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然

伍彩妹
伍彩妹祖籍廣東臺山,高中畢業后就讀普林斯頓大學,后又進入紐約亨特大學的社會學院攻讀社區組織和權益倡導專業,并取得社會工作碩士學位。
大學學習期間,伍彩妹每次參加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都將重點放在關注華裔群體,重視亞裔女性生活現狀之上。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電氣工程師羅杰來到中國沈陽,與張婭做主管的那家汽車企業洽談商務。當時張婭剛離婚不久,兩人在業務交往中彼此有了好印象。
之后,兩人電話不斷,郵件也不斷。半年后滿懷對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張婭嫁給了53歲的羅杰。
孰料僅僅半年之后,羅杰就將家庭暴力的拳頭揮向了妻子。
一天羅杰深夜才回來,正在熟睡中的張婭聽到敲門聲,急忙起身開門,迎面一股酒氣撲來,沒等張婭看清丈夫的臉,拳頭已揮了過來。爾后羅杰撲倒在臥室的床上,很快響起了如雷的鼾聲……
一個月后,暴力再次不期而至。
那日晚餐時,羅杰的情緒還挺穩定。突然他的手機響了,是老板打來的。原來白天羅杰工作出了差錯,老板對他進行了責備。
放下電話后羅杰滿臉頹然,飯也不吃轉身就往樓上走。張婭跟上去,從后面抱住丈夫,試圖給他安慰,誰知羅杰一把推開她:“走開,你這個帶來霉氣的蠢女人!”
羅杰力氣大得驚人,體重不足50公斤的張婭被他甩出老遠——就像一條被他拋棄的破舊麻袋,被甩到樓梯邊上。張婭順著樓梯滾了下去。只聽到頭顱撞擊著樓梯板,一路咚咚地悶響……
然而當伍彩妹建議張婭去尋找法律援助時,張婭的回答卻讓她感到十分震驚:“愛和中國女人的溫順讓我凡事都聽從于丈夫,我怎忍心去報警毀了他?而且在美國我人生地不熟無依又無靠如何去尋找幫助呢?”
對于張婭的經歷,伍彩妹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通過張婭的遭遇,伍彩妹則認識到了:種族歧視固然可恨,家庭暴力卻更為可惡!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一被謀殺的女性是死于她們的丈夫或是男友手里。每四個美國女性就有一人遭受過來自伴侶的暴力,而且每年約有600萬名婦女遭受到丈夫的虐待,有2000至4000人被致死,其中亞裔女性占大多數。但得到應有幫助的人數卻極少。這是因為在亞裔許多社區都沒有成立專門面向華裔等少數族裔和移民家庭的家暴服務機構,致使很多遭受家暴的華裔女性和兒童都無法得到應有的幫助。
“女性朋友不應甘心做沉默的羔羊,面對家暴要勇敢說出‘不字!”伍彩妹喊出了這樣一個響亮的口號。于是在大學畢業后不久的1982年,她立足紐約創建了美國東岸第一家針對女性移民,尤其是為亞裔女性提供服務和幫助的“紐約亞裔婦女中心”。
居住在紐約皇后區40歲的丁嵐,帶著15歲的孩子再婚嫁到美國。其丈夫經常對她實施家暴,伍彩妹帶著志愿者上門援助。沒想到丁嵐竟完全否認遭受過家暴的事實,只是說有時兩人在小打小鬧罷了。不久丁嵐又再次遭到打罵,伍彩妹聞訊趕來,她卻躲開避而不見。終于有一天,丁嵐被丈夫打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求助于婦女中心,她才向伍彩妹倒出了心中的一肚子苦水。
原來到美國后,丁嵐和兒子馬上向移民局遞交了綠卡申請,但遲遲沒有批下來。若無綠卡,兒子以后讀大學的費用會昂貴很多,這是丁嵐無法承受的。所以丈夫每次對她實施家暴,總拿此事相威脅:“你膽敢將事情說出來,綠卡也就沒了……”正因如此,盡管每天看到丈夫那高高大大的身影在眼前晃來晃去,就如同身邊守著一頭雄健的獅子,不知什么時候發怒,撲過來撕碎你,讓自己害怕不已,但丁嵐都咬緊牙關強忍下來了。
征得丁嵐同意,伍彩妹將她安排住進婦女中心的家暴庇護所,同時派出輔導員教丁嵐英文課程,做心理疏導,并給予工作建議。

伍彩妹從時任總統布什手中接過“志愿者行動獎章”

伍彩妹(前排左2)與紐約市服務局工作團隊
丁嵐有了離婚的想法,可又有些顧慮:“離婚后是否會影響到我們母子轉換居留身份?”伍彩妹告訴她:“美國法律規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自行申請綠卡?!辈投孤撓盗寺蓭煟诼蓭煹膸兔ο拢购蛢鹤咏K于拿到了美國綠卡,生活的噩夢和陰影終于消除了,這對母子信心十足地開始了新的人生……
在工作中,伍彩妹深深體會到:反家庭暴力是一個跨專業的領域,因為面對受害婦女,她反映的不僅是法律問題,還有心理學等方面的深層問題。為此伍彩妹設立了家庭暴力辯護診所,除了有法學院的一些自愿參與的老師和學生,還有心理學專家、社會工作者介入。這些人一般都是志愿者。對待受虐婦女,工作人員一方面積極傾聽并通過情感交流進行支持,另一方面傳授反家暴技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代理法庭辯護。
同時婦女中心還開通多條24小時求助熱線,有六十多名社工提供包括普通話、廣東話等中文在內至少16種語言服務,鼓勵遭受家暴、人口販賣、性暴力和虐待的女性受害者挺身而出,正視和解決家庭暴力問題,走出陰霾。熱線開通后,每月接受的求助電話及給予幫助的人數均超過3000人次,成為保護廣大婦女合法權益,增強女性以法維權意識的堅強后盾。
紐約亞裔婦女中心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其卓越的成績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極大關注,并給予好評。1991年,伍彩妹代表紐約亞裔婦女中心,獲得了由時任總統布什頒發的“志愿者行動獎章”,布什總統在聽取伍彩妹工作匯報時,連說了三個“好”字。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婦女中心總計為近50萬名亞裔女性提供了反家暴法律服務與援助。
伍彩妹還積極為美國《防范針對婦女暴力法案》獻言獻策,利用身兼美國平等與包容慈善委員會、亞裔美國人影響力基金、亞裔婦女奉獻會、亞太裔美國人慈善會、紐約婦女基金會等團體機構常務理事的身份,廣泛發動社會各階層力量,促使國會早日審議該法案。2000年,美國國會終于通過《防范針對婦女暴力法案》,使得地方社區獲得數百萬美元資金用于執法、起訴和幫助受害者。
2018年8月,伍彩妹獲得市長白思豪任命,成為新任的紐約市服務局首席服務官。擔任首席服務官不到一個月,伍彩妹就將許多政府資源和社會服務帶進曼哈頓華埠、皇后區法拉盛、布碌侖八大道等華裔社區和其他少數族裔社區。例如在語言問題方面,她與紐約市多個部門合作,為華裔民眾提供中文語言服務,以此搭建華裔社區與市府部門的橋梁。在反家暴方面,她學習與借鑒中國有效的“五位一體”,即建立法院、公安、婦聯、司法、社居委為平臺的反家暴網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紐約市反家庭暴力工作網絡。通過宣傳,讓“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等法律觀念在市民心中落地生根。同時她還推出婦女兒童自救新指導計劃,從而筑起一道道更好的反家暴“防護墻”。
無論是之前從事救助家暴受害女性和兒童工作,還是新加入市府部門成為新任首席服務官,伍彩妹都一直覺得群眾工作是永無止境的,必須干在實處謀新篇。這也是她終生奮斗的目標。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