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襄陽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湖北 襄陽 431003
新型城鎮化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中央多次提出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倡導公共交通優先引導城市發展,為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城鄉統籌戰略的向前以及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推進指明了方向。
中小城市規模較小,城市公交與鄉鎮客運區分不明顯,城鄉公交一體化特征非常明顯;但是中小城市公交發展由于規劃不足,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公交發展混亂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1.公交線網的問題
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交線網,主要是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形成,線網分布不均衡,存在大量公交服務盲區,不能滿足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2.公交場站用地的問題
現狀公交場站設施普遍供給不足、空間分布不盡合理,限制了公交服務水平的提高;公交場站也普遍缺乏良好的交通組織管理,交通秩序混亂,乘客乘車環境差。
3.城鄉公交一體化的問題
目前部分農村路網道路狹窄,且農村居民人口較為分散,公交客流不足,容易造成運營成本過高,限制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4.公交車輛與公交出行結構的問題
我國中西部地區的中小城市,公交車輛配備水平和公交出行比例普遍較低,公交在與私人交通的“競爭”中,明顯處于下風。
積極扶持和鼓勵發展現代化先進的公共交通工具,逐步限制低檔落后(摩托車、三輪車)的交通工具使用,建立起完善配套的公共交通網絡,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從而達到綜合治理城市交通的目的,促進城市結構的完善,以公交帶動和促進城鄉的協調發展。
1.城鄉一體化線網規劃方法
城鄉公交一體化線網規劃,應當采用定量預測和定性分析結合、分層逐級的方法。在中心城區,結合居民出行調查和空間布局結合,對居民公交出行需求進行預測,從而確定線網主廊道;在市域范圍,結合鄉鎮規模、等級、交通便利程度等條件,合理確定城鄉通勤線網和鎮村客運線網。
2.城鄉公交場站規劃方法
依據公交需求預測,采用“先宏觀,后微觀”的方法,制定客運公交樞紐場站布局方案,確定客運場站及城市公交樞紐的布局選擇、等級、功能、設計能力和用地規模。
城鄉公交一體化應當確立“以人為本、需求導向,城鄉統籌、系統協調,資源共享、綠色低碳”的規劃理念,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準確把握公交出行規律特征,重點構建銜接城鎮的城鄉公交、服務城區的城市公交和覆蓋鄉村的鎮村客運體系,形成“銜接方便、層次合理、通達城鄉、溝通內外”的一體化公共交通格局。
1、定量支撐----建立公交預測模型支撐公交規劃方案科學制定
規劃以全方位的調查分析為基礎,綜合運用“四階段法”與節點分析法,構建科學嚴謹的公交預測模型,定量判斷中小城區公交客流走廊,逐步確定公交線路走向、公交場站布局,再結合用地定性優化,極大提高了公交規劃方案的科學性。
2、城鄉統籌----構建、城鄉一體化公交為主體的多級公交體系
中小城市可以構建“中心城區—重點鎮、重點鎮—一般鎮、鄉鎮—鄉村”的多層次公交線網,采取統一規劃、運營和管理,實現公交資源高效配置,以公交先行推動城鄉一體化的深入發展。
在老城風貌區結合小街區、窄路網布設公交微循環線路,采用新能源小型公交車,提升通達性;沿山體、水系等旅游資源聚集地,合理布設特色旅游公交專線,并與城鄉一體化公交接駁,打造高品質鄉村游覽觀光線。
3、功能提升----布局多功能的綜合公交場站和綜合運輸服務站
在城區布局公交綜合場站,根據需要提供公交發車、換乘、停車、保養和修理等多項服務,按比例均衡配置公交車充電樁,為新能源公交車的普及使用創造條件。
在鄉鎮摒棄傳統的公路客運分級模式,規劃建設集客運、小件快運、物流配送、信息服務等于一體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有力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結合中小城市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現狀和規劃愿景,從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經營運作和行業監督管理三個方面構建實施保障體系。
1.合理規劃道路網絡、合理設計交叉口,加大市域干線公路、城區跨鐵路通道的建設,提高城區與各鄉鎮、城區各組團之間的通達性.
2.同步規劃建設港灣式停靠站、交叉口優先信號等配套設施。
3.落實公交場站用地,明確場站投資管理模式,促進綜合開發。
1.政府主導,企業經營。建立以國有為主體、適當引入社會資本的公交經營新體制,對多種公交線路進行統籌和整合,促進運力調整、結構重組、資源優化,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引導公交積極健康發展。
2.建立可承受可運營的公交定價機制,兼顧公益性與效益性,實行多層次差異化的公交定價。
3.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建立公交發展專項基金,根據公交運營審計和考核情況采取公交專項補貼措施,改善公交系統服務水平。
1.科學界定政府職能,突出強調政府在宏觀決策、公共服務、戰略規劃、市場監管、綜合協調等方面的職能。
2.建立面向服務的公交考核制度、公交企業信用檔案制度、市民參與的行業管理制度,對公交運營管理進行考核,并與公交補貼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