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琴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100)
心血管介入治療術雖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功效,但是其也易引發患者出現較多危險的術后并發癥[1]。為此,就需護理人員在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體征變化,以及時發現問題,然后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干預,才能使患者獲得滿意的預后效果[2-4]。本文主要探討了心血管介入治療術后病人的觀察與護理,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行心血管介入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在手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該項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100例,對照組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9.4±2.5)歲,平均病變部位(3.4±1.2)處,平均病變血管(2.5±1.0)支;研究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9.2±2.6)歲,平均病變部位(3.5±1.1)處,平均病變血管(2.4±1.2)支,兩組患者的年齡、病變部位、病變血管數量對比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主要是遵循醫囑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體征監測和用藥護理,研究組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1)心電監測觀察和護理,介入治療術后24h內,患者易并發心肌缺血或心率失常,為了降低這些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術后,護理人員需為患者提供持續的心電圖監測護理,并嚴密觀察和記錄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在觀察的過程中同時要詢問患者機體有無心悸、胸痛或胸悶、氣短等癥狀,若有,需及時報告給主治醫生,然后采用針對性的藥物糾正患者不適癥狀[5]。(2)血壓監測觀察和護理,低血壓也是介入治療術后易出現的并發癥,其主要是因患者心包填塞、迷走神經興奮、血容量不足以及擴血管藥物作用所致,為此,術后護理人員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變化,每隔2h測量一次,若發現患者存在低血壓,需對血管活性藥物使用劑量進行嚴格控制,并采用適當的鎮痛、鎮靜藥物改善患者血壓水平[6]。(3)術口觀察和護理,術后還需對患者穿刺部位進行觀察,主要觀察刺點滲血、污染、敷料包扎有無松脫等,并對足背動脈進行感觸,觀察動脈脈搏是否因包扎過緊而消失,以防止患者發生血管硬結、鞘管移動等并發癥。(4)出血觀察和護理,為防止患者術后形成血栓,介入術中常需對患者進行肝素抗凝治療,而肝素過多時則易引發患者發生牙齦、穿刺等部位出血,為此,為防止術后出血事件的發生,護理人員還需注意監測患者的凝血時間和觀測其機體有無出血表現,若有,需及時進行處理。(5)制動和活動指導護理,由于術后穿刺部位需先壓迫,為防止壓迫制動造成的下肢水腫并發癥發生,術后12h內,護理人員可引導患者在病床上進行上半身抬高、屈曲膝關節運動,術后24h可自行排大小便和下床活動,但術后3d內需避免劇烈活動[7]。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24h機體活動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8]。
兩組患者的年齡、病變部位、病變血管數量對比均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研究組患者術后24h機體活動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2。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0%)明顯低于對照組(16.0%),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術后24h機體活動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住院時間對比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不斷升高趨勢,并且其已成為導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為了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其預后治療,臨床多會采用心血管介入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心血管介入術診斷和治療的功效已獲得臨床廣泛的認可[9-10]。但是,不少臨床研究均證實,心血管介入治療術后,易導致患者出現較多的并發癥,這些并發癥不僅會影響患者整體的療效,同時還易加重患者機體的痛苦或原發病情[11]。為此,在術后臨床護理人員還需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并為其提供一系列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如心電監測觀察和護理、血壓監測觀察和護理、術口觀察和護理以及制動和活動指導護理等,才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提高其整體的預后效果[12]。
本研究中,對兩組行心血管介入術治療的患者分別施行術后常規護理和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其干預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24h機體活動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短于(或低于)對照組,說明了針對性的護理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心血管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臨床可通過術后密切關注患者體征和病情變化,再根據發現的問題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將能有效預防和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整體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