其經營管理活動的合規性。
合規風險即指企業未能在相關法律、內部規章制度以及社會規范的范圍內從事經營管理活動而受到行政處罰、財務損失以及名譽損失的風險。由于國有企業的特殊性,做好合規風險管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助于國有企業降低潛在的經營風險、改善經營環境、保持市場競爭力;其次,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能力,國有企業面對內部和外部的合規風險,必然促進內部管理制度、流程體系等方面不斷優化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
一般而言,企業做好合規風險管控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步。首先,識別和確認合規要求。合規要求主要包含法律法規、企業內部制度以及社會道德規范等內容,且具有強制性,如果違反合規要求,企業將面臨不同形式、程度的損失,如財務、名譽等。其次,合規風險分析。合規要求確定后,企業應將合規要求與自身經營管理活動結合,找出可能存在的合規風險,并進行重要性分類。再次,制定并實施合規風險管控措施,根據合規風險分析的內容,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現狀,制定一系列合規風險管控措施并積極落實。最后,不斷優化改進合規風險管控措施,根據現有措施的實施情況及時反饋,并不斷優化調整,從而形成合規風險管控的閉環。
2 ? ? 國有企業加強合規風險管控的措施
2.1 ? 加強合規風險教育,增強合規風險管控意識
國有企業應重視員工合規教育,上至企業管理層,下至基層員工都要掌握必要的合規風險管控知識,同時通過加強日常培訓、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等方式保障落實。此外,國有企業要著重對不同部門的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等人員進行合規風險管控教育,增強員工“以制度管人、按標準做事”的意識,從而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能力。
2.2 ? 完善內部管理流程,明確合規風險管控責任
在內部管理流程優化方面,國有企業應結合合規風險管控和自身發展需要,不斷優化組織結構與業務流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風險管控工作;在合規風險管控責任方面,通過制定內部管理文件,如經辦責任管理辦法、定期修改、新增崗位規程內容等,將合規風險管控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員工,從而增強員工工作的責任心與責任意識。
2.3 ? 優化資源配置,打造專業化合規的風險管控隊伍
國有企業有很多合規風險管控人員培養方式。首先,積極整合企業內外部有利資源,加強員工相關合規風險管控培訓力度,加大財力和物力投入。其次,建立相關體制機制,不斷提升員工合規風險管控能力。最后,選拔優秀的合規風險管控員工,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規風險管控隊伍,幫助管理層共同識別、管控潛在的合規風險。
2.4 ? 完善企業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與監督機制
國有企業應定期安排專項小組對合規風險管控進行內部檢查,并將結果反饋至管理層和人力資源部門,根據檢查結果對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考核評價。此外,國有企業應接受內外部監督,除了國有企業內部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監督考評外,還應引入第三方監督,以不斷提高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專業性和全面性,以調動合規風險管控的積極性。
3 ? ? 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現狀
3.1 ? 合規風險管控架構不健全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逐漸加快,國有企業不僅面對國內同行競爭,還要與全球同行進行激烈角逐,在此背景下加強國有企業審計監察以及提升防范法律風險能力變得愈加重要,但是目前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的內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如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等。同時,由于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國有企業依然存在崗位職責不清、員工合規風險管控能力不強等問題。
3.2 ? 合規風險管控部門權責認識不到位
首先,國有企業部分管理人員對合規風險管控認識不到位,導致業務發展成為合規風險管控工作的阻礙。其次,合規風險管控部門制定的各項制度、措施等常常流于形式,難以有效落實。最后,合規風險管控部門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得不到相關部門的配合。
3.3 ? 合規風險管控人員任職資格不明確
目前,雖然國有企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大力推進合規風險管控人員隊伍建設,但是合規風險管控員工能力參差不齊、推諉責任等現象依舊存在,導致隊伍建設工作進度緩慢、建設水平不高。此外,在合規風險管控員工能力評價方面,國有企業缺乏科學的評判標準,關于是否具備任職資格以及能力企業沒有給出統一的要求。
3.4 ? 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與問責制度不完善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沒有足夠重視合規風險管控工作,在評價過程中經常敷衍了事,導致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有失公允。但是,即使有較為合理的評價結果,現有的國有企業問責機制的約束力不強,加上不同部門間職能可能重疊,導致國有企業的問責制度不能對員工違規行為起作用。
4 ? ? 國有企業加強合規管控的對策
4.1 ? 健全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框架
根據國資委對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的要求,并結合國有企業發展現狀,我國相關法律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對國有企業財務活動、日常經營管理以及遵守相關規章制度等審計監察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規定。同時,國有企業要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完善合規風險預警機制,并明確和細化合規風險管控部門、員工崗位的職責,從而不斷完善合規風險管控框架。
4.2 ? 科學設置合規風險管控部門
根據企業現有的組織架構及法律形式,國有企業應科學設置合規風險管控部門,為其權責行使提供有效保障。同時,國有企業在管理人員履職中應加入合規風險管控內容,要求其增強合規風險管控意識,協調有關部門正確認識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合規風險,并聯合風險管控部門制定防范措施,促使合規風險管控部門依法、依制度合理行使職權。
4.3 ? 建立合規風險管控從業人員資格認證體系
相關部門應積極組織業內專業人士成立合規風險管控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分別從合規風險管控知識、能力、從業經驗等方面構建認證體系,為合格人員發放資格認證證書,并從中選拔優秀員工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規風險管控隊伍。此外,我國應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制度,通過引入法律顧問,在做好國有企業合規風險識別、管控的同時,幫助國有企業開展員工合規風險管控資格認證工作。
4.4 ? 完善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與問責制度
國有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嚴格依照評價結果考核相關人員,同時注意合規風險管控評價體系應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此外,對于不積極履行崗位職責、合規風險管控失職的員工,國有企業應根據結果進行嚴厲問責,杜絕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5 ? ? 結 語
從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的現狀來看,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缺乏完善的合規風險管控體系、合規風險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因此,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探討國有企業合規風險管控非常有必要。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志樂.強化合規經營意識促進企業持續發展[J].新產經,2018(9).
[2]謝惠敏.國有企業建立合規管理路徑中應抓好四個關鍵點[J].全國流通經濟,2018(17).
[3]姚亞瓊.國有企業合規管理機制的構建[J].法制與經濟,2017(11).
[4]宋寶平.國有企業合規管理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