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彥 龍
(山西省晉中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晉東南某大橋為6×20 m橋跨布置,橋梁寬度24.5 m,分左右兩幅,單幅每跨為4片20 m小箱梁,為了增加過水面積,洪水期梁板不受浸泡,需提高橋梁凈空高度80 cm。最后經過經濟技術比較,采用了橋梁整體同步頂升及蓋梁接高施工工法。
采用PLC控制液壓同步頂升系統,本系統的特征為:具備Windows操作系統;安全性高、整體性強、功能性佳;具備控制行程、承載壓力以及位移偏差的性能;具備錯誤操縱自主保護以及緊急停止的功效等等。借助PLC控制液壓將系統同步頂起,同時有效操作布置于橋梁下方的一系列千斤頂,進而將橋梁梁板和橋面系同步頂升,同時基于限位結構的保護,實現橋梁整體抬升的要求。原蓋梁作為頂升支撐點,頂升到位后直接接高蓋梁以達到增大橋下凈空的目的。
材料與機具參數見表1。

表1 材料與機具
工藝流程圖見圖1。
4.2.1準備工作
1)在施工之前,務必要將施工人員以及機具準備到位,同時依據項目具體要求,將材料單下發到位,準備好材料。
2)為保證施工安全,對施工橋梁作封道處理,必要時改建臨時道路分流。設置明顯的交通警示標志。對橋下道路、河流通行通航做好交通控制,設置必須的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管理,保證施工安全。
3)頂升前,檢查橋梁各個部位,各連接點,割斷上下相關連接鋼筋,切斷箱梁上部與下部的連接,使整聯箱梁處于自由狀態。

4.2.2PLC頂升設備調試、安裝
1)該大橋為6×20 m小箱梁結構,分左、右幅,每幅4片小箱梁。每片箱梁采用4臺100 t千斤頂實施同步頂起。依據設計要求,在兩側橋臺位置布設千斤頂8臺(每片梁2臺),以供頂升,在每個橋墩的支架上布置16臺千斤頂,全橋共設千斤頂96臺,另準備4臺備用。
2)96臺千斤頂使用一個PLC控制系統,每個墩(臺)橫向兩側各設一個同步控制點,每個點設置一臺位置傳感器,共14臺;每個墩(臺)放置4臺百分表數據采集儀,用于監控梁底與墊石間距離,共28臺。
3)以蓋梁為頂升支撐點,每片梁板每端底板處放置2個千斤頂,緊貼支座墊石,千斤頂底部要平整,否則墊鋼板找平。
4.2.3試頂升
1)在正式施工以前,務必要開展高度10 mm左右的試頂升,以檢查頂升系統能否正常運轉,同時校驗稱重結果。
2)應通過試頂升作業收集頂升系統的位移狀況以及整體姿態,并以此作為正式頂升的參照依據。
4.2.4正式頂升
1)待試頂升確認無誤之后,方可開展正式頂升。正式頂升主要包含如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操作,依據預設作用力實施加載與頂升;
步驟二:觀察,及時觀察各個點位并獲取測量情況;
步驟三:測量,及時測量每個測量點,并得出測量數據;
步驟四:校核,管理組對上交的測量數據,開展測量數據以及理論數據的比對及校核;
步驟五:分析,對于存在的數據偏差開展仔細的分析,進一步實施調整;
步驟六:決策,確認當前工作狀況合理可行后,對下一步驟操作做出決策。
2)每當千斤頂頂升100 mm時,即使用臨時鋼支撐予以緊固;待千斤頂回油,將作用力轉移到支撐上后,進一步將鋼墊塊布設于千斤頂底部以實現墊緊;重復上述操作直至頂升至設計標高;繼續頂升至超出設計標高100 mm作為施工空間。
3)將準備好的鋼支墩放置于原梁板支座位置處,高度為設計頂升高度,在鋼支墩中澆筑C50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在鋼支墩頂部加塞鋼板,使之與梁板頂緊,橋梁荷載轉換至鋼支墩上后,將千斤頂收油拆除。鋼支墩采用鋼管制作,數量一般與支座數量相同,尺寸根據承載情況制定,這里采用φ200 mm,壁厚12 mm無縫鋼管。鋼支墩直接澆筑在加高蓋梁中,不再回收。
4)頂升到位臨時固定牢固后即可拆除液壓頂升系統,將頂升系統轉移至下次落放使用。
5)在頂升進程中,務必要保證位移傳感器的位置同步偏差在1 mm范圍內,當位置偏差超出1 mm,或者缸壓力偏差超出5%時,應立即中止液控單向閥的作業以保障橋梁安全。
6)在每一輪頂升操作完畢時,應及時收集、匯總并研究計算機輸出的千斤頂壓力狀況以及油缸位移狀況,對于其中出現的異常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4.2.5蓋梁接高

在蓋梁頂將需加高位置用墨線做好標記,將混凝土鑿毛,并按設計鋼筋間距打孔,清理干凈后在孔內灌入膠水,植入鋼筋,按設計要求,鋼筋植入長度不小于35 cm,待膠水粘結強度達到要求時做鋼筋拉拔試驗,符合要求后進行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見圖2。
4.2.6支座安裝、落梁
1)混凝土拆完模板后養護7 d,再次安裝頂升設備,將千斤頂放置在端、中橫隔梁下,每片梁板每端放置2臺千斤頂,安裝到位后調試,然后同步頂升,頂升高度5 mm,將鋼支墩上的鋼板拆除,按設計要求澆筑支座墊石。
2)支座墊石混凝土拆模后養護到位,對混凝土試件強度進行檢測,強度符合要求再安裝支座。
3)對原拆除的支座予以檢測,檢測合格的準予使用,變形不能使用的及時采購并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裝時支座底部要平整,頂部與梁板接觸要平實。
4)支座安裝好后,在梁底放置臨時鋼支撐,高度比此時千斤頂零頂升高度高出5 mm,鋼支撐高度不足應加墊鋼板,回油,撤掉千斤頂,重復相同步驟逐步下放梁板,直至梁板平穩落到支座上為止,再撤掉頂升設備。
相對舊橋拆除新建項目、橋梁斷柱頂升架設工程,橋梁整體頂升蓋梁接高只需要短短3個月工期,工期短,投入少,環境影響小,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