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昌 宋云鵬
平頂山市規劃編制中心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我國經過多年發展,國民經濟和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效果顯著,這與各級各類的空間規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受到部門割裂管理的影響導致存在過多規劃類型、內容重復等諸多問題,加上美麗鄉村規劃需要較長時間的審批、較為頻繁的修改等問題影響了空間資源的合理使用,同時對綠色生態環境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對于我國持續發展、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都產生不良影響。為了實現資源的科學配置、國土空間管理的優化,將國土空間利用質量和效益提升,應當根據習近平提出的特色主義社會建設思想為指導改進管理方法,縮短審批周期,減少修改次數,從而推動美麗鄉村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
新的國土空間規劃主體要求加強保護和開發國土空間,對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進行科學布局,從而實現環境、經濟、國土資源的協調發展。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經濟帶座談會上一級2019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都針對資源利用方面進行了強調,要求充分尊重國土空間規劃,明確底線,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加強經濟結構、產業發展、城鎮化發展的合理規劃,做好生態環境、基本農田等保護,避免逾越紅線,要堅持持續發展。
當前社會各界都加強了對生態文明的重視,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就要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避免過多地占用優質耕地,避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等。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是國土資源,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中應當對濕地、深林、草原、河流、海洋等自然生態要素進行科學合理地配置。還要對資源環境、人口、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準確地衡量,避免人口、經濟等發展超出資源的承載能力,避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當前我國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要求加強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盤活存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應當明確底線,采用綠色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
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新時代農業農村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傳統單一的村莊規劃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多方位立體化的村莊空間規劃逐漸獨領風騷。在進行空間布局規劃過程中應當對鄉村空間不合理的功能結構進行適當調整,保證農村生活生產方式的空間布局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從而將鄉村空間活力顯著提升。為此,在鄉村空間規劃布局過程中應當從宏觀到微觀多層次進行考慮,應當從城鄉一體化的角度進行鄉村規劃,在國土空間布局中充分考慮鄉村空間這一要素,保證空間布局一體化。鄉村空間整體規劃布局中應當對人員、信息、物質的交流互動方式進行充分考慮,并且盡量保證其溝通的便捷。在構建中觀層次的鄉村空間過程中需要合理規劃設計庭院和公共空間,加強對公共空間和庭院空間功能定位、用地等方面的重視,加強研究空間量化和形態,保證規劃建設能夠滿足居民的基本生存要求,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鄉村設施、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以發展的眼光進行美麗鄉村規劃設計。
三區是指城鎮、農業、生態空間,三線是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便捷。在空間規劃中,應當堅持三區三線的原則,加強管制空間規劃。我國規劃國土空間過程中空間管控一級為“三區”,二級為“三區三線”六類分區管控、三級為土地用途管控,這一體系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同時,應當有效地銜接城市總規劃空間用途管制和“三區三線”,保證管制的力度。最后,應當構建三級管控體系,加強管理力度。以及管控的核心是開發強度上線,將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管控要求進行明確,對生態廊道管控要求以及基礎設施廊道管控進行明確。二級管控的重點是負面清單,將“三區三線”空間的要求、程度、準入條件進行明確。三級管控體系的基礎是具體的宗地,加強管制農用地、生態用地,避免部分區域為了提高經濟水平而將其用于建設用地,應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在國土空間綜合整治過程中應當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嚴格遵守耕地保護制度。國土空間整治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明確村莊宅基整治這一重點工作內容,將整治的基礎定格在農用地整治上。在土地整治過程中為了提高整治的綜合效益應當構建土地整治長效機制,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在規劃過程中應當綜合整治“田、水、路、林、村”,將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積極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加強水資源節約,采用先進的灌溉技術,同時加強建設農田防護工程,做好輸配電設施的準備和完善,保證灌溉電力要求。
美麗鄉村規劃是當前鄉村規劃設計中的主流方向,美麗鄉村規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當前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基礎,在規劃設計中應當充分尊重當地的文化特色、民風民俗。規劃設計人員應當加強對當地實際情況的考察,加強鄉土文化的建設,積極引導村民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來,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全面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