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忠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給排水工程的建設能夠為城市交通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而給排水管道則是輸送和分配工業給水和生活飲用水、排放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的管道系統工程,是給排水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加強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問題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道路建設對于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建設則是提高道路質量,美化城市環境的關鍵環節。現階段,很多城市道路建設都是以瀝青材料為主的,如果不能合理的設計給排水管道系統,則會導致雨水和污水的長時間堆積,進而影響道路結構的整體性能,尤其是在溫度較低的城市施工時,很容易因為雨水下滲導致路面開裂、破損等問題,這樣不僅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也為城市良好形象的建立帶來阻礙。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很容易因為放置存管的不規范引發問題,如管道軸線與實際規定范圍存在偏差、管道埋設深度不足,或者埋設在凍土層引發漏水,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得不到有效發揮,繼而引起連接口破裂、接觸不嚴,填料不達標等情況。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完工后,工作人員并未按照標準要求對管道進行消毒,或消毒液的用量不足,都會導致管道中存在較多雜質,影響水質,嚴重時還會使管道堵塞,降低系統運轉效率。
造成水壓不準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水壓測試前并未進行充足浸泡,導致水壓實驗中出現溝槽回填,影響實驗準確性;二是在實驗中將閘閥或者壓力機作為堵板,導致測量結果存在偏差,水壓出現問題。
鋼管在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的用量較大,且自身的抗腐蝕能力較低,如果不對其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很容易在存放和使用中受到外界破壞發生腐蝕問題,進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滲漏是給排水管道施工中最常出現的問題,也是影響最大的問題之一。造成管道滲漏的原因有沉降、管材質量及施工質量不合格、閉水段端頭密封性能較差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管道使用壽命大大縮減,降低了給排水系統的安全運行效率,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較大損失。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中,檢查井的基層和墊層部位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引起管道變形、下沉,降低管道之間的連接性和嚴密性,最終影響系統運行效果。而造成其質量問題的原因為施工操作并未按照圖紙和方案設計內容開展,隨意性較大;檢查井施工質量檢查力度不足,問題的解決效率較差。
在回填土施工環節,如果夯實力度較低會使得回填密度較大,就會降低水量的調控比例,最后發生坍塌。而坍塌問題的產生對于整個給排水工程有著嚴重影響,必須加大對其重視力度。
施工圖紙是保證給排水管道工程有序開展的基礎,只有加強圖紙設計的嚴密性,才能更好的提升管道施工質量,確保給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在圖紙設計中,除了要對現場及周邊環境實行詳細勘察外,還應結合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升圖紙設計的準確性、細致性,進而幫助工作人員更好的進行施工方案的規劃和選擇。
1)掌握施工圖紙內容。在給排水管道施工前,工作人員需對圖紙內容予以詳細的了解和掌握,明確施工中的重點事項及其使用技術,同時還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讓施工人員均能掌握施工技術要點,且按照設計要求開展施工作業,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
2)現場復核。在施工前,要對現場情況進行詳細勘察和審核,確?,F場施工情況與圖紙設計之間的一致性,確保工程如期完成?,F場復核的主要內容有:現場地形、地下水情況的考察,鋪設路線、位置的確定,鋪設中存在的障礙物種類和位置審核等。
3)管材質量控制。在管道施工中,管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管道施工的安全與否。一旦混入不合格產品,即使在施工過程中并未存在任何問題,也會在后期使用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破裂、滲漏等問題,進而影響給排水管道的運行效率,造成大量的成本消耗。所以在選購過程中,必須對供應商、管材的質量和性能予以嚴格審查,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要求,并對特殊管材實行抽查檢測,保證其質量合格。另外,在管材使用前,還應對接口位置展開合理的清潔工作,防止雜質混入影響銜接效果。
在管道施工中,管槽開挖是其較為重要的環節,這對于管道的放置穩定性有著突出作用。在管槽開挖作業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有:
1)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環節需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保證放線的嚴密性,防止與其他管道線纜存在矛盾和沖突。
2)溝槽。
溝槽開挖要根據當地的地質情況合理選擇開挖方式,防止坍塌問題的出現,如圖1所示。
3)槽底。
排水管道不可直接放置在土層表面上,同時為了保證水源的自行流動,應對管道的傾斜度予以控制。在利用大型器械挖槽的時候,注意留有20 cm土在槽底高程之上,用于之后人工進行挖除。
1)墊層。在土方開挖到規定高度并檢查合格后,需在其上面鋪設100 mm左右的碎石,并利用溜槽將碎石底部的溝槽填充,采用人工的方式實施填平處理。鋪好之后將模板撐起,準備實施窨井底板混凝土作業。
2)鋼筋綁扎。鋼筋在經過加工后,利用拖車將其運送到制定的安裝區域內,利用人工作業開展綁扎工作。在綁扎過程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得小于35 mm,其他部位不得小于30 mm。綁扎工作完成之后,綁扎好的鋼筋不允許受到重壓。
3)支模。管道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大多以定型組合鋼材為主,在安裝中切記不可進行拼接安裝,以免影響模板質量和整體受力效果。
4)澆筑。給排水管道施工的澆筑作業分為兩個階段,其一是混凝土管底部澆筑,澆筑完成后要對其表層進行刮擦,待混凝土管安裝完成之后再開始第二次澆筑,澆筑前需清理干凈模板的積水和異物。
雨水井通常建立在地勢低洼處,以強化路面積水的排出效果。最常使用的構件模式有八六式雨水井和雙篦雨水井,見圖2。其中八六式雨水井的施工作業較為簡單,但是對于淤泥的處理效果較差;雙篦雨水井則相反,雖然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但是安裝作業較為繁瑣。施工時必須加強測量放線的精準,從而保證接下來施工的順利展開。測量人員應精準定位邊石線和雨水井樁號,隨后用灰色線標記出,且給予醒目的標識。在開挖作業中,需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控制,在保證槽底平整度和堅硬程度的基礎上,降低其高度,以強化排水效果。
此外,在管溝回填作業時,需要將里面存在的積水清理干凈,并對回填材料予以控制,減少雜質混入。再者,注意距離管頂500 mm左右的土方內不可存在直徑大于100 mm的石塊。其中特別要注意不能用耕植土來實行管溝的回填。在回填的過程中,需分層打夯,每層厚度不可超過300 mm,且保證夯密度在90%以上。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對于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質量,確保居民出行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施工中,相關管理者需結合具體要求和標準規范,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并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加強細節的處理,以促進市政給排水系統的高效運行,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