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英
(四川省樂山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四川 樂山 614218)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具有病程時間長、復發幾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若未進行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3]。因此,臨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伴隨我國護理專業的研究逐漸深入,臨床上通過給予系統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不僅能夠提高患者對于該類疾病的認知程度,同時,還能夠減少3年內疾病的復發幾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所接收的10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對比研究,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系統組,各組分別為54例患者。其中,常規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24例,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46歲,平均年齡(68.24±2.48)歲;系統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22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46歲,平均年齡(68.84±2.67)歲。各組患者的性別等臨床資料經過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給予患者常規的健康教育指導,如:口腔護理、祛痰護理等,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協助患者完成各項常規檢查。
系統組給予系統健康教育指導: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密切監測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針對患者的心理情緒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干預,積極鼓勵患者時刻保持一個平衡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氣,進而提高患者的護理配合度和依從性,更加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②呼吸訓練指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訓練縮唇式的呼吸方法,并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同時,可以通過爆發式咳嗽的方式,順利將痰液排出,能夠及時將患者遠端氣道內的分泌物順利排出;③出院后定期給予電話回訪。內容包括了解并指導患者近期的身體、服藥、情緒、飲食等。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以及低脂肪的食物。
觀察并對比常規組和系統組的疾病知識認知率、3年內的再次復發率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醫院方面對于所有患者進行定期隨訪,持續1年時間。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指標均利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的分析和核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接受x2值核算,各組數據通過計算和對比,得出P<0.05,則表示為存在統計學意義。
系統組疾病知識認知率以及再次復發率均優于常規組,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各組疾病知識認知率以及3年內再次復發率比對[n(%)]
系統組并發癥發生幾率8例(14.81%)顯著低于常規組20例(37.04%),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慢性支氣管炎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若未給予及時的護理干預和指導,將會增加疾病的再次發作,同時,還將會增加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以及阻塞性肺氣腫等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伴隨我國醫學研究的深入,加之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較高,臨床上通過給予系統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加強患者對于該類疾病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了解該類疾病的發生機制、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等,患者能夠在提高認知的基礎上,意識到如何預防疾病的再次發作,加強心理護理、生活護理以及康復訓練等指導。
經過本組大量的試驗和討論得出以下結論:系統組的疾病知識認知率32例(59.26%)高于常規組32例(59.26%),系統組3年內的再次復發率18例(33.33%)、并發癥發生幾率8例(14.81%)均低于常規組36(66.67%)、20例(37.04%),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系統健康教育指導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手段,在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下,通過加強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和了解,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知曉率,同時,還能夠提高對于疾病的重視程度,通過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不僅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再次發作,從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常識認知率。因此可見,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通過采取系統健康教育指導的護理方法,不僅能夠減少患者疾病的發作,同時,還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從根本上提高了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
概而言之,通過給予系統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不僅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能夠降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3年內的復發幾率,更加利于患者的愈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