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玉 峰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最近幾年中,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變得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在高等級公路中也出現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故,出現越來越多的交通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隱患是最多的,因此當前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和發展的一大重點就是要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技術進行不斷完善。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設置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相應有效的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車輛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行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證我國高等級公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設置技術進行設計過程中,應全面深入分析多個不同的因素,包括交通環境、車輛行駛特性、道路線形條件、駕駛人特點等,以將其作為方案設計的研究基礎,與此同時,還應對行車安全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以保證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車輛行駛的安全性,能夠最大程度將資源、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對交通事故發生率進行有效降低。
將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的道路特點和交通特點作為主要依據,在對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時,以選取長下坡起始上游作為設計起點,同時還應深入研究長下坡起始位置,并以此為基礎,分別深入分析長下坡路段的終止位置和中間路段位置。
在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起始上游路段的安全設施設置技術進行設計時,應將駕駛人的心理特性作為主要依據。當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上游路段進行行駛時,因為不夠了解和熟悉本路段的交通路況,很多駕駛人常常會出現恐懼感或者緊張心理。所以在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起始上游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時,應將駕駛人作為設計的基礎和根本,對駕駛人的心理情況進行充分考慮,以有效降低駕駛人在高等級公路上游路段行駛過程中的恐懼感和緊張感,幫助駕駛人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與此同時還應能夠對駕駛人起到有效的預警作用,有效提高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的警惕感。具體技術措施為:
1)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上游路段100 m,300 m,500 m處分別設置預告標志。
2)為提醒駕駛人能夠對行駛速度進行適當降低,提高駕駛人的行駛安全性,宜設置限速交通標志。
3)為使駕駛人能夠在服務區對前面高速交通運行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宜在服務區中布設交通信息牌。
1)為提醒駕駛人進行提前降速,實現限速,應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起始位置布設“重車Ⅲ擋形式”標志或者限速標志。
2)為提醒駕駛人前面高速路況,應布設交通警示標志。
3)布設分道形式標志。
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常常會發生交通事故,其中,超速和速度失控是主要原因,所以為避免因車輛自動溫度過高而產生制動失效現象,應在高等級公路中間位置對車輛行駛速度進行有效控制。在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中間位置安全設施設置方案進行設計時,應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中間位置的交通事故資料、具體路況等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具體技術措施為:
1)對高等級公路長下坡中間位置路段的交通狀況、相關資料進行深入了解,進行實地考察,以對限速路段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減速帶標線進行合理布設。
2)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中間位置對多種不同交通標志進行繼續設置,包括車距確認標志、車型分道標志、限速標志等。
3)對車輛強制減速設施進行布設,通過對長下坡路段的具體交通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以對減速設施進行合理和科學設計。
4)對相應的預告標志和緊急避險車道進行合理布設。
5)在曲線彎道路段和長下坡懸崖路段布設護欄。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資料,長下坡路段終止位置是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中交通事故發生率比較多的位置。在車輛到達長下坡路段終止位置時,因車輛已經歷經較多、較長時間的制動操作,所以車輛在到達下坡終止位置時極易出現車輛制動性能下降現象,大大提高交通事故發生率。所以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終止位置應設置緊急防護措施,具體內容為:
1)在長下坡路段終止位置處布設下坡終止交通標志。
2)為保證駕駛人行車的安全性,應在長下坡終止位置處進行視線誘導或者布設護欄。
某雙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是本次試驗的主要數據來源,其中,本高速公路總長約60 km,設計時速為70 km/h,本高速公路右線為高海拔、橋隧、長下坡、連續彎道的典型路段,最低縱坡約為5.3%,最低海拔約為550 m,最高海拔約為1 520 m。本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是比較高的。其中,當前本高速公路安全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對策,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安全設施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通過進行試驗后,不難發現,本高速公路路段長下坡路段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高速公路的正常運行,必須要采取有效對策,以解決交通安全隱患。其中,具體措施對策為:
1)對彩色薄層鋪裝帶進行布設。
通過試驗后發現,在彩色薄層鋪裝帶偏薄或者尚未設置的路段處,發生較多的交通事故。在2018年,本路段共發生8起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設置的彩色薄層鋪裝帶厚度偏薄。所以在本路段布設相應較厚的薄層鋪裝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夠對駕駛人起到有效提醒作用,促使駕駛人能夠做好充足的安全駕駛準備,以對交通事故發生率進行有效降低。
2)對港灣式應急停車帶進行布設。
通過試驗分析后,不難發現,本高速公路路段設置的應急車道,寬度約為2.3 m,甚至部分路段應急車道寬度小于2 m,并未達到我國相關規定標準,存在著非常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如果應急車道寬度不滿足國家技術規定標準及要求,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發生。在2018年,本路段因應急車道所引發的交通事故約4起。所以為對本路段應急車道寬度不足進行有效彌補和改善,應對港灣式應急停車帶進行有效布設。
3)對冷水服務區進行擴建。
通過試驗分析后,不難發現,當前本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流是比較大的,日均車流量高達6 100輛,不過交通流量呈下降趨勢,通過分析后發現,服務區面積偏小、容納車輛偏少、服務單一化是重要原因。特別是服務區的冷卻池和加水點,根本不滿足車輛的實際需求。所以對冷水服務區進行擴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正處于不斷發展階段,不過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也不斷暴露出多種問題,特別是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針對高速公路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設置技術的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同時還具比較顯著的交叉性、社會性、綜合性。為提高車輛在高等級公路長下坡路段行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我們一定要合理、科學設計長下坡路段安全設施設置方案,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