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遼寧廣播電視臺
電視綜藝晚會是以電視為載體的一種晚會形式,由于它的觀眾層次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各個年齡差別、社會地位、文化修養、學歷層次的人均能欣賞電視綜藝晚會,如今它以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從播出方式來看,有錄播、插播、直播、對播、聯播等多種形式;表現形式多樣,主要有時空、聲畫、燈光、舞美音響、特技等;按照是否進入固定欄目可以劃分為欄目化綜藝晚會和非欄目化綜藝晚會;藝術形式多種,主要有相聲、小品、戲曲、雙簧、快板、雜技、故事等,電視綜藝晚會作為電視節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由于其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受眾的廣泛性和藝術的可視性趣味性已經成為大眾必備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隨著現代傳媒以及網絡技術的異軍突起,人們對電視綜藝節目的觀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這也對綜藝晚會的編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電視綜藝晚會的編導要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和藝術文化底蘊、突破“大一統”思想,利用高科技做好晚會的策劃研究,為觀眾輸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趣味性強、質量好的文藝晚會作品。
編導的角色在電視節目制作中是重要的存在,編導的藝術創作主要面對成千上萬的電視節目觀眾,必須要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編導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藝術品行,面對物欲橫流的市場化競爭機制,很多電視節目的創作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不顧歷史發展的現實情況和節目播出的社會影響,擅自篡改真實歷史并作為觀眾的笑料對大眾產生負面的價值引導,所以這要求編導要堅守本心,進行藝術創作首先要學會做人;其次,編導要有創新意識,電視綜藝晚會只有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突破受眾的固定思維模式,從而給民眾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如果綜藝晚會一味拘泥于過去的內容、形式長此以往導致重復化和收視率降低;最后編導要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素養,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改善節目播出質量,提升節目的整體視覺感受來吸引受眾擴大影響力。
我國電視綜藝晚會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每年的春節晚會常見的有小品、相聲、演唱、雜技、京劇等藝術表現形式,正是這些元素的融入使綜藝晚會精彩紛呈、豐富多樣,因此應該發揮每種藝術流派的特長,利用藝術資源讓觀眾有所選擇、有所期待。比如將社會熱點話題和大眾較為關心的民生事務融入小品創作中,用樸實的民眾情感方式表達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旭日陽剛的歌曲《春天里》表現出農民工在殘酷的社會現實中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堅持,這在無形中給受眾帶來一種生活的借鑒;京劇藝術作為我國的國粹之一,他的出現是為了向觀眾傳達一種文化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傳承、發揚、創新,這給當代青年學生以現實的啟迪。
藝術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藝術創作的本質就是生活,要想實現綜藝晚會收視長虹并且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就必須使晚會的內容、形式、手法、傳播途徑貼近大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編導創作綜藝晚會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手機等客戶端與大眾進行積極互動,了解大眾的意見和對綜藝晚會的播出需求,根據民眾意見將生活熱點問題、中華傳統文化以及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做好晚會的策劃工作;在綜藝晚會的編排上,將符合大眾平凡生活的生活理念、人生觀、價值觀題材融入晚會情節,節奏上講究熱情奔放、扣人心弦,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融入大眾市場、滿足群眾需要。
在進行編導創作的時候,為了使觀眾能夠有良好的視覺感受,可以將3D、LED 大屏幕等電視直播技術融入其中,[2]在電視節目進行的同時利用LED 大屏幕、強烈的舞臺燈光效果、優質的音響效果播放契合晚會主題的精彩剪輯,從而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在很多電視綜藝晚會的創作中都會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面對此種情況,編導要在尊重大眾主流意識和考慮全面考慮觀眾藝術欣賞水平的前提下,利用一些現代化的新穎元素,使內容更具有新鮮感,藝術表現手法兼具層次感和通俗化,使晚會的藝術性發揮到最大程度,只有將電視技術形式與藝術形式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綜藝晚會效果。
電視綜藝晚會的出現豐富了大眾的視聽盛宴、滿足了人們對娛樂的要求,同時也彌補了人們精神文化層面的缺失,隨著大眾審美要求的提高和藝術觀賞層級的遞進,這對編導創作能力有了全新的要求,相關藝術創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積累經驗、豐富自身文化底蘊,積極促進電視綜藝晚會編導創作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