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榮穗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阿拉伯國家。摩洛哥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贏得“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還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
摩洛哥音樂
摩洛哥的音樂舞蹈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安達盧西亞音樂,另一種是鄉村民間音樂。安達盧西亞音樂是摩爾人從西班牙南部帶回摩洛哥的音樂,它是摩洛哥各地音樂節、群眾集會和婚禮等慶典場合演奏的主要音樂,很受老百姓喜愛。
樂器
摩洛哥的音樂形式是將器樂伴奏和阿拉伯詩歌與古典格律結合起來,曲調舒緩、悠揚,適于敘事和抒情。樂器主要由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組成,如小提琴、中提琴、烏德琴、列巴布琴、列貝克琴、奇特拉琴等。
烏德琴
烏德琴,是北非、西亞和中亞等地區使用的一種傳統撥弦樂器,有“中東樂器之王”之稱。在北非國家如埃及、蘇丹、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樂器之一。
烏德琴和其他彈撥樂器不一樣,就是琴頸上沒有琴格,這使得彈奏者能更好地表現滑音及顫音技巧。烏德琴的撥子長度比食指稍微長一點。傳統上,制造烏德琴撥子的材料為老鷹的羽毛或烏龜的殼,現在塑料撥子較普遍。烏德琴手非常照顧撥子,會以沙紙磨去尖銳的邊緣,盡量讓撥子能夠撥出最好的音色。
拉巴卜
拉巴卜屬擦奏弦鳴樂器,常用于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的傳統音樂中,主要流行于西亞、北非等阿拉伯國家及一些東南亞國家。拉巴卜一詞有時也用來指稱伊朗、中亞、南亞地區的一種短頸琉特類彈撥弦鳴樂器。
拉巴卜的種類、形制較多,最主要的有4種。在摩洛哥流行的是一種短頸的船形二弦琴,它的特點是在琴體上部貼一層飾以鏤花音孔的薄銅片,按五度定音,用一把金屬弓演奏。
舞蹈
摩洛哥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他們都有非常豐富的傳統音樂遺產。受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各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摩洛哥民間舞蹈的特色。摩洛哥民間舞蹈的主要特點是音樂詩歌和舞蹈渾然一體。
哈依斗斯
有一種歌舞形式在摩洛哥東北部叫“哈依斗斯”,在西南部叫做“阿侯阿赤”,是人們在節日集會上最喜愛跳的舞蹈。舞蹈者相互挽著胳膊成圓圈隊形,或者并排而立,邊歌邊舞,往往通宵達旦,甚至持續幾天幾夜。舞蹈時,先由一人領唱,由另一人相和。舞蹈者手拿小盆鼓,邊敲邊舞,以腳下動作自然帶動臀部和身軀的擺動為主,節奏、曲調和舞步都比較簡單,帶有很強的即興性和娛樂性。
阿烏阿希舞
這是源于深山區柏柏爾人的群眾性集體舞。舞時一隊鼓手在篝火旁圍坐,敲著拜迪爾皮鼓,并由一人領唱,其他人則以合唱為之伴和。衣著漂亮的女子,挽臂成圈起舞。開始時,動作比較緩慢,隨鼓聲漸急,動作漸漸歡快,情緒激烈,同時伴以人聲助興。
塔哈瓦希舞是中部馬拉喀什省阿米茲米地區阿依梯克斯部落的男性舞蹈,是表現獵人生活的舞蹈。舞時每人敲一小盆鼓,動作以一肩的上下抖動和向前躬腰、踢腿為主要特點,由笛和手鼓組成的樂隊作為舞蹈伴奏和先導。
顧那什舞是摩洛哥南部互扎扎省柏柏爾人的傳統舞蹈,舞蹈時男女各成一排,女子雙臂相挽,男子敲手鼓,相互對唱對舞,舞蹈動作簡單純樸,感情含蓄。流行于馬拉喀什地區的格納烏希舞,是由原始的部族舞蹈發展而來的一種帶有戲劇性的技藝舞蹈,動作技巧高超,服飾點綴精美,具有特殊的風格和光彩。樂隊的全部樂器是大鼓和鐵鑄響板,動作以跳躍旋轉為主。
每年4月在馬拉喀什舉行的藝術節,是摩洛哥各地民間歌舞的大會演。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摩洛哥民間舞蹈的全貌,它生動表現了摩洛哥各地區、各部族舞蹈的不同特色。一般來說,中部地區多以兩隊人相互對唱對舞的集體舞為主,動作簡單,隊形和舞步的變化也不大,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南部的舞蹈步法復雜多變,技巧性較高;西南靠近沙漠地區的舞蹈,則充滿沙漠騎手矯健奔放的氣魄。
從音樂節到民俗欣賞,想去探索摩洛哥居民的豐富歷史,就一定要了解摩洛哥的這些節日。格納瓦世界音樂節、非斯世界圣樂節和拉巴特馬瓦茲納國際音樂節是摩洛哥舉辦的三大國際音樂盛事。
從摩洛哥的蘇菲唱詩班開始,這個節日持續了近30年。這場為期9天的露天音樂會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舞者和神秘主義者的表演。在節日里,你還可以品嘗當地地道的薄荷茶,盡情享用美味的摩洛哥美食。畢竟,春天是訪問摩洛哥的最佳時間。
拉巴特是北非重要的音樂節,將摩洛哥的政治和行政首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露天舞臺。音樂節展示了各種不同的音樂流派,將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與當地知名和新興的藝術家融合在一起。
與另外兩個音樂節有所不同的是,格納瓦世界音樂節更突出非洲特色。據稱,格納瓦人的祖先大多是西非撒哈拉地區南部人,格納瓦音樂則是一種源自古代非洲南部黑人奴隸的音樂表演形式,其最主要的樂器是呈啞鈴片狀的雙頭鐃片,它為整個表演提供持續穩定的明快節奏。
摩洛哥有三寶,阿甘、椰棗和仙人掌。
阿甘是一種植物,它的果實看起來像橄欖,但比橄欖小。阿甘樹又有摩洛哥鐵樹之稱,又稱堅果樹,摩洛哥人世世代代都在使用阿甘樹的果實,即阿甘油。近些年來研究發現它的許多獨特的化學成份,使其成為一種對付各種皮膚和頭發問題的美容珍寶。從此阿甘油一直吸引著外界不斷地關注,歐美國家每年都從摩洛哥進口大量的阿甘油,它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公認為“液體黃金”并成為一種可靠的純天然護膚品。
在摩洛哥,椰棗樹和仙人掌比阿甘樹更常見,更平民?;▓@里、街道旁、院子里,到處可見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椰棗樹及仙人掌。
摩洛哥人對數字“13”反感,他們認為“13”是個消極的數字。摩洛哥人禁食豬肉,也忌諱使用豬制品。他們一般也不愛吃紅燴和帶汁的菜肴。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