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樂 吉林藝術學院
在20 世紀50年代,由于電視機的普及,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也便由此產生。與傳統的廣播播音相比較,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信息的需求。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載體主要是演播室口播新聞、記者現場報道或者是解說等等的方式。隨著互聯網技術被廣泛地應用,越來越多的新興媒體技術也不斷地涌現出來。新媒體傳播方式給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作內容和方式,以及傳播的方式也都受到了互聯網技術的影響。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還衍生了許多新興的行業。微平臺時代也是互聯網技術應用下的一個產物,隨著微平臺時代的到來給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無論是從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作內容、方式上,還是從傳播的途徑方式,微平臺時代都為其提供了創新的元素。但是,有機遇也就有挑戰,在微平臺時代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表現在新媒體運營帶來的壓力,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已缺乏特色,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而且電視新聞媒體已不再是一家獨秀了。
在微平臺時代下,新媒體的應用不僅給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帶來了壓力,而且新媒體不再以單一的形式進行傳播,向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特別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被大眾廣泛地使用,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廣泛了,因此導致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在微平臺時代下,新聞消息的傳播渠道變廣了,傳播速度變快了,采集方式也更便捷了,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例如電腦或手機來獲得新聞消息。
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隨著微平臺時代的到來,漸漸缺乏了特色,已失去了行業的龍頭位置,其簡單的播報形式以及緩慢的傳播方式已經沒辦法滿足大眾獲取信息的需求。眾所周知,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長期占據了新聞媒體的首要位置,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新聞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傳播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像微博微信的播報形式,內容豐富,自由空間大,人們可隨時隨地地獲取新聞信息,對大眾更有吸引力。因此導致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陷入了瓶頸期。
在網絡未被普及之前,大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電視新聞的傳播。電視新聞媒體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影響力、話語權以及主導權等,把握著輿論的方向。但是隨著微平臺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變得多樣化,不再以電視新聞媒體為主要方式。人們可以從網絡上獲取新聞信息,包括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等。微平臺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人們的接受度更好。因此電視新聞媒體已失去了其主導權,原有的話語權也被削弱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也受其影響。
根據上文的研究分析,可以發現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在微平臺時代中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新媒體多樣化地運營帶來的沖擊,自身又存在著播報形式簡單,傳播方式緩慢的劣勢,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已失去了主要地位。下文將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策略,以此來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創造條件,以便順應微平臺時代的快速發展。
面對微平臺時代的嚴峻挑戰,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要樹立新的行業觀念。在微平臺時代,電視新聞要豐富播報的內容,而且不能只是以單向的新聞播報工作方式,而是要與大眾有互動,能進行信息地雙向傳遞。大眾已不再是簡單的新聞接收者,應該是讓其成為新聞信息的參與者。例如在進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時候,特別是大型的活動,那么就可以采取現場直播的形式。
微平臺時代的到來,涌現了許多行業的知識,對于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來講,要學會終身學習,不斷地進行知識的更新,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對待電視新聞行業不能敷衍了事,不僅要認真對待工作,加強自身的學習,而且在實踐工作中,要不斷摸索,學會創新,把微平臺時代新的元素融合到電視新聞行業中。
針對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話語權已被微平臺削弱,對此提出了發揮電視新聞播音的品牌效應的策略。雖說微平臺能讓大眾更快捷地查詢新聞信息,但是也容易讓大眾迷失于海量的新聞信息中,而且大眾對新聞信息的真偽度也難以辨認。所以針對微平臺這一弱點,電視新聞播音可以對信息進行篩選,用正確地方式引導大眾接收新聞信息,建立其自身的品牌效應。
綜上所述,微平臺時代的到來,雖說給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致使電視新聞播音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是與此同時,微平臺也給電視新聞播音行業帶來了新元素,這不僅加速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路程,還提升了新聞信息的傳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