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飛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旅客路途中的休息場所,是一個地區重要的文化輸出窗口。相關部門應該予以重視,充分利用服務區的先天優勢,將地域文化融入到服務區的建設中,將當地的文化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一部分展現出來,讓來往的旅客在休息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好的體驗,并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保護當地特色文化的同時進行對外宣傳。
由于各個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民俗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其在建造建筑過程中使用的材料有較大的不同,同時,建筑的外觀以及具體的功能也會有所差別。建筑與服飾,往往是一個地區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最為外顯的表現手段,其中,建筑無疑是人們到達一個高速服務區最先關注的方面。因此,在服務區的房屋建筑中體現出地域文化對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1]。
例如,我國貴陽畢威高速上的金銀山服務區。其在建筑的設計上大量的采用了黃色和橙色,上有民族紋飾作為裝飾,在墻面上繪有穿著本地少數民族特色服飾的女子,在大門上方畫出少數民族人民的特色活動,充分體現出金銀山地區的地域特色。
再例如:惠水服務區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了浙江交投以及貴州本土的地域特色。服務站的外觀上利用了青巖的元素,建筑的造型充滿古韻,青灰色的磚瓦和古風的大門完美的展現出了惠水服務區的整體建筑風格。同時,惠水服務區的廣場停車區標識,在色彩和元素上,結合貴州少數民族服飾文化,選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深藍色與玫瑰紅色進行組合,并把傳統服飾花紋和少數民族飄逸的裙擺融入到設計中,形成了色彩豐富、線條流暢、獨具特色的廣場標識系統。
不同地區之間會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將這種文化表現在服務中,能夠令來往的旅客有更加深刻的體驗。天福服務區以茶元素作為整體主題,服務區中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韻味。當旅客走進天福服務區的大門,立刻會有身著中式茶服的服務人員迎到面前,遞上一杯清涼解暑的綠茶。天福服務區的服務宗旨之一就是無論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只要客人走進了服務區中,服務人員會在30 秒內奉上一般甘甜醇厚的茶。天福服務區衛生間的門口擺有造型奇特的植物,休閑區的座椅也融入了當地的茶文化。同時服務區無償向客人提供健身器材、洗浴間等設施,衛生間中二十四小時供應熱水,并設置了母嬰室、手機充電站等人性化服務,引入了具有當地特色的食品和奶茶。使來往的旅客仿佛置身于五星級酒店中,享受賓至如歸的“星級服務”。在如今的貴州高速公路中,這些服務只是最基本的配置。
服務區是專為高速公路上旅客服務的地方,同時也是旅客單調旅途中的調味劑,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中融入當地的文化特色,能夠起到良好的對外宣傳作用。將服務站與旅游要素融合在一起,能夠使來往的旅客在服務區中了解當地的旅游景點,起到引流的作用。比如青巖服務區,青巖古鎮作為貴州省貴陽市有名的少數民族文化旅游區,青巖服務區的建設很好的結合了這一點。青巖服務區占地228 畝,服務區大門采用了青巖古鎮當地的仿古磚,加入古銅拉絲金屬等材質新老結合。東屯服務區,其設計和建筑使用了屯堡蠟染和石頭工藝,極具民族特色。該服務區距離黃果樹景區30 分鐘車程。同在花安高速上的東屯服務區,服務區造型酷似一座屯堡,內部配有安順蠟染風格的瓷磚,色調素雅,風格獨特,整個設計完美地融合了安順大明屯堡文化和蠟染技藝。該服務區與青巖古鎮、舊洲古鎮、龍宮、黃果樹瀑布等幾大景點距離較近,文化引流作用好。
想要將地域文化融入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計中,需要打造服務區的品牌和特色,做到“一區一品牌,一區一特色”[2]。目前,貴州已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務區44 對,由服務區衍生的獨創品牌7 個,引進地方入駐品牌24 個。包括中國臺灣風情的“茶香天福”、書香果園的“古香福泉”、磅礴大氣的“現代銅仁”、酒鄉茅臺的“美酒仁懷”等。通過差異化的打造,實現服務區的旅游引流作用。同時,服務區內通過建筑元素、服飾元素、提供特色農產品和特色服務等,實現服務區與特色農產品、旅游、物流、文化、商貿等產業的深度融合,進而能夠將高速公路服務區與貴州省、市周邊少數民族風景、環境、人文等有機融合,使服務區融合到周邊環境中,將服務區自身打造成為觀光休閑游憩的景點,吸引游客前往駐留。通過筆者問卷(有效問卷347 份)得知,289 人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逗留后,有附近旅游計劃,占比83.29%,到附近旅游后,感到滿意的人有283,占比81.56%,認為高速公路服務區內民族文化內容對傳播貴州民族文化、發展旅游業有幫助的人有312 位,占比89.91%,成功實現文化引流作用。
綜上所述,各地都有其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將地域文化融入到高速公路服務站的設計中,能夠更好的宣傳當地的文化特色。目前,很多服務區都開始進行相關嘗試,在建筑、服務、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同時加強了對視覺設計的重視,使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能夠成為地域文化最好的宣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