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娜
通過玉米黑小麥輪作,實現輪作倒茬,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實現綠色生態生產。
1玉米的栽培
1.1玉米種植情況
北票市從土地承包制以來,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全市128萬畝耕地,種植玉米達96萬畝,占比75%。多年連作,由于連作土壤板結,病害時有發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玉米與不同作物輪作勢在必行。
1.2玉米品種
玉米種植品種為株型緊湊、抗逆性強、高產的耐密型品種,如鄭單958、世賓909、京科968等。
1.3玉米播種時期
以前北票市玉米種植要求早播,4月20日~5月1日為適宜播種期,現在由于種植玉米品種的改變,5月5日~15日為耐密型玉米的適宜播種期。
1.4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
近幾年北票市機械化程度提高,玉米種植采取機械化精量播種,畝用種2.5公斤,播種、施肥、鋪設滴灌帶、噴灑除草亮劑、覆膜五位一體的機械化播種。
1.5玉米的肥水管理
1.5.1施肥方案。“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總的施肥原則:“三結合原則”。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大量與微量相結合、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根據生產玉米每百公斤籽粒需要吸收氮2.57公斤、磷0.86公斤、鉀2.14公斤的數量,結合北票市土壤供肥能力(土壤提供純氮養分的20%,磷元素0,鉀元素的50%)、產量指標(800公斤)及管理水平綜合確定北票市玉米畝產800公斤的施肥水平:農肥2噸+氧化氮16.448公斤+ 五氧化二磷6.88公斤 + K2O氧化鉀 8.56公斤+硫酸鋅1公斤。根據玉米百公斤生產指標,確定一種方案供農民參考。方案一:基肥:有機肥2噸+二銨14.95公斤+尿素4.9公斤+硫酸鉀17.12公斤+硫酸鋅1公斤;追肥:尿素25公斤。
1.5.2苗期。苗期土壤含水量達70%以上,以保證出全苗,采取滴灌系統播種的在播種后1~2天內灌水,滴灌時間為10個小時為宜,保持10厘米的濕潤土層,苗期以促根為主。
1.5.3拔節期。進入拔節期就進入雌雄分化階段,玉米根、徑、葉開始加速生長,在當地平均每三天長一片葉,此時田間持水量應保持在65~70%。到大喇叭口期也就是在當地6月中、下旬,應隨水追施穗肥。采用施肥方案一應畝施尿素20.8公斤。 這時最重要的是的水分管理,當田間持水量少于40%時,就會延遲抽穗,拉長雌雄抽出時間,如果雌雄花期不遇,會授粉不良,造成雌穗不孕或空桿。在拔節期遇干旱必須要進行灌水以達到植株生產的水份需求。
1.5.4抽雄期。抽雄期是植株對水分的敏感期,一般在雄穗抽出的前10天到雄穗抽出后20天,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應保障水份充足。
1.5.5開花期。開花期開始授粉,玉米需水高峰期就在開花期,亦稱玉米需水臨界期。要求田間持水量達70%。此時北票市正處于伏天,溫度達35℃ ?以上1~2小時雄花花粉會死亡。要注意防止高溫、可澆灌降低田間溫度。這時適宜溫度25~27℃,此時溫度達32~35℃,相對濕度低于30%,大風等易引起柱頭干枯,灌溉水能夠降低田間溫度,利于授粉,提高產量。如果吐絲授粉后(7月下旬)下部葉片黃化則是早衰的現象,在灌水的同時補施粒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
1.5.6灌漿期。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要保證水分的供應,水份足可增加穗粒數、防突尖、空桿、增加千粒重。玉米生育期內一般需灌4~5次。
1.6玉米收獲
玉米收獲期以苞葉變黃,乳線消失,離層變黑這幾項為指標,適宜晚收,能夠促進養份被籽粒充分吸收,增加粒重,提高產量。北票市收獲時間為9月28日~10月10日。
2 黑小麥栽培
2.1黑小麥品種
2017年從甘肅省引進黑小麥,株高85~95厘米,穗長7~8厘米,每穗籽粒33~36個,千粒重38.2克,耐旱抗葉銹,抗白粉病,畝產340.5公斤。
2.2種植形式及密度
采用畦作,畦寬1.2米,行距15厘米,播幅寬2厘米,稱為小行距寬播幅機械播種的種植形式,小麥畝保苗40萬株左右,成穗在45~47萬穗左右,以實現均水均肥均苗,形成合理的高產群體結構。
2.3以早為先,頂凌播種
春小麥種植有“種在冰上,收在火上”之說。春小麥是綠體春化,春小麥萌動后經過低溫處理才能進行花芽分化,進行生殖生產長,黑小麥播期應掌握在3月15~20日完成。
2.4配方施肥
種植小麥底肥畝施農肥3000公斤,二銨20公斤,尿素3公斤。做到種肥隔離,以防肥害,造成缺苗斷條現象,影響產量。
2.5三葉期水肥管理
在小麥二葉一心時進行踩、壓麥1次。以促進根系生長,起到蹲苗的效果。結合灌溉畝撒施尿素20公斤。
2.6病蟲害防治技術
蚜蟲一般發生在5月份,蚜蟲防治可用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霧;粘蟲一般發生在6月中旬到7月初,可用20%速滅殺丁1000倍液噴霧。
2.7小麥的收獲
小麥收獲在7月5日左右,蠟熟末期是小麥最適收獲期。小麥延遲收獲,由于呼吸、淋溶作用,養份回流,使粒重變輕,并且容易落粒損失大。收獲過早,子粒的成熟度不夠,不容易脫粒,千粒重變低;適時收獲才是關鍵,千粒重高,品質好。
3 小麥下茬
3.1秸稈還田技術
把秸稈直接粉碎,結合旋耕還田。秸稈還田不僅提高土壤有機質,還能補充土壤中的鉀肥。小麥收獲時采取高留茬秸稈還田措施,小麥下茬鐵茬直播。
3.2秋菜應早播種、早定植
在7月5日收完小麥后及時搶種下茬,以滿足下茬作物生長期,完成一年收兩茬,下茬種植時間在7月10前完成。
3.3下茬作物秋菜種植
主要有大白菜、蘿卜、芥菜三大類,另外還有少量秋豆角、茄子等品種,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一次性施入農肥3000公斤,二銨15公斤,間苗定植后適量追施氮肥尿素15公斤即可。下茬油葵品種選用含油量較高的矮大頭雜交品種,小麥收貨后及時鐵茬直播,畝密度3500株,畝施農肥3000公斤,二銨15公斤,間苗后適量追施氮肥尿素15公斤。
(作者單位:122100 遼寧省北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