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一、 小麥種植中所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的浪潮下,農村的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收入也在逐年上升,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農民的生存方法主要就是通過養殖與種植,其利潤稀薄,勉強可以維持生計。漸漸的,很多人發現,外出打工要比在家里種地收入高。所以,很多農村的青年小伙走上了去大城市打工的道路。一小部分在家鄉的青年,很多也從事養殖業和大型的種植業。在這種狀況下,農活的工作都是由在家的老弱婦孺來進行。雖然說現代化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種植效益卻呈下降趨勢。正因為這樣,所以給下麥方面投入的人力技術以及使用化肥也和往日不能相比。根據目前農村小麥種植的現狀來看,應該采取大力簡化的種植措施,大力推廣優良品種,讓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品種優良的種子,實行多種少管的種植理念,有效促進小麥種植效益的提升。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說播種機播種的深度太淺或者太深,機械操作不規范、施肥不到位,播種選擇的天氣狀況不妥、防治害蟲噴灑農藥不及時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會對小麥的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國對農業結構也一直在調整,為了讓小麥種植業能夠更加專業更加規范更加完善,就必須對小麥種植模式進行調整。新時期,必須要大力推行新技術,促進小麥種植水平的全面提高,努力提高小麥的生產效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二、 小麥種植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一)將小麥生產成本降低
將小麥的生產成本降低,能夠有效提高小麥的種植效益。為了讓小麥種植能夠收到預期的產值,適當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對小麥種植區域進行劃分,通過這種產業化的經營,實現規模化生產。實施過程中,第一項就是必須對小麥種植的各項條件進行改良,為小麥種植能夠提供充足的水源化肥種子以及收割的機械化保障。健全的設施設備可以減少小麥種植所需要的物質費用,還可以節省人力資源以及物料資源,有效的減少了勞動人民的生產消耗,節約了大量時間。與此同時,加大優質小麥的種植面積,大量生產優質小麥,為農民的收入提供一個有效的保障。農業科技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相同面積下,優質小麥比普通小麥的產量要高出很多,這一研究表明,種植優質小麥是農民發家致富的不二之選。
(二)對土壤進行改良
1、 秸稈還田,提高土壤肥沃度
秸稈還田,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土質得到一定的改善,提高土壤肥力。在秸稈還田的土壤上種植小麥,可以幫助小麥抗寒抗干,有效的降低病蟲的發生率,還可以減少雜草的生長。但在實施秸稈還田的過程中,需要將秸稈全部打碎均勻的撒到土壤當中,這樣才可以達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2、 對土壤進行測驗,制定施肥配方
在對土壤進行施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土壤中的養分濃度進行測驗,經過深入研究配置出合理的施肥方案,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土質。按照測驗研制出來的配方進行施肥,對化學肥料能夠進行合理的配比,讓其既能保證土地的肥沃程度,還可以讓小麥的投入成本降低,提高下麥的產量和品質。對小麥進行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平衡施肥以及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則,不但要提高小麥的總體產量,還要保留小麥原來的優勢。施肥過程中,對各項復合肥要做到合理的運用,按照小麥不同生長環境下的需要進行合理的施肥,讓小麥能夠在需要的階段吸收該有的養料。
(三)選擇優勢品種,合理安排種植日期
種植小麥的時候,選擇優質產品,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蟲害的風險。種植者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以及氣候,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小麥品種。并且需要對優質小麥品種進行大力推廣,形成一個區域化的種植格局,在小麥種植上不斷改革與創新,實現小麥種植的最大化經濟利益。對于一些病害比較嚴重的地區,就需要加強防病害的力度,嚴格把握小麥種植的日期,讓小麥能夠安全過冬,保障小麥的正常生長。如果播種時間太早,小麥苗很容易被寒潮凍死,蟲害以及病害的發病率會非常高。如果種植的太晚,小麥很容易受到干熱危害,來年的產量一定會大幅度降低。
(四)對小麥進行精細化加工
很多農產品在上市之前,都會進行農業加工。其主要就是農業產品在上市之前,農業人員所采取的預處理方案。這種方案會讓農產品的中間需求量加大,還可以讓初級農產品的需求得到大量提升。很多歐美國家,他們的農產品很多都進行了九成以上的精加工。由我國的現狀來看,農產品還處于初級時期,市場上出現的精加工農產品僅僅只占20%,農業的效益十分低下。針對這種情況,就應該擴展小麥的種植范圍,開發小麥的銷售渠道和精加工的產品,實現小麥的最大化增值。政府也應該對小麥的產量引起重視,加大小麥的管理力度,對新型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做好宣傳,并給小麥種植戶相應的扶持,全面提高小麥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071300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農業局)