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良
【摘要】自從綠色礦山的概念被提及出來,綠色礦山建設就得到了諸多力量支持,綠色礦山建設也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較大成效,綠色礦山理念也就隨之擴散開來,繼而影響著我國其他礦區。綠色礦山是以保護環境為基礎、降低資源損耗為前提、追求可循環經濟為目標發展起來的,盡管在發展過程中解決了一些問題,也見到了一些成效,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大大小小問題阻礙著綠色礦山的可持續發展,解決建設中問題變的迫在眉睫。
【關鍵詞】新常態;綠色礦山建設;解決路徑
1、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指的是對礦產資源進行開發的整個過程,不僅要保證開采的有序性與科學性,而且還要將對環境造成的擾動及破壞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對于礦產資源開發中無法避免的破壞與擾動,需要在科學設計基礎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使礦山從開始、發展直到終結,均與周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同時融入到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當中,形成全新礦業企業形象。綠色礦山項目的實施具有很高的復雜性,它能代表一個地區在礦業開發方面的總體水平,是對可持續發展具備的潛力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它強調在礦產資源開發使用中,必須做到科學合理與有序環保,對這一過程可能造成的污染、災害等,進行最大程度的修復或創新。
2、新常態下綠色礦山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礦山企業對于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積極性有待提高
在新常態下,國家推出綠色礦山理念得到了廣泛宣傳與重視,當地政府更是加大推廣力度與滲透力度,鼓勵各個礦區積極落實這項政策。雖然在政府的帶動下,礦山的建設模式發生了轉變,礦山的建設發展目標也做到了及時調整,但是仍有部分礦山企業對待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積極性不高,這種情況顯然阻礙了綠色礦山的長期發展。部分礦山企業不重視、不認同綠色礦山建設理念,并不配合相關政府機構的相關工作,這也造成現階段綠色礦山建設展現的成效還不是很明顯。這主要是由于礦山企業相關領導的意識達不到與政府、國家整體發展目標相一致,錯誤的認知觀念導致綠色礦山建設容易出現各類問題,不容易將綠色礦山建設順利發展到底;還有部分企業領導過于注重自身利益,就算得知綠色礦山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仍舊不愿意犧牲自身利益,這類問題也給綠色礦山建設添加了不小難度。
2.2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夠完善
現階段,中國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夠完善,仍存在缺陷。中國已經制定了一些基本標準,并在試點區域進行了綠色礦山項目的評價。這個評價體系主要包括科學技術、開采速度、回采率、能量消耗率、廢物利用率等幾個項別。但是在綠色方面,卻沒有明顯的標準,比如節能減排、土地利用、整合使用情況等。這些方面的標準不夠明確,并且最終很難確定綠色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態文明建設,也加大了綠色礦山建設的難度。
2.3綠色礦山建設過于重視環境
雖然綠色礦山建設的理念較為前沿、較為科學,但是也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深入人心和宣傳到位,導致政府和相關礦山企業過于重視礦山開采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從而影響了礦山資源的開采量,進而影響到了礦山經濟發展;其次還有部分礦山企業過于將發展目光放在保護環境中,而忽視了礦區的開采需要向合理進行轉變,導致不能從根本上做到綠色礦山建設。以上兩種情況,都與我國礦產資源需求越來越多的現狀相悖,從而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造成阻礙和負面影響。
3、新常態下綠色礦山建設問題的解決路徑
3.1逐漸建立統一的綠色礦山建設評價體系
明確綠色礦山建設到什么程度、建設的好壞如何評價等關鍵問題,對于綠色礦山建設至關重要。為了便于企業和管理者操作,打造并宣傳我國綠色礦山建設標桿,應基于國內各組織機構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開展綠色礦山建設評價的實踐與經驗,參考加拿大TSM工具指標,逐漸形成統一的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標準規范。首先,重點圍繞礦山綠色性能指標,如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建設、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等6大方面設置評價指標;其次,根據我國不同地區在地域、氣候、環境、資源、經濟與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的特點,在對綠色礦山進行評價時,應堅持因地制宜綠色礦山建設重要原則,綜合考慮礦山所在地區的地域、氣候、環境、資源、經濟和文化等條件和特點;第三,為了客觀反映不同規模礦山企業綠色礦山建設的能力水平、質量高低,在評價時應合理劃定等級,規范中應明確等級劃分標準;最后,在評價方法上,建議設置評分項和加分項,分別分配評價分值,從而達到鼓勵礦山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和使用綠色開采技術目的。
3.2加強標準宣貫與實施
加強標準的宣貫與實施,提高標準應用效果。自然資源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企業協會、團體組織應加大宣傳力度,重點針對礦山活動的各類管理部門,包括礦山主管部門、環保部門、安全部門,以及各類礦山企業進行宣傳,使管理部門全面了解標準內容與要求,使企業對標準內容了然于心,明確生產活動的底線,并據此采取相應措施、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最終通過標準的實施,提高企業綠色礦山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建議管理部門將綠色礦山評價等級劃定結果作為綠色礦山享受建設用地、資金獎勵、財稅政策支持、綠色金融扶持等優惠政策的依據。
3.3制訂規范化和明確化的建設標準
針對綠色礦山建設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首先應制訂規范化和明確化的建設標準。為了確保綠色礦山建設這一項目的有效推進,就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查看礦山屬于什么類型,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并且查看目前所具備的技術,然后判斷是否可以開采。得出可以開采的結論之后,要詳細地制訂各類計劃,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制訂各種應對措施,科學、嚴謹地開展設計工作;同時還要尋求政府的幫助,獲得適當的政策激勵,促進綠色礦山建設平穩地進行。
3.4制定綠色礦山開采數量,將開采向合理化轉變
對于部分礦山企業過于重視環境、輕資源的現狀,政府部門要積極介入,和企業進行磋商,制定符合要求、滿足需求的日常開采量,滿足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對于資源的需求。還應進一步將開采向合理化進行轉變,不再盲目的進行開發與利用,還要結合地質情況與實際需求狀況,制定詳細的開采方案,讓一切開采目標、具體措施都有所依據和參照,合理的去利用礦山資源,搜尋、建立一條更合適的建設方案,才能保證綠色礦山得以穩定、長遠、可持續發展。
結語:
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開展以來,取得了可喜成績,綠色開發利用、綠色和諧發展已經成為礦業行業的共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和礦地和諧是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最終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因此我們必須為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提供技術和管理支撐。建立產學研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創新團隊,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水平,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利用方式為主旨,促進我國綠色礦山建設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波.新常態下綠色礦山建設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現代礦業,2019,35(08):9-11.
[2]寇婷.新常態下中國綠色礦山建設政策與格局[J].現代礦業,2019,35(05):9-11.
[3]楊俊鵬,戴華陽,張建偉.新常態下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面臨問題與解決途徑[J].中國礦業,2017,26(0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